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氣解》一卷,清·葉霖撰於1897年,為專論伏氣的溫病著作。本書詳列經典名著《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有關伏氣致病的原文,闡析各種伏氣病的證候、病因、病機和治法。該書最早以“伏氣”為書名,是清代溫病學的重要著作。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伏氣解》
- 作者:葉霖
- 成書年代:清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成書背景
伏氣乃病證名,多與溫病相關聯。“伏氣”二字,最早見於《傷寒論·平脈法》“伏氣之病,以意候之”。到了宋代,龐安常認為“伏氣之病,謂非時有暴寒而中人,伏毒氣於少陰經,始雖不病,旬月乃發”。迨至清代,溫病學說發展到了一個高峰,對伏氣說的研究也方興未艾,以王孟英、柳寶詒、葉霖、劉吉人等較為著名。
圍繞伏氣實質的爭鳴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持“伏寒”說,此說緣於“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經文,《內經》注家大都倡此觀點,歷代醫家從之者甚眾。一種是持“伏熱”說,明·王安道謂“春為病溫者,蓋因寒毒中於肌膚,陽受所郁,至春天地之陽氣外發,其人身受郁之陽,亦不能不出,故病作也”。所謂郁陽,即是伏熱。葉霖亦持此說,反對王孟英把溫病分成新感溫病、伏氣溫病兩種,主張兩者密不可分,新感引動伏氣,著成《伏氣解》,批駁眾醫的“伏寒”說,力主“伏熱”說。
流傳版本
《伏氣解》 初刊於1911年,現存尚有1919年紹興醫藥學報社鉛印本及1936~1937年大東書局《中國醫學大成》本。
作者簡介
葉霖,字子雨,號石林舊隱,江蘇揚州人。清代同治、光緒(1862—1908)年間名醫,著述頗豐。不論對醫經、脈學、溫病,皆有獨到的見解。其治學嚴謹認真,富於批判精神,敢於成一家之言。其主要著作有:《難經正義》6卷、《內經類要纂法》39卷、《金匱要略闕疑》2卷、《脈說》2卷。《金匱要略闕疑》等為其代表性著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被列入《近代中醫珍本集》。
內容簡介
《伏氣解》篇章較短,沒有文字標題,只簡單以漢字一至七作為標題,分為七個部分。每部分皆以經典著作《素問》《傷寒》等書為立論根據,闡析各種伏氣病的病因、證候和治法。立論較為公允,儘量避免偏頗之見。其曰:“四時伏氣之治,當於《內經》中求之,活法運乎一心,又未可囿於一偏之見也。”
在病因病機上,葉氏主張伏氣溫病的“伏熱”說,謂“冬至後一陽生,人身所伏之陽熱,被冬日嚴寒殺厲之氣所折伏,藏於肌骨之間,至春夏間,或為風熱逗引,或為情慾所傷,感而觸發”。書中言伏熱最詳,並在第二、第三部分具論五臟之伏熱。葉氏指出“殊不知傷寒為外感通稱……凡病傷寒而成溫者,謂溫病熱病之類乎傷寒者,非謂先病傷寒,輾轉不愈,而成溫成熱也。”認為伏熱一直存在,絕非由寒變來,多次指出“伏寒變熱為讕語”。葉氏批評王孟英將溫病分為新感和伏氣,指出“溫暑為病多屬外邪逗引伏氣,惟當視其內外之輕重而訊息治之,苟無伏氣只外感微邪治亦易,海寧每譏吳鞠通界劃三焦,而自卻強分內外。”雖然如此,他認為“溫暑為病多屬外邪逗引伏氣”,但是“伏氣之熱,有不因外邪逗引而為病者”。在此點上,比王氏考慮得更周密。
在治療上,伏氣為病一般病情纏綿,病勢較重,變證較多,病程較長,難於速愈,醫家的思維既要縝密如絲,又要靈活多變。葉氏指出“然而伏氣之為病,固有陰陽互根,上下相乘之變,而尤重於重陰必陽,重陽必陰之兩句……伏氣者,隨天時人事陰陽氣化以感召,故曰人與天地參也。”最為關鍵的是,臨症時能夠辨證論治,即“夫治病固不容出諸規矩以外,又不得囿於方圓之中,是深得軒岐、仲景之心者矣”。
影響評價
《伏氣解》是第一部以“伏氣”為書名的著作,無論在理論上還是臨床上對後世都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