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伏爾加河上的縴夫》(俄文名:бурлак на волге ,英文名:Barge Haulers on the Volga)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畫家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於1870年至1873年間創作的一幅油畫,現收藏於聖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該畫描繪了在伏爾加河畔一組在沉悶壓抑的氣氛中奮力拉縴的縴夫群像,反映了俄國縴夫苦難的生活,寄託了畫家對下層人民民眾悲慘生活的同情,也藝術地體現了作者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

基本介紹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主題,形象,名家點評,後世影響,重要展覽,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伏爾加河上的縴夫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該畫描繪了被烈日炙烤的焦黃的河岸上,一隊蓬首垢面、衣衫襤褸的縴夫拖著沉重的腳步拉著貨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掙扎。他們中有老有少,個個都衣著破爛、面容憔悴。領頭的是一位鬍鬚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堅毅的面孔透出飽經風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顯示了他對於艱苦生活的無奈。走在最後的縴夫低著頭垂著手,麻木地隨著隊伍向前挪動,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日日苦役般的生活。隊伍中還有一個較為突出的形象,是處在隊伍中部的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開始這樣的工作不久,皺著眉頭還不太習慣,他直起腰想用手鬆一松肩頭緊勒的縴繩,畢竟年輕,還不甘心忍受這樣的苦楚。其餘的縴夫都彎著腰低著頭,似乎已沒有多餘的力氣再來表現點什麼,在他們身上剩下的,惟有貧苦、艱難與無奈。

創作背景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俄國農奴制嚴重地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強烈要求進行社會改革,廢除農奴制。1861年2月,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迫於強大的社會壓力,終於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亞歷山大二世的廢奴法令規定,農奴是具有人身自由的自由人,他們有權擁有財產,也可以擔任公職和從事工商業。任何人都不能買賣農奴和干涉農奴的生活。這個規定極大地提高了農奴的社會地位和勞動積極性。但是,這個法令同時規定,土地仍歸地主所有。在理論上,農奴雖然可以通過出錢向地主贖買一定數量的土地,但實際上赤貧的農奴根本無力承擔買地的費用,這又極大地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所以廢奴法令雖然簽訂了,但是根深蒂固的封建剝削勢力絲毫沒有讓步,廣大農奴的生活也沒有因此獲得多大的改善。
1869年,正在彼得堡繪畫學院學習的列賓來到涅瓦河河畔遊玩,他無意中看到一群黑色的、閃著油光的物體艱難地向前移動。他的好奇心頓起,等到他靠近之後,才發現原來那是一群套著繩索在拉平底貨船的縴夫。縴夫們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形象在列賓的心中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列賓從小就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他對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非常熟悉。但是他沒有想到縴夫們的生活比他印象中的還要悲慘很多倍。從此,列賓就想創作一幅表現縴夫苦役般的勞動景象的作品。1870年夏季,列賓與同班同學華西里耶夫一起來到伏爾加河河畔寫生。俄羅斯的母親河那美麗的風光給列賓極大的震動。他從來沒有如此親近地看過自已的母親河,但是隨之而來的一幕卻使他的心陣痛起來。涅瓦河河畔的那一幕再次上演了,一群蓬頭垢面、衣衫樓的縴夫拉著沉重的平底貨船,艱難地向前移動著。列賓的創作激情被觸發了,在隨後3年時間裡,他專門到伏爾加河旅行了兩次,他採訪縴夫,和縴夫們交朋友,並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寫生。1873年,《伏爾加河上的縴夫》終於完成了。

藝術鑑賞

主題

畫中列賓畫了11個飽經風霜的勞動者,他們在炎熱的河畔沙灘上艱難的拉著縴繩。縴夫們有著不同的經歷和個性,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但這是一支在苦難中練成堅韌不拔,互相依存的隊伍。背景運用的顏色昏暗迷濛,空間空曠奇特,給人以惆悵、孤苦、無助之感,切實深入到縴夫的心靈深處,亦是畫家心境的真實寫照,這對畫旨的體現,情感的烘托起了極大的作用。畫中人物形象真實而深刻,且是一個民族苦難靈魂的集中展現。列賓在這件作品中深刻刻畫了11位縴夫的鮮明形象,這是當時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生活和命運的真實寫照,更是畫家對沙皇吃人制度的無聲控訴。

