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麥特·伊諾努(伊諾努)

伊斯麥特·伊諾努

伊諾努一般指本詞條

穆斯塔法·伊斯麥特·伊諾努(土耳其語:Mustafa İsmet İnönü,土耳其語發音:[isˈmet ˈinøny];1884年9月24日-1973年12月25日),土耳其軍事家、政治家、土耳其第二任總統(1938—1950)、土耳其總理(1923—1924、1925—1937、1961—1965),前後掌權長達二十九年。畢業於伊斯坦堡軍事學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歷任第四、第二方面軍參謀長,第四軍團、第二于軍團和第三軍團司令。1920年參加凱末爾的民族解放戰爭,任第一屆大國民議會議員和政府軍參謀總長。1921年指揮著名的伊諾努戰役,並取得輝煌戰績,次年轉任外交部長。在洛桑會議上不戰而收回伊斯坦堡海峽區,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後,三度出任總理。1938年當選土耳其總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土耳其保持中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穆斯塔法·伊斯麥特·伊諾努
  • 外文名:Mustafa İsmet İnönü
  • 國籍土耳其
  • 出生日期:1884年9月24日
  • 逝世日期:1973年12月25日
  • 畢業院校:伊斯坦堡軍事學院
  • 職務:軍事家,政治家
  • 出生地:奧斯曼帝國伊茲密爾
  • 主要成就:指揮伊諾努戰役並取得勝利
    收回伊斯坦堡海峽區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為政舉措,

人物簡介

穆斯塔法·伊斯邁特·伊諾努,凱末爾的戰友,在凱末爾死後成為土耳其第二任總統(1938~1950)。1884年9月24日生於伊茲密爾 ,卒於1973年12月25日。早年曾參加青年土耳其黨人反對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專制統治的革命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在東部高加索戰線、敘利亞前線作戰,1916年任第4軍團司令。1918年任蘇丹政府陸軍部副部長。1920年伊諾努投身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領導的革命,任安卡拉大國民議會政府軍隊參謀總長,負責組建新軍;翌年任西線司令。在土耳其獨立戰爭中,他是凱末爾的主要軍事助手之一,曾率軍在兩次伊諾努戰役(1921年1月10日,3月31日~4月1日)中擊潰希臘入侵軍。1922年轉任外交部長 。1923年代表土耳其參加洛桑會議 ,簽訂《洛桑條約》,為鞏固獨立戰爭成果作出了貢獻。

人物生平

伊諾努生於伊茲密爾(Izmir)。 其父是著名的律師,畢業於伊斯坦堡炮兵學院和軍事學院,曾在埃迪爾內第三集團軍參謀部任職,從而和青年土耳其人有了密切聯繫。1912年巴爾幹戰爭時期他在葉門任少校參謀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提升為中校,1914—1915年在高加索前線。1916年在敘利亞任第4軍團司令。1918年在伊斯坦堡任陸軍部次長。
伊斯麥特·伊諾努
1922年凱末爾與穆斯塔法·伊斯麥特
此後參加凱末爾領導的革命運動,抵抗協約國軍隊侵占安納托利亞。1920年當選代表埃迪爾內的國民會議議員,1921年成為總參謀長,是凱末爾的主要軍事助手之一﹐在希土戰爭中曾率軍在兩次伊諾努戰役(1921年1月10日﹐3月31日至4月1日)中擊潰希臘入侵軍。第一次他阻止了希臘普拉斯將軍突入安納托利亞中部,在援軍來到後,他交出了指揮權,但陣地又一次被突破,他返回將敵軍擊退。7月他被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一世的佯攻所迷惑,被敵軍迂迴後路,他認清了形勢,迅速把部隊撤到卡薩里亞河防線,8月底粉碎了希軍迂迴其南翼的企圖,9月10日,凱末爾發動反攻,擊退了敵軍。10月,他協助凱末爾反動大反攻,全殲入侵的希臘軍隊。
1922年任安卡拉國民大會政府外交部長,與列強打交道,他以受害者的身份贏得世界輿論同情,以勝利者的身份迫使對手妥協,他要求希臘軍隊無條件撤出東色雷斯,英法軍隊撤離海峽區,表示為此不惜付諸武力,英國外長喬治·寇松逼迫他接受有損土耳其主權的協定,威脅他說:“要拯救你的祖國只剩半個小時了。”他堅定的回答:“請你們記住該怎樣同勝利者說話。”他暗中分化英法意同盟,並在報紙上尋求輿論支持,歷數協約國對土耳其的傷害,聲明“我不能接受有損於土耳其領土完整的方案,不能接受等同於奴隸的地位。”通過強大的輿論壓力將對手置於難堪被動的境地,並通過一些小的讓步,終於簽訂《洛桑條約》,不戰而收回伊斯坦堡,將凡爾賽體系打開一個巨大的缺口。
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後,伊諾努出任首任總理(1923~1924)1924年11月21日在和凱末爾進行一場爭吵之後辭職,但與1925年3月4日官復原職,直到1937年9月24日。在西化運動中,他於1934年將伊諾努——他兩次勝利的地方作為自己的姓氏。1938年凱末爾逝世後﹐伊諾努當選為總統和執政的共和人民黨終身主席。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他分析了土耳其的艱難處境,認為弱小的土耳其沒有實力也沒有必要參加這場戰爭,土耳其只有在各大集團中保持中立才符合自己的利益。1939年他和英法簽訂了互助條約,當法國戰敗後,他又與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在德國橫掃巴爾幹時置身事外。當美國參戰後,溫斯頓·邱吉爾醉心於地中海戰略,1943年拉他和富蘭克林·羅斯福會談,讓他出兵50萬反德,他還是認為條件不成熟,致使邱吉爾向歐洲柔軟的下腹部進攻的計畫最終破產。直到德國敗局已定,他才於1945年2月才對德宣戰。
伊斯麥特·伊諾努(伊諾努)
1943年羅斯福,伊諾努和邱吉爾會談
戰後他鼓勵反對黨,造成了1950年共和人民黨在大選中失敗,伊諾努成為在野黨的領袖。1960年軍人政變推翻阿德南·曼德列斯民主黨政權後﹐伊諾努又3次組織聯合內閣(1961~1965)﹐推行經濟建設計畫。但在1965年和1969年他領導的共和人民黨遭到慘敗。這時,他受到凱末爾主義者和黨內社會主義者的批評。指責他和保守派合作。在這種壓力下,他宣布自己的意識形態屬於中左。從而與黨內中派分子疏遠。1972年5月退出共和人民黨﹐1973年12月25日病逝,葬於安卡拉凱末爾陵園。

為政舉措

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後,伊諾努出任總理(1923~1924,1925~1937,1961~1965),協助凱末爾推行各項改革 ,使土耳其走上建設現代國家的道路。1938年凱末爾逝世後,伊諾努當選為總統和執政的共和人民黨終身主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他的機警圓通的領導下,奉行中立政策,避開戰禍。直到1945年2月才對德國宣戰。戰後,對外親近美國,對內結束一黨專政,實行多黨制。1950年共和人民黨在大選中失敗,伊諾努成為在野黨的領袖。1960年軍人政變推翻A.曼德列斯民主黨政權後,伊諾努又3次組織聯合內閣(1961~1965),推行經濟建設計畫。
伊斯麥特·伊諾努(伊諾努)
伊斯麥特·伊諾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