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縣境內,除九曲迴腸的主幹流漢江和堵河滔河南北兩大支流之外,還有山地溪流河網縱橫密布,略呈向心狀匯注漢江。東伍子胥堰就建築在這樣一條小支流棒棰河上,在茶亭梁子下段與潭家灣老鷹岩之間。主體工程是一座攔水壩,由糯米汁拌石灰澆塊漿砌而成。高4米,長47米,寬11米,主壩之外,還有副壩。沿山開鑿一條人工大渠,總乾渠長3500米,渠道進口挖鑿有一個千來見方的沉沙池,以沉降泥沙,使乾渠常年保持清水流淌。從前,渠上還可以看到一隻運糧小船穿梭往返,利用水磨加工糧食。主渠上架設有六個防洪渡糟,塊石砌就,蔚為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伍子胥堰
- 地理位置:鄖縣
簡介,地點,來由,西大堰,所涉人物,新聞連結,
簡介
地點
四川有個聞名天下的堵江堰,因其用汩汩清流造福千年,被余秋雨先生譽為“中國歷史最激動人心的工程”。和都江堰的恢宏偉大相比,我們今天介紹的伍子胥堰當然渺得多,她謙卑地躲藏在秦巴山地一隅,鮮為世人所知,卻也同樣用清清渠水,滋潤濡養了百代鄖陽兒女。
來由
這項水利工程叫伍子胥堰,因為據民間傳說,那是吳越春秋的風雲人物伍員(yún,字子胥)修築的,他悲壯的復仇是東周列國故事中有聲有色的章節;由於奸臣費無極的讒言,昏憒兇殘的楚平王下令殺掉太子建,同時株連到太子建的師傅伍奢一家,迫使伍奢之子伍員出奔吳國。為報父兄之仇,伍子胥在吳國物色了著名刺客專設諸,助公子光刺殺吳王僚,篡得君位,即吳王闔閭,終於借得精兵十萬,於魯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興師伐楚。五戰五勝,攻克郢都。時昏君已死,伍員鞭屍,聽說平王之子昭王在鄖陽即位,遂領兵溯漢江而上直抵鄖縣。昭王逃至房陵(今房縣)由於山高路險,一時難以攻克。伍子胥在鄖屯兵三年,採用軍民合作方式,共建了東西二條堰渠。屈指算來,迄今有2500年了。
西大堰
如果說,東大堰乾渠在高山大嶺上以逶迤壯美為特色的話,西大堰的風光則要以旖妮秀美見長了。那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流出花果狹窄的山口,靜靜注入漢江。小河與漢江匯合處,衝擊出一塊葫蘆形的小平原,西大堰的主壩就修築在葫蘆嘴上,人們稱之為“龍口”。堰東開挖一條人工大渠,沿著葫蘆平原東邊山腳蜿蜒,拐過一個九十度彎,與漢江岸平行,一去三十五里,直達鄖陽城西東郊,日夜奔流不息。
最奇妙的是沿著大渠竟繁衍出一條熱熱鬧鬧的小街來,街面全由碗口大的青光石鋪成。兩旁店鋪將水渠夾持中央,真有幾分水鄉情調。炸油條麻花的。賣三合湯豆腐腦的,打鐵的修鎖的剃頭的,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水渠日夜嘩嘩,與打鐵聲叫賣聲雞鳴狗吠聲連成一片。山里人將西伍子胥堰喚作大堰,大堰所在鄉叫大堰鄉,無名小河得名堰河,而這因堰渠而生的奇妙的小街,自然就叫作堰河街了。一連串的命名里,飽含著村民百姓對她的崇敬感與親切感,這是兒女對一位樸實的鄉村母親的情感。
所涉人物
伍子胥(?~公元前484)
伍子胥本為楚國人。性剛強,青少年時,即好文習武,勇而多謀。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費無忌陷害,父、兄為楚平王所殺,被迫出逃楚國,發誓必傾覆楚國,以報殺親之仇。入吳後,知公子光有大志,乃助其刺殺吳王僚,奪取王位,得進用為“行人”(掌朝覲聘問之官),與謀國政。輔佐吳王闔閭修法制以任賢能,獎農商以實倉廩,治城郭以設守備。又舉薦深通兵學的孫武為將,選練兵士,整軍經武,使吳成為東南地區一強國。根據吳與周邊各國的強弱形勢及利害關係,與孫武等制定先西破強楚,以解除對吳之最大威脅,繼南服越國以除心腹之患的爭霸方略。周敬王八年(前512),針對楚國執政者眾而不和,且互相推諉的弱點,提出分吳軍為三部輪番擊楚,以誘楚全軍出戰,彼出則歸,彼歸則出,“亟肆以罷(疲)之,多方以誤之”(《左傳·昭公三十年》),待楚軍疲敝,再大舉進攻。此後數年間,吳軍連年擾楚,迫楚軍被動應戰,疲於奔命,實力大為削弱。