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先福

伍先福

伍先福,廣西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伍先福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全球價值鏈(GVC)升級、產業集聚與城市經濟發展
  • 任職單位:廣西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職稱:教授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成就,獲獎記錄,社會任職,

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2000年9月—2004年6月,湘潭大學哲史文化學院本科學習,獲法學學士學位;
2004年9月—2007年6月,湘潭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學習,獲管理學碩士學位;
2014年9月—2017年7月,廣西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學習,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2018年9月—2019年7月,南京大學商學院產業經濟學專業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2007年9月—2014年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任教,先後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等專業技術職務,併兼任旅遊與休閒教研室主任;
2014年8月—2015年8月,廣西西大旅遊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
2015年9月—2017年7月,梧州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2017年7月—2020年12月,廣西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20年3月,廣西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21年1月,廣西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全球價值鏈(GVC)升級、產業集聚與城市經濟發展、技術創新與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等(歸屬學科:世界經濟、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

主要成就

1、科研、教改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工業網際網路新動能積聚對傳統製造業價值鏈增值的傳導機制:產業網路集聚視角(項目號71963003)》,主持人,2020.01-2023.12;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壯族歌場文化傳承性保護研究(項目號16BMZ072)》,主要參與(排名第三),2017.06-2020.06;
(3)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廣西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集群培育及“低端鎖定”風險防治研究(項目號18FJY006)》,主持人,2018.10-2020.10;
(4)廣西自治區級新文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多平台同頻共振培養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的探索與實踐(項目號XWK2022006)》,主持人,2022.09-2024.09;
(5)“廣西高等學校千名中青年骨幹教師培育計畫”科研項目:《後發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式嵌入全球價值鏈及其地位攀升研究(桂教師範〔2019〕27號-14)》,主持人,2019.01-2022.12;
(6)國家高端智庫培育單位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委託課題:《中國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研究》,主持人,2019.04-2020.04;
(7)廣西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項目:《基於價值鏈分工的桂台產業合作機制創新及其高質量發展研究(項目號GT2018012)》,主持人,2018.04-2019.10;
(8)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廣西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協同集聚的發展戰略研究(項目號2017KY0606)》,主持人,2017.05-2019.05;
(9)廣西師範大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資助項目:《基於空間效應比較視角的適宜性產業集聚模式選擇與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師政科技〔2017〕10號-23)》,主持人,2017.11-2019.11;
(10)廣西教育廳高校科研項目:《中小城市公共休閒服務的有效供給研究(項目號LX2014680)》,主持人,2014.06-2016.05;
(11)廣西博士研究生教育創新計畫項目:《北部灣城市群休閒產業融合與發展研究(立項號YCBZ2015019)》,主持人,2015.05-2017.05;
(12)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A類課題:《北航北海學院旅遊管理特色專業建設的思路與方案研究(項目號2014JGA428)》,主持人,2014.04-2016.04;(13)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A類課題:《“職業本科”定位下的獨立學院旅遊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研究(項目號2010JGA115)》,主持人,2010.10-2012.10。
2、主要研究成果(論文、專利等)
著作:
(1)伍先福著:《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協同集聚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北京:線裝書局,2019年3月;
(2)伍先福主編:《廣西全域旅遊系列叢書(中冊)》,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
論文:
(1)伍先福、楊永德:《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協同集聚提升城鎮化水平了嗎》,《財經科學》(CSSCI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6年第11期,人大複印資料《國民經濟管理》2017年第1期全文轉載;
(2)《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耦合協調發展測度及其耦合機制》,《地理科學》(CSSCI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21年第11期;
(3)伍先福、鐘鵬、黃驍:《“新基建”提升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效率嗎》,《財經科學》(CSSCI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20年第11期;
(4)伍先福:《產業協同集聚對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門檻效應研究——基於中國246個城市的實證檢驗》,《經濟經緯》(CSSCI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9年第2期;
(5)伍先福:《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協同集聚提升了全要素生產率嗎》,《財經論叢》(CSSCI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8年第6期;
(6)伍先福、楊永德:《城市化與財政支出推動公共休閒服務供給增加了嗎》,《當代財經》(CSSCI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7年第1期;
(7)伍先福、楊永德:《產業鏈治理的核心論題》,《科技進步與對策》(CSSCI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6年第18期;
(8)伍先福:《我國政府在休閒服務供給中的角色定位》,《經濟地理》(CSSCI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第6期;
(9)伍先福、張河清、劉建平:《中國區域旅遊協作系統研究》,《開發研究》(CSSCI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2期;
(10)劉建平(導師)、伍先福:《發展鄉村旅遊應注意的三個問題》,《旅遊學刊》(CSSCI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5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旅遊管理專輯》2006年第8期全文轉載;
