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出樊城》,豫劇劇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伍子胥出樊城
- 類型:豫劇劇目
《伍子胥出樊城》,豫劇劇目。
《伍子胥出樊城》,豫劇劇目。劇情簡介楚平王囚伍奢,命修書誆其二子伍尚及三子伍員進京。伍員生疑不去,伍尚一人進京,父子被平王所斬。平王派武城黑至樊城捉拿伍員。伍突圍,箭射武城黑,逃往吳國1。戲曲表現河南省戲劇研究所存有抄本...
《文昭關》,又名《一夜須白》,講述的是伍子胥(名員,字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的故事。劇情信息 《文昭關》一劇取材於小說《東周列國志》。楚平王斬伍員之父伍奢,又追捕其兄伍尚。伍員逃出樊城,投奔吳國。楚平王在各處懸掛圖像,緝拿伍員。伍員被阻於昭關,幸遇隱士東皋公,將其藏在家中,一連...
《鼎盛春秋》是一京劇劇目,1922年由京劇高派老生創始人高慶奎推出。京劇劇目 劇情劇情介紹:東周列國故事:伍奢直言進諫,楚平王一怒將他囚禁。奸臣費無極獻計,逼伍奢修書,把鎮守樊城的二子伍尚、伍員召來,一同斬首剪草除根。伍員心疑不去,伍尚一人前往,被平王連同其父一齊斬首。平王又派大將武城黑捕拿伍員。...
京劇,又名《伍申會》。講述了春秋末期東周時期(前770年-前256年)伍子胥逃離楚國投奔吳國,路遇好友申包胥,對其敘述冤仇,二人各自明志後,申放之投奔吳國。劇情簡介 楚平王聽信費無極讒言,囚伍奢,並命伍奢修書召其子伍尚、伍員進京,欲一併殺之。鎮守樊城的伍尚、伍員見信後,伍員心生疑心,勸伍尚不要...
第二天的《伍子胥》特邀上海京劇院的余派老生王佩瑜加盟。由伍子胥滿門抄斬隻身逃出樊城的《戰樊城》演起,包括了《長亭會》、《文昭關》、《蘆中人》、《浣紗記》等摺子,一直演至伍子胥投吳國助姬光復王位的《魚腸劍》、《刺王僚》。而如今京劇舞台上演得最多、觀眾最為熟悉的《文昭關》更是由楊少彭、張建峰和...
1959年,隨劇團調入濟南,在劇目《樊城關》中扮演主人公伍子胥。同年,參加劇團向山東省領導進行的匯報演出,主演劇目《掛龍燈》。1960年,參加山東省戲劇青年會演,主演劇目《打登州》,憑藉在劇中塑造的胸懷寬廣的好漢秦瓊一角,獲得“青年演員優秀獎”;同年,南下赴浙江地區演出,主演劇目《黃桑店》(飾秦瓊);...
從五十年代後期到文革前是馬長禮藝術生涯的一個高峰期,這時的他嗓音清婉純淨、行腔圓整規矩,特別是在使用“擻音”的時候能夠優美而不花哨、響亮而不呆板,是有很強的藝術魅力的。這一階段他以演出譚、楊兩派戲為主如《探母回令》《大·探·二》以及從《戰樊城》開始的全部《伍子胥》,都是很有水平的演出劇目。
1943年1月,在上海首演京劇《伍子胥》;7月,在北京組班“瑞義社”,赴天津演於中國大戲院,演出劇目包括《失空斬》《四郎探母》《罵曹》《洪羊洞》等;8月,再度南下上海演於黃金大戲院,與李玉茹、章遏雲合作。1944年1月,赴天津演出京劇《伍子胥》;4月,赴上海演於黃金大戲院,掛頭牌,合作者有李玉芝、...
戲曲行當名。屬老生行,又稱長靠老生。在舞台上,大都扮演須"扎大靠"並靠舞動刀槍把子的武將一類人物,如《定軍山》中的黃忠、《戰樊城》中的伍子胥。表演上重做工,需具備較紮實的"大靠功"、"把子功"。“靠”是京劇的專門名詞,就是古代武將所穿的鎧甲。身穿鎧甲,在京劇里叫作披靠或扎靠。“把”是“...
《東周列國志》對於他的身世遭遇、性格發展,就有極詳盡的描寫,剛正忠直而又燃燒著復仇怒火的伍子胥的形象,更是傳統戲曲遺產創造出來的一個成功的英雄人物。僅僅京劇就有九個劇目專寫伍子胥的身世和性格(《亂楚宮》、《戰樊城》、《長亭會》、《文昭關》、《浣紗記》、《出棠邑》、《武昭關》、《臥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