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伍連德博士傳
- 集數:3 集
- 發行時間:2008年4月6日
- 紀念人物:伍連德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
劇情簡介
在中國被譽為“現代醫學先驅”,在新馬被公認為“海峽華人三傑”之一的伍連德博士(1879-1960),是一位公共衛生學家,醫學史家,檢疫、防疫的先驅。他生於馬來亞檳榔嶼,17歲(1896年)時考獲海峽殖民地女皇獎學金,是英國劍橋大學第一位華人醫學生。1902年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學士學位和外科學士學位後,他分別於1905年、1924年、1926年先後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博士學位、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榮譽醫學博士學位。
伍連德在1903年由英國回馬來亞從事醫學研究,1905年初在檳城開業行醫。他應清政府直隸總督袁世凱的邀聘,在1908年出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幫辦(副校長)。1910年,東三省突發鼠疫,清廷委任當時年僅31歲的伍連德為東三省鼠疫防治總管。作為全權總醫官,伍連德率領東三省防疫人員,不避艱險和危險,深入疫區調查研究,通過加強鐵路檢疫、控制交通、隔離疫區、火化鼠疫患者屍體、建立醫院收容病人等多種防治措施來控制病情。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即時控制了鼠疫,拯救了千萬人的生命,也避免了一場世界性的災難。
1911年,伍連德在奉天(今瀋陽)召開了萬國鼠疫研究會議; 1912年東三省防疫事務總處正式在哈爾濱成立,伍連德出任處長(總督察)。他在東三省防疫事務總處20年,以此為基地,對中國醫學的現代化和多項硬體設施做出建設和貢獻。
在中國的30年間,伍連德對中國的衛生防疫、檢疫、醫學教育、醫院管理和醫學交流做出重大貢獻。他是中華醫學會的創建人之一及首二任會長;他主持創辦了20所醫院及醫學院校;在他竭力提倡下,中國收回了海港檢疫的主權;而他還是禁毒的主要人物。
1937年7月,日軍大舉入侵中國,伍連德居住的上海也遭殃。他在檢疫所和寓所同遭炸毀後,舉家回家鄉馬來亞避難。1938年,他在怡保重新開業行醫,懸壺濟世。從南歸到逝世的20年中,他熱衷參與社團及公益活動,並花了7年時間完成自傳,安享一個健康和能與人分享智慧的晚年。
伍連德在1960年1月21日突然中風逝世,終老於檳城。
分集劇情
《伍連德博士傳》共分3集,每集一小時,通過亞洲新聞台於2008年4月6日,13日及20日一連三個星期日晚上七點三十分播出。
第1集:《抗疫泰斗》(1910-1911)Major Outbreaks
以哈爾濱疫情、奉天萬國鼠疫大會為重點。
第2集:《現代醫學與防疫先驅》(1911-1937)Medical Found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