(11)劉建平(導師)、伍先福:《紅色旅遊資源的法律保護問題》,《湖南社會科學》(CSSCI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2005年第5期;
(12)伍先福:《貿易增加值分解與全球價值鏈地位測度研究綜述》,《中國流通經濟》(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9年第4期;
(13)伍先福:《全球價值鏈出口技術複雜度指數研究述評》,《技術經濟》(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9年第2期;
(14)劉偉、張協奎、伍先福:《祖國大陸對台灣地區出口技術複雜度研究》,《亞太經濟》(CSSCI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20年第1期;
(15)伍先福、唐峰陵:《產業協同集聚對廣西經濟成長的影響研究》,《數學的實踐與認識》(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20年第5期;
(16)伍先福、史慧珂:《休閒產業的合理測度及其與城鄉居民消費的關係》,《商業經濟研究》(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7年第1期;
(17)伍先福:《休閒產業的本質、價值與發展路徑》,《商業經濟研究》(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6年第19期;
(18)伍先福:《西方國家城市公共休閒服務供給的層級體系》,《現代城市研究》(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第6期;
(19)伍先福、陳攀:《西方休閒研究的福利取向及其啟示》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2期;
(20)伍先福、陳攀:《西方休閒產業運行的福利取向及其啟示》,《商業時代》(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10期(該文獲《商業時代》優秀論文三等獎);
(21)伍先福、陳攀:《國內郵輪旅遊消費前景與發展策略研究——基於廣西南寧、桂林、北海3地調研數據分析》,安徽農業科學(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12期;
(22)伍先福、陳攀、廖華釹:《餐飲企業原生態食品原料採購研究——以浙江杭州X餐飲有限公司為例》,《江蘇商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1期;
(23)伍先福:《廣西產業協同集聚水平測度及其集聚機理分析》,《改革與戰略》2019年第5期;
(24)伍先福:《產業協同集聚影響全要素生產率的空間效應研究——基於246個城市的空間杜賓模型實證》,《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3期;
(25)伍先福、黃驍、鐘鵬:《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模式研究綜述》,《廣西職業師範學院學報》2021年第1期;
(26)楊永德、伍先福:《服務業增長及就業拉動與城市化的動態考察——基於VAR模型的分析》,《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3期;
(27)伍先福:《旅遊管理專業教育與旅遊產業發展——基於我國29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成都師範學院學報》2016年第8期;
(28)伍先福:《中小城市公共休閒服務市場化供給研究》,《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年第5期;
(29)伍先福、陳攀:《國家級旅遊管理特色專業建設的特色辦學規律分析》,《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年第2期;
(30)伍先福、陳攀:《獨立學院旅遊管理特色專業建設探析——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為例》,《教育觀察(上半月)》2016年第1期;
(31)伍先福、陳攀:《旅遊管理特色專業建設的特色提煉研究》,《中國校外教育》2015年第36期;
(32)伍先福、陳攀:《中小城市公共休閒服務需求偏好及其表達》,《商業經濟》2015年第10期;
(33)伍先福:《休閒福利論》,《社會福利(理論版)》2013年第2期;
(34)伍先福:《政府介入休閒服務供給的理論依據》,《商業經濟》2013年第6期;
(35)伍先福:《旅遊專業本科教學應強化野外實習環節》,《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該文獲教育部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交流北京中心舉辦的第四屆全國旅遊類專業人才培養研討會論文三等獎);
(36)伍先福:《旅遊高等教育“職業本科”型實踐課程體系構建研究》,《旅遊縱覽(下半月)》2013年第2期;
(37)伍先福:《論旅遊專業“職業化”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設計》,《旅遊縱覽(下半月)》,2013年第1期;
(38)伍先福:《古村落旅遊開發相關利益主體研究》,《市場論壇》2010年第6期;
(39)伍先福、陳攀:《休閒權保障對社會和諧發展的歷史意義——從<懶惰權>解讀拉法格的休閒思想》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
(40)伍先福、陳攀:《獨立學院旅遊教育的困境及其職業本科定位》 ,《遵義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3期;
(41)伍先福、陳攀:《職業本科教育的內涵及其辦學主體》,《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第9期;
(42)伍先福、陳攀:《國內郵輪旅遊體驗質量測量及其提升研究——以廣西北海——越南下龍灣海上郵輪旅遊航線為例》,《河北旅遊職業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43)伍先福:《論獨立學院旅遊管理專業體驗式教學的實施》,《絲綢之路》(下半月刊)2009年第8期;
(44)伍先福、謝雄輝:《古村落旅遊開發中的利益主體協作問題研究》,《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第3期;
(45)伍先福、劉建平:《紅色旅遊資源開發的社會學角度分析》,《湖南旅遊》2006年第2期;
(46)伍先福、劉建平:《構建自駕車旅遊服務體系》,《中國旅遊車船雜誌》2006年第2期;
(47)伍先福、劉瓊艷:《新化縣旅遊資源開發價值評析》,《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研究生論叢》2005年第8期;
(48)伍先福、劉建平:《紅色旅遊具有政治教育功能》,《中國旅遊報》2004.12.29;
(49)伍先福:《湖南紅色旅遊發展的助推器》,《中國旅遊報》2006.01.09;
(50)伍先福:《發展湄江旅遊區應理順六大關係》,《中國旅遊報》2006.04.24;
(51)伍先福:《誰解張谷英村旅遊開發之困》,《中國旅遊報》2007.03.05;
(52)LIU Jian-pin, WU Xian-fu.《Analysis on the Protection in ChineseWorld Legacy Ground Tourism Development》,《NaturalHeritage,Ecotourism and SustainableDevelopment Potentials and Pitfalls for China》,Verlag Michael Lassleben kallmünz/Regenseurg 2006.

獲獎記錄

(1)伍先福(獨著):專著《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協同集聚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線裝書局,2019年3月出版),獲“廣西第十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20年11月;
(2)伍先福(排名第十),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科研育人視角下民族地區高校經濟學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2021年12月;
(3)楊永德、蘇振、伍先福等:研究報告《廣西靈山縣新圩鎮蒙塘村旅遊扶貧規劃》(排名第三),獲“文化和旅遊部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2018年3月;
(4)伍先福(獨著):論文《產業協同集聚對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門檻效應研究》,獲“桂林市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21年10月;(5)伍先福(第一):論文《“新基建”提升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效率嗎》,獲“桂林市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21年10月。

社會任職

廣西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主任,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數字賦能經濟發展重點實驗室主任,廣西師範大學世界經濟學科帶頭人,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珠江—西江經濟帶專業委員會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