隨即展開大舉攻楚的準備,爭取與楚有矛盾的蔡、唐兩國作為吳的盟國,使楚北方門戶洞開,為爾後避開楚軍防守正面實施突襲創造了條件。又出兵攻越,給楚造成吳不會大舉攻楚的假象,並施反間於楚,使楚不用知兵善戰的子期,而用貪鄙無能的子常為帥。十四年,與孫武等佐闔閭統領大軍沿淮水西進,由楚防備薄弱的東北部實施大縱深戰略突襲,直搗楚腹地,以靈活機動的戰法,擊敗楚軍主力於柏舉(今湖北麻城東北,一說今漢川北),並展開追擊,長驅攻入楚都郢(今荊沙江陵西北),終成破楚之功(見柏舉之戰)。由於懷有強烈的個人復仇願望,在楚未能安撫民心,激起楚國上下反對,致使吳軍難以立足。闔閭死後,繼事吳王夫差。二十六年,吳、越夫椒之戰,越慘敗幾於亡國,夫差急於圖霸中原,欲允越求和之時,伍子胥預見到兩國不能共存之勢,又洞察越王句踐圖謀東山再起之心,力諫不可養癰遺患,而應乘勢滅越。夫差不納,坐視越國自大。三十六年,及見夫差欲率大軍攻齊,越王句踐率眾朝賀,再度勸夫差暫不攻齊而先滅越,以除心腹之患,又遭夫差拒絕。知夫差昧於大勢而不可諫,吳國必為越國所破滅,為避禍而托子於齊國鮑氏,反遭太宰伯嚭誣陷,被逼自殺。死後僅十年,越滅吳,終應其言。春秋末期吳國興亡,伍子胥舉足輕重。其治國用兵,以務實為旨,遠見卓識,謀略不凡。《漢書·藝文志》著錄兵書《伍子胥》十篇、圖一卷,雖已亡失,當證伍子胥生前有其軍事著作。
從春秋時期的戰爭中透露出來的歷史亮點: 吳國在吳國歷代君王和名臣(如:伍子胥)等人不斷努力下,組建出來的“混合艦隊”,可稱中國海軍鼻祖而當之無愧!
當時的船隻分類是:大中小三翼(戰船)、其中大翼船長20米,寬達2.7米,突冒(撞擊船)、橋船(為騎兵搭船用)、還有樓船是指揮艦船,分工已經初具規模。而不是像不少鐵血網友所說那樣,只是以平底小船為主。
新聞連結
試探鄖陽誤傳“伍子胥堰”之根源
自康熙三十七年至四十八年,高唐州進士朱寀連任鄖陽知府,其間亦捐資修復此二堰,民因久失灌溉,復受其惠,擬議給建生祠,以表感激之情。其後嘉慶《鄖陽府志》、同治《鄖陽府志》以及同治《鄖縣誌》均載有《朱寀傳記》,表彰其人。但是這個“生祠”引起了後人的訛傳,且頗有影響,那就是改稱“盛水”、“武陽”二堰為“東伍子胥堰”和“西伍子胥堰”,前鄖陽志辦編纂的《鄖陽古今》且有褒語“聞名遐邇”。對此,鄖陽籍邢方貴先生可謂做了有心人,他根據一些歷史典籍,於1994年撰寫了《鄖縣“伍子胥堰”辨考》,與之澄清,糾正了史誤。中國水利之興,起於大禹治洪,所謂“禹平水土”、“禹疏九河”、“嶓冢導漾,東流為漢”,皆是他治洪之史功的記載。遠古之時,因有禹功,民始賴以安。戰國時期,由魏索先動用民力,引黃河水為鴻溝,使與宋、鄭、陳、蔡、曹、衛諸國互通,與齊、汝、淮、泗交會,形成了黃淮平原的水路交通網。於是民享有運河交通之利。繼之,約在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李冰為蜀太守,利用岷江水,貫穿成都平原,稱為“都江堰”,使民收灌溉之利。其後在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又有鄭國引涇水,為秦作“鄭國渠”,使關中成富庶之區。後世相習成風,在西漢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前後,召信臣為南陽太守,作渠溉田,惠及中原,也頗有影響。從此農田水利普遍為民重視,以為農業之命脈。 考察鄖陽的農田水利,起步可能較遲。據府縣誌記載,鄖陽盛水堰是在明天順年間(1457—1464)由鄖縣知縣戴琰修,至弘治間(1488—1505)經鄖陽撫治都御史王鑑之重建,並鑿武陽堰,有王鑑之的《重修武陽盛水二堰記》敘其事。由此沿傳,於明萬曆六、七年(1578—1579),鄖陽知府宋豸又修,於清康熙十七年(1678)又由鄖陽撫治楊懋勛、提督佟國瑤捐資重修。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至四十八年(1709),高唐州(在山東省西北部)進士朱寀連任鄖陽知府,其間亦捐資修復此二堰,民因久失灌溉,復受其惠,擬議給建生祠,以表感激之情。其後嘉慶《鄖陽府志》、同治《鄖陽府志》以及同治《鄖縣誌》均載有《朱寀傳記》,表彰其人。但是這個“生祠”引起了後人的訛傳,且頗有影響,那就是改稱“盛水”、“武陽”二堰為“東伍子胥堰”和“西伍子胥堰”,前鄖陽志辦編纂的《鄖陽古今》且有褒語“聞名遐邇”。對此,鄖陽籍邢方貴先生可謂做了有心人,他根據一些歷史典籍,於1994年撰寫了《鄖縣“伍子胥堰”辨考》,與之澄清,糾正了史誤。