形象

畫中的縴夫共有11個人,約略分成三組。每一個形象都被列賓仔細推敲過,畫過人物寫生。他們的年齡、經歷、性格、體力以及他們的精神氣質各不相同。畫家把這些性格作了高度的典型化,又都統一在主題之中。現據畫家本人的記述,分別來詳細介紹這裡的每一個人物的情況:
最前一組共四人,領頭的名叫岡寧,他的表情溫順,然而性格堅韌,具有一種內在的意志力,此人約有四五十歲。他那雙深陷的眼睛使他的前額 更加突出,顯出了他的智慧。列賓在他的頭上添畫上一塊包頭的破布,似乎要把他塑成古希臘哲學家的樣子。他原是個神父,後來被教會革職,一度充任過教堂唱詩隊的指揮。他身體結實,兩手下垂。胸前那一條纖索繃得很緊,而身上的麻布衫卻滿是補釘。這是一個俄羅斯農民長者或智者的典型,他忍受著肉體與精神的痛苦,是這些縴夫形象中的悲劇性主角。在他右邊的一個是身材魁梧的憨直的農民漢子,他赤著腳,頭髮蓬亂,滿臉濃密的鬍子,似乎在低低地向岡寧絮叨著什麼。這個形象起著襯托岡寧的前傾的身子的作用。在他後面是一個細長的瘦子,年近40,身子大部分被擋住了。他頭戴麥稈帽,叼著一隻土菸斗,頭顯得尖小一些。他挺直著身子,這樣可使纖索鬆弛,好像是想省點力氣。這個瘦子的左側,則是一個躬背彎腰的縴夫,他原來是個水手,叫伊卡爾。他的兩手向下握攏,神色嚴厲,眼神凝注,直對著前方。顯然,他的脾氣一定很倔強,是個農村硬漢子。汗水已把他的上衣腐蝕得百孔乾瘡,結實的肩膀正從破洞處顯露出來。
中間一組也是四個人:穿一身粉紅色破衫褲的少年名叫拉里卡。看來這個少年是初加入這支行列,他那還未曬黑的皮膚,緊蹙的眉頭告訴觀者,這種勞動對他來說是負荷過重了。他正用於在調節壓在自己肩頭那根據痛了皮膚的纖索。畫家在這個新的受壓迫者身上似乎要找到一種希望,那就是不甘心受剝削,要反抗。令人注目的是,在這個少年頸上還掛著一隻十字架,這是父母給孩子的信物,祈求上帝能保佑他路上平安。列賓為畫這個少年縴夫,曾從他熟悉的孩童形象中挑選了一個作模特兒。少年拉縴這種現象,也如資本家利用童工榨取勞力一樣殘酷,這是沙皇俄國的農奴制度的罪惡,也是畫家所要抨擊的主要目標。緊靠在拉里卡後面的,是一個受盡風霜之苦的禿頂老漢,他皮膚助黑,臉色陰沉,一邊斜倚在纖索上,一邊在打開自己的菸袋,想偷閒抽口煙來緩解一下自己的苦悶。他和前面的少年,在色彩上構成了強烈對比。兩代人,不同的命運,卻系在一根繩索上。少年右邊是個羸弱有病的縴夫,他步履艱難,全身虛弱,正在用袖口擦汗。頭髮露在無檐帽的外邊,顴骨聳起,淚囊水腫,他未來的路程意味著更大的厄運,我們似乎可以聽到他那急促的喘息。在拉里卡與老漢之間,露出了另一個縴夫的腦袋頂,此人的臉龐發黑,鼻孔朝外,嘴唇很厚,看樣子是個韃靼人。
最後一組三人,走在前面的是個退役軍人,白色的襯衫外面加了一件坎肩,帽子壓得很低;背後一個皮膚黝黑,巡迴展覽畫派評論家斯塔索夫說他是個流浪的希臘人。最後一個人只見到了他的低垂的頭頂,此人似乎走得更加吃力,他正在往一個小坡上移動。全畫以淡綠、淡紫、暗棕等色調來描繪上半部的空白,使這條伏爾加河流顯得更為慘澹了。這是為了加強人物的悲劇性,烘托乾燥炎熱的天氣,列賓在岡寧和伊卡爾兩個人物身上曾作過一些改動,尤以伊卡爾纏著白布的頭改動得是最多的。

名家點評

俄國評論家斯塔索夫:就這幅畫的布局和表現而論,列賓是出色的、強有力的藝術家思想家。
俄國評論家波波諾娃:畫面上重疊著的密集的人群,以寬闊的淒涼的大河為背景,天空配上灰色的調子。這種創作思想暗示了那些祖祖輩輩世代生活在伏爾加河畔的縴夫,他們都將倒在這塊用自己血汗灌溉的土地上。他們不論走到何方,都擺脫不掉悲慘的命運。

後世影響

創作該畫時,列賓只有27歲,這幅尺寸不大的畫不僅揭示了現實的矛盾,同時肯定了社會的積極力量,畫家以現實主義手法呈現了工人階層的辛苦勞動,獲得廣泛的國際讚譽,稱得上是19世紀70年代批判現實主義藝術的高峰,奠定了俄羅斯19世紀繪畫在世界美術史上的地位。

重要展覽

在畫作完成後不久,弗拉迪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就把畫買走,當做俄國現實主義繪畫的標誌性作品,在全歐洲巡迴展覽。

作者簡介

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
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1844~1930),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畫家,“巡迴展覽”畫派的傑出代表。出生於俄國邊境省份哈爾科夫的楚古耶夫鎮。列賓在故鄉接受了初步的美術教育。後進入聖彼得堡美術學院學習,打下了良好的繪畫基礎列賓是極有責任感的民族畫家,他的作品飽含激情,對人物的刻畫極有深度.深刻地展示了俄羅斯人民的苦難生活,鞭撻了沙皇制度的腐朽和沒落。他的代表作還有《祭司長》、《查波羅什人給蘇丹王回信》、《拒絕臨刑前的懺悔》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