伏爾泰坐像(伏爾泰像)

伏爾泰坐像

伏爾泰像一般指本詞條

《伏爾泰坐像》是1782年法國雕塑家讓·安東尼·烏東創作的雕塑作品,該作品存世三件,其中兩件大理石雕塑分別收藏於法國巴黎法蘭西喜劇院和俄國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還有一件石膏坐像收藏在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

該雕塑對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的性格特徵進行了深刻、細膩的表現,真實地記錄了這位八十歲高齡的哲學家的生前形象。該雕塑比例協調,雕刻細膩,表現了伏爾泰的睿智和生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伏爾泰坐像
  • 創作時間:1782年
  • 現收藏地: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 材質:大理石
  • 作者:讓·安東尼·烏東
  • 雕塑類型:圓雕
  • 高度:119.3厘米
雕塑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人物形象,雕塑手法,名家點評,後世影響,作者簡介,

雕塑內容

伏爾泰坐像

作品中,伏爾泰被表現為身穿古代寬敞的長袍,身軀前傾,面帶嘲諷微笑的形象。寬鬆的長袍幾乎遮蓋了年逾80歲的伏爾泰的孱弱身軀,其流暢概括的衣紋又顯示出穩重的造型感,使人物產生一種莊嚴高尚的氣質,儼然是一位古代先哲。這位思想家雖年歲已高,但顏容仍然煥發著銳氣逼人的智慧和魄力,特別是眼部的雕刻,妙不可言地表現了眼睛的透明晶亮和由此流露出的人物內心的無窮奧秘。伏爾泰的面龐瘦削,但是他敏銳的大眼睛傳遞出內心的激情,他的嘴角流露著一種嘲諷的微笑。

創作背景

伏爾泰是法國偉大的哲學家、戲劇家、社會活動家,法國啟蒙運動中標誌性人物。他一生猛烈地抨擊封建專制和宗教迷信。這個坐像是烏東在伏爾泰經過多年流放,勝利地回到巴黎之後立即製作的。
為了塑造伏爾泰的形象,烏東先後為他作了很多件頭像、胸像。這件坐像開始創作於伏爾泰去世前一年,直到1782年完成,該雕塑真實地記錄了這位八十歲高齡的哲學家的生前形象,對他的性格特徵進行了深刻、細膩的表現。

藝術鑑賞

人物形象

伏爾泰被表現為身穿古代寬敞的長袍,身軀前傾,面帶嘲諷微笑的形象。寬鬆的長袍幾乎遮蓋了年逾八旬的伏爾泰的孱弱身軀,其流暢概括的衣紋又顯示出穩重的造型感,使人物產生一種莊嚴高尚的氣質,儼然是一位古代先哲。
面部是作者從伏爾泰本人臉上翻下的模印塑成的,作者在額頭、口、鼻、眉、眼等關鍵部位作了精心的雕琢。作者還通過鑽鑿眼珠的獨特處理手法,表現了伏爾泰眼睛的晶亮,反映出這位哲人的聰明和智慧。作者在處理人物形象時,沒有讓伏爾泰佩戴假髮,而是露出頭髮稀少的禿額頭。
這位思想家雖年歲已高,但顏容仍然煥發著銳氣逼人的智慧和魄力,特別是眼部的雕刻,妙不可言地表現了眼睛的透明晶亮和由此流露出的人物內心的無窮奧秘。伏爾泰的面龐瘦削,但是他敏銳的大眼睛傳遞出內心的激情,他的嘴角流露著一種嘲諷的微笑。在這件雕塑面前,人們似乎可以感到伏爾泰臉上的每一塊肌肉都在變化和活動著,在他的臉上煥發著永遠清新的智慧。

雕塑手法

伏爾泰在椅子上的學姿像生動、簡約,看上去似乎是烏東所有著名作家雕塑中最貼近生活的一個。伏爾泰剛領受大師的頭銜不久就與世長辭,在烏東手下,他被雕塑成一個虛弱的老人。 儘管如此,雕塑家傳達了伏爾泰生命將盡,內心的火焰還在燃燒的狀態。這尊雕塑的突出特徵就是對人物刻畫的深度。以及通過聯制手法,再現雕塑表面的平滑和光感,甚至臉上深深的皺紋,老人乾癟的手指、深邃的目光都得到表現。
伏爾泰半露笑意,仍佛在審視自己的思想,他雙目閃爍著光芒,那是智慧,才智和哲學思辨的集大成。已經沒有牙齒的嘴仿佛要開口說話。伏爾泰的面部表情似乎隨著光線或者觀察角度、位置移動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角度不同,他或顯睿智或露譏諷,或善解人意,或耐心不足,或全神貫注或內省自思。

名家點評

浙江美術學院美術史教授錢景長:烏東在製作伏爾泰坐像時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力求運用雕塑語言,恰如其份地刻劃出伏爾泰的身分和氣質。

後世影響

烏東為真實再現伏爾泰的形象曾多次直接觀察伏爾泰,並按伏爾泰的面容翻制其“面模”。他先後製作了伏爾泰頭像,胸像和全身像等各種形式的肖像,在此基礎上完成了神形兼備的《伏爾泰坐像》。這種嚴謹的寫實精神對當時流行於歐洲的羅可可藝術浮華之風是有力的衝擊。

作者簡介

烏東(1741~1828),法國雕塑家,1741年3月20日生於凡爾賽,1828年7月15日卒於巴黎。15歲進入皇家學院後又進入優等生學校,前後達8年之久。並得到R.M.斯洛茲的指導,還受到J.B.勒穆瓦納和J.B.比加爾的影響。1764~1768年又到羅馬深造。所作《人體解剖像》、《聖施洗約翰》、《睡神》被看作是追求理想化古典主義的代表作。70年代創作的一系列名人肖像,突出地反映了他在啟蒙運動美學思想影響下表現的創造性和現實主義精神,既有古典風度又有浪漫主義色彩。主要作品有《伏爾泰》、《莫里哀》、《B.富林克林》、《華盛頓立像》及《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胸像》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