但是這個史誤是怎樣引起的呢?我以為世間人事之形成,亦如自然之變化:無風不起浪,有雲才生雷。在這裡我也試圖加以追究,尋出其所以生成風雲之源。
朱寀以異鄉之官,捐資修堰,關懷民生,有益地方,且從其傳中可知其人勤於政事,重視文教,民感其德,為立生祠,按當時的歷史環境,社會風情,也是無可非議的事。考其時間,大約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以後,由地方紳士議定的,名為朱公祠。康熙以後的鄖陽志書,如嘉慶《鄖陽府志》、同治《鄖陽府治》以及同治《鄖縣誌》,皆有其祠名。但是按歷史實際說來,鄖陽人民在康熙間,都沒有建這個生祠,而只是借了盛水堰旁的法華寺供奉塑像,以資紀念。這是因為在康熙四十二年十月十一日,皇上曉諭:“取民地以廣廟宇,有礙民生,其永行禁止。”鄖民不敢違,故當時未另行擇地建築。雖然在志書上既有“法華寺”,亦有“朱公祠”,可在地方上尋蹤,則是合二而一的古建遺址,一直沿傳到民國時期,其宇猶存。
早年鄖陽舊“志”載:“法華寺,去縣東五里。”它是開創鄖陽府治前就有的,據舊《志》介紹,在明弘治中(1488—1505),曾經鄖陽指揮康勇補修。其所在地名楊家崗,座北朝南,四方院落,周圍稻田環綿二三十里,遠近點綴著農家茅舍、水磨,早晚可聽到牛倌號角,吁人放牛出圈,接牛歸圈。春耕時節可聞一片吆喝聲,可看到一幅“群牛爭春圖”。每年秋初,黃金一片,顯現出鄖陽“東城早稻”的景象。農民即將忙於收穫,將在這裡舉行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動,亦將在這裡請“山二黃”戲班唱戲三天,感謝祠神。走進院落,正殿題書“大雄寶殿”,中居佛祖,左塑朱寀像,著清朝官服文靜端莊,右塑伍子胥像,古代戎裝,威武英姿。當時朱寀正是鄖陽知府,豈能無識?所以這很可能是朱寀史識之誤的授意之作,且由此誤導鄖人一直傳說:“春秋之際,伍子胥率領吳師居麇,開鑿了‘盛水’、‘武陽’二堰”由是也就轉化成了“東伍子胥堰”和“西伍子胥堰”。當時朱寀既在任,無論如何脫離不了干係。鄖縣古稱麇國,所謂“吳師居麇”,乃是麇城之“麇”,不是麇國之“麇”。一經傳開,這可真是如《戰國策·秦策》所言:“眾口所椎,無翼而飛。”按《左傳》載“吳師居麇”是在魯定公五年(前506年),果如所傳,那么鄖陽的“盛水堰”和“武陽堰”比起“都江堰”之開鑿,還要早了兩個半世紀,那豈不是“中國農田水利,鄖陽堪稱第一”了嗎?
朱寀的誤識、誤導,還不只此一端。
請看《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鄖陽府部封建考》中的一段記載:“鄖,皋陶之後,子爵。按桓公十一年:楚屈瑕將盟貳軫,鄖人軍於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莫敖患之。斗廉計曰:鄖人軍其郊,必不誡。敗鄖師於蒲騷。後楚滅鄖子(國),封斗辛為鄖公。《左傳》稱鄖,即鄖鄉。”
這是把古鄖國之“鄖”,當作鄖縣前稱鄖鄉之“鄖”的誤識所引起的誤載。其所以認定系朱寀所為,也自有其歷史的鑑證。
在清朝康熙中,朝廷已掀起了撰修明史的熱潮,於康熙四十三年(1704)十一月二十六日,皇上誡修《明朝》史臣:“西敫(hé)公論,明是非,以成信史。”次年三月十七日,命選江南,浙舉、貢、生、監善書者入京修書。在此期間,又聚有眾多史家編輯《古今圖書集成》,其中的《職方典》俱由全國各省、府(州)的巡撫、知府(州)提供。按明、清以來的修“志”通例,府(州)、縣誌自應歸知府(州)、知縣分別親自纂修。當時鄖陽知府正是朱寀,而《鄖陽府部》這一部分史實內容,自然應由他來提供,決無他人。且在吳師居麇之前,楚昭王因吳師所迫,逃出郢都而奔入鄖,再奔入隨,以及後來吳師居麇,又為楚師所敗,這一段史實中的“麇”、“鄖”因朱寀的誤識、誤導與誤載,其時間正與當時朝廷編修史志之時榫卯相扣,豈容置疑!
近世修志,也有人認為可以借名人、名事提高當地的知名度,如果這樣可行,相習成風,那可是地方志的大災難,竊以為應當嚴令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