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38N反潛機

伊爾-38N反潛機

伊爾-38N型反潛機(英文:IL-38N Anti-submarine aircraft),是21世紀初期俄羅斯伊爾-38反潛機基礎上改進升級而成。

該機改進升級內容包括安裝新的飛行導航組件和“諾維拉”搜尋與跟蹤系統(集合了雷達、水聲、磁力儀、電子偵察、熱成像偵察及計算機等子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伊爾-38N反潛機
  • 英文名稱:Il-38N Anti-submarine aircraft
  • 前型/級:伊爾-38反潛機
  • 國家:俄羅斯
  • 設計單位:伊柳辛飛機設計局
  • 裝備國家:印度
簡介,發展歷程,“鮪魚計畫”,“金鷹”任務系統,聲吶浮標,武器系統,“短篇小說”(Novella)的新任務系統,技術特點,服役動態,

簡介

早在20多年前,俄羅斯海軍就想把自己老舊的伊爾-38M(俄羅斯綽號“海豚”,北約代號“五月”)海上巡邏機升級成伊爾-38N了。但苦於資金沒有著落,伊爾-38N的非全狀態原型機直到2001年4月才首飛。直到印度決定採購伊爾-38SD“海龍”後,伊爾-38N項目才解決了資金困境。
印度注入的資金最終使伊爾-38N成為現實,裝上了在“海龍”系統上進一步改進的“短篇小說”(Novella)反潛系統。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俄羅斯海航的所有伊爾-38都將被升級成伊爾-38N,繼續延長這種已服役近50年的海上巡邏機的服役壽命。
2015年6月30日,俄羅斯海軍航空兵部隊在茹科夫斯基試飛院接收了一架最新改進型反潛機。它就是國區域網路友戲稱為“八仙桌”的伊爾-38N型反潛機。其機身編號78,黃色,工廠序號080010608,量產序號106-08,註冊序號RF-75138,這是根據2012年的契約完成的第5架改裝升級版伊爾-38N反潛機。最早現身的這型頭頂“飯桌”的奇葩戰機,是俄羅斯為印度進行升級的伊爾-38SD,其頭頂加裝了“海蛇”對海掃描雷達。在交付印度軍隊數年後;俄軍也終於列裝自用型了。

發展歷程

“鮪魚計畫”

1960年6月18日,蘇聯海軍啟動了一項代號“鮪魚”的雄心勃勃的海上巡邏機項目