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設定
伊莉莎白·貝內特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是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英國,這個時期,無論是在家庭地位,還是在經濟、社會中,女性都是依賴於男性的。這個時期社會等級制度嚴格,講究婚姻上的門當戶對。而像伊莉莎白·貝內特這樣出身
中產階級並且財產微薄的女性,只有嫁給一個好男人,才能夠獲得體面的地位和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婚姻才是女性尋求社會地位和經濟保障的唯一渠道。
人物經歷
伊莉莎白·貝內特是一個沒有兒子的老鄉紳的女兒,在五姐妹中,她排行第二。她看到當時社會上以財產和社會地位來談婚論嫁的風氣,沒有愛情,沒有自己,她感到了對純潔愛情的渴望和對現實生活的迷茫。這時,她遇到了貌似傲慢的
達西。達西的朋友賓利和簡相愛了,但是達西以財產和地位的理由拆散了他們。
伊莉莎白·貝內特遇到了一個表哥,他不為了愛情只是為了婚姻而追求她,伊莉莎白·貝內特拒絕了他可笑的求婚。她的好朋友夏綠蒂卻因為自己同樣愁嫁而嫁給了她的表哥。伊莉莎白·貝內特去拜訪新婚的夏綠蒂,在那裡又遇到了達西,達西對她吐露了愛慕之情。然而伊莉莎白·貝內特卻對達西產生了不好的印象,總認為他處處不好,甚至會把自己幻想出來的缺點加到他身上。加上是達西拆散了姐姐的姻緣,她就把所有的怨恨撒到了達西身上。也因此拒絕了達西的表白。
後來,伊莉莎白·貝內特的三妹與一個曾追求自己的軍官魏肯私奔。魏肯與達西一同長大,在誘拐達西妹妹要挾財產不成後,做了一個軍官。伊莉莎白·貝內特聽信了魏肯對達西的誣衊。
達西後來寫了一封長信給伊莉莎白·貝內特,信中坦承他拆散簡和賓利的原因,揭露了魏肯以前的所有不恥行徑。這時伊莉莎白·貝內特才意識到自己的偏見有很大一部分是有針對性的,她過早的對別人定論也導致了她的迷茫,她僅聽一面之詞便對達西產生了誤解,對他有了偏見。而達西在伊莉莎白·貝內特無禮拒絕後,依然愛著她,並且花錢讓魏肯與伊莉莎白·貝內特的三妹結婚,挽救了伊莉莎白·貝內特的家庭。伊莉莎白·貝內特最終克服了各種偏見,也認識到了自己當初對達西的誤會,並最終與達西喜結連理。
性格特點
追求平等
伊莉莎白·貝內特活潑開朗,率真直爽,思維敏捷,做事乾脆利落。儘管母親給了她很大的壓力,儘管生活艱苦,但是她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對平等的追求。她從未對權勢和金錢低頭,更不會阿諛奉承。
勇敢理性
伊莉莎白·貝內特不但聰明大方、美麗活潑,更是勇敢率直,還有其與眾不同的“叛逆”。儘管每日受到市儈世俗的母親的影響,她依然保留自己獨特的個性,有自己的思想。她的勇敢體現為:她能夠為親人勇敢地付出;她不畏強權、不卑不亢;勇敢追求愛情,卻並不魯莽和衝動;她的自我批評從另一個側面烘託了她敢於承認錯誤、自我批評的個性;她能夠認清是非,敢於承認自身錯誤。
獨立自愛
對伊莉莎白·貝內特來說,金錢固然能使她衣食無憂,但她決不為錢委曲求全,她理想的婚姻必須是基於愛情之上的,物質的豐富和金錢的誘惑都不能讓她犧牲愛情,也絕不可能以犧牲自尊為代價來接受別人“恩賜”的愛情。拒絕家底殷實的牧師柯林斯,就是因為她堅信愛情是婚姻的基礎。作為一個理性的、有自己婚姻觀的女子,伊莉莎白·貝內特並不會“拿自己的幸福冒第二次被人求婚的危險。”
