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狄龍

伊麗莎·狄龍

伊麗莎·狄龍(1804年3月20日—1833年3月11日)是一位法國女性文學家,法國政治家弗朗索瓦·皮埃爾·吉堯姆·基佐的第二任妻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麗莎·狄龍
  • 外文名:Eliza Marguerite Andrée Dillon 
  • 國籍法國 
  • 籍貫:巴黎 
  • 出生日期:1804年3月20日 
  • 逝世日期:1833年3月11日 
  • 職業:作家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1828年11月8日,伊麗莎·瑪格麗特·安德烈·狄龍(Eliza Marguerite Andrée Dillon)與弗朗索瓦·基佐(François Guizot)在巴黎的聖堂教堂和瑪德萊娜教堂舉行婚禮。她出生於 1804 年,當她的未婚夫與她的姨媽寶琳-德-穆蘭(Pauline de Meulan)結婚後成為她的姨夫時,她只有八歲。這位叔叔與她非常親近,因為她在 1807 年失去了自己的父親。伊麗莎是亨麗埃特-德-穆蘭和雅克-德拉克魯瓦-狄龍的長女,亨麗埃特-德-穆蘭比姐姐寶琳小兩歲,雅克-德拉克魯瓦-狄龍是愛爾蘭裔水利工程師,曾在中央理工學院任教,並因在巴黎建造藝術橋而聲名鵲起。1814年,亨麗埃特-狄龍與省長讓-馬里-德瓦內(Jean-Marie Devaines)結婚,後者的家族在舊政體末期就與穆蘭家族關係密切。1815年,他們有了一個兒子莫里斯(Maurice),與小弗朗索瓦-吉佐(François Guizot)同年出生。如果再加上伊麗莎還有一個妹妹,也叫寶琳(Pauline),她與寶琳的關係就像她母親與自己妹妹的關係一樣親密,而且大家或多或少都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可以看出吉佐自1827年8月起就守寡了,他並沒有走很遠的路去尋找新的妻子。
在穆蘭家族的心目中,伊麗莎和她的姐姐寶琳(1831年成為德庫爾夫人)都接受過良好的道德、智力和藝術教育。天資聰穎的大女兒從這些機會中獲益匪淺,1823年母親去世後,她很快就開始了自己的學業,負責管理繼父德瓦內斯(Devaines)和同父異母哥哥莫里斯(Maurice)的家務,與吉佐(Guizot)一家同住在聖多米尼克街(Rue Saint-Dominique)。當時,她對夏爾-德-雷穆薩(Charles de Rémusat)很有好感,但夏爾從未意識到這一點,相反,他在《回憶錄》中描繪了一幅與當時的她截然不同的畫面:"在她的家庭中,我們都非常仰慕她,並極力想讓她變得漂亮。她確實是一個極有學習天賦的人。她的學習能力、記憶力、敏捷的思維和工作能力都非常出色"。在聖多米尼克街,她成了吉佐特經常光顧的年輕人的 "寵兒",也迷住了克勞德-法里爾(Claude Fauriel)等不那么年輕的人,後者對她情有獨鐘。姨媽病逝後,伊麗莎成了這個家的女主人,並在姨媽去世後一直如此,她學會了如何與弗朗索瓦的母親吉佐夫人打交道。她還積極幫助舅舅準備1828年重新開始的索邦大學講座,並為吉佐於同年1月創辦的《法蘭西評論》撰寫文章。她本人也是一位狂熱的讀者,主要負責撰寫書評。
吉佐後來寫道:"伊麗莎就是年輕時的寶琳"。儘管波林-德-穆蘭在臨終前將伊麗莎的手象徵性地握在自己手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吉佐還是在九個月後認定,這位與他朝夕相處的年輕女子擁有他所渴望的一切品質。1828年6月23日,他們之間產生了共同的激情。11月,他們結婚了,給吉佐帶來了一些錢,尤其是拉維爾-勒艾維克街的房子,這成了他們的家。他非常幸福,事實上比雷穆薩(Rémusat)描述的要幸福得多:"她的脾氣很好,她愛他,以他為榮。至於他,他愛她,愛得有些痴情,愛得有些滑稽,但又愛得真摯"。正如吉佐的一貫作風一樣,在他一生中最成功的時期,這種幸福感通過持續不斷的情感通信得到了表達:查理十世統治末期反對派的領袖、卡爾瓦多斯省的議員、1830年革命的主要參與者、部長,所有這些都是在短短的五年時間裡完成的。伊麗莎與丈夫共享成功的喜悅,她把自己獻給了所有人,首先是1829年和1831年出生的女兒亨麗埃特(Henriette)和寶琳(Pauline),還有她現在大名鼎鼎的丈夫的朋友和熟人。她做了許多善事,尤其是在 1832 年霍亂流行期間。1833 年1月11日,她期待已久的兒子在同父異母的弟弟弗朗索瓦(François)和祖母吉佐(Guizot)夫人的精心照料下呱呱墜地。然而六周后,伊麗莎患上了產褥熱,之前一直活躍聰慧的她開始失去理智。她在3月11日晚上去世了。"3月12日,我親手為她裹上了裹屍布。13日星期三下午3點鐘,我整理好裹屍布,把她放進了棺材。在我之後沒人見過她。”吉佐在悲痛之中寫到。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