對伊莉莎白·貝內特來說,金錢比愛情蒼白。金錢固然是婚姻生活中的物質基礎,但是愛情才是美好婚姻的前提。她初期聲色俱厲,毫不留情的拒絕達西時,表現出一個敢說敢為、自尊自愛的女性形象。伊莉莎白·貝內特把愛情作為婚姻的基礎。不因對方的財富和門第而嫁給他,也不屈從於他人的意志,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沒有淪為婚姻的依附者和陪襯,而成為婚姻的主導者和主角。
機智詼諧
在不同的場合,伊莉莎白·貝內特總是以睿智的思想和幽默的語言成為吸引讀者眼球的主角。伊莉莎白·貝內特的幽默不是荒誕的戲言,而是婉轉含蓄、充滿機智的。伊莉莎白·貝內特的詼諧往往透著睿智。她在回答凱瑟琳夫人咄咄逼人追問她年紀的問題時,回答頗為幽默:“我有三個長大成人的妹妹,您老人家就別指望我會老實說出自己的年齡。”而這種詼諧,在她反擊凱瑟琳夫人對她說達西已經和自己的女兒訂婚時更顯得機智:“要是他訂了婚,你就沒有理由認為他會向我求婚。”伊莉莎白·貝內特這種泛著睿智的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也使整個作品不時閃現出喜劇的味道,不時為故事的發展增添著活力。
人物原型
英國作家
毛姆認為,伊莉莎白·貝內特的原型就是
簡·奧斯汀本人——她確實把自己的歡樂、勇氣、機敏和見識都賦予了伊莉莎白·貝內特這個人物。
在奧斯汀42年的人生中,婚姻生活一片空白,她也有過感情歷程。她創作《傲慢與偏見》之藍本《初次印象》時年僅21歲,與其偏愛的主人公伊莉莎白·貝內特同歲。這年她與一位
愛爾蘭青年相愛,但不久這位青年離開了英格蘭,在愛爾蘭娶了位有錢的太太。1801年,她26歲時在
巴斯與一位青年相愛,但此人卻暴病身亡。1802年27歲的奧斯汀遇到一位莊園繼承人向她求婚,慎重考慮之後,她拒絕了。1808年33歲的她幾乎答應嫁給一個中年
牧師但卻沒有下文。這樣的情感歷程在小說中也有所體現。
小說中的伊莉莎白·貝內特出身於
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家庭,富有個人反抗精神,她以她的聰明才智,高尚的精神境界處處向瞧不起她的上流社會挑戰,並且不斷取得勝利。從伊莉莎白·貝內特身上可以看到奧斯汀的影子。從伊莉莎白·貝內特的愛情和婚姻上,體現了奧斯汀的
婚姻觀。
人物關係
姓名 | 關係 | 人物介紹 |
---|
貝內特先生(Mr.Benne)(其他譯名:班納特先生) | | |
貝內特太太(Mrs.Bennet)(其他譯名:班納特太太) | | 急於把女兒嫁出去的世俗小女人,是個平庸、見識淺薄又長舌的女人 |
簡·貝內特(Jane Bennet)(其他譯名: 簡·班納特) | | |
瑪麗·貝內特(Mary Bennet)(其他譯名:瑪麗·班納特) | | |
凱蒂·貝內特(Kitty Bennet)(其他譯名:凱蒂·班納特、凱瑟琳.貝內特(Catherine Bennet)) | | |
莉迪亞·貝內特(Lydia Bennet)(其他譯名:莉迪亞·班納特) | | |
| | 出身高貴,英俊沉穩的貴族,是一位富有的年輕人,彭伯利莊園的主人 |
(參考資料:)
衍生形象
人物評價
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陳誼:奧斯汀塑造的伊莉莎白·貝內特,是一個勇敢、自愛的女子,一個用自己的個性魅力為自己贏得幸福的女子。作品無論從語言上還是行動上都把這個人物刻畫得鮮活生動,使勇敢獨立、詼諧幽默的伊莉莎白·貝內特在眾多女性形象中最為光彩照人,無疑是一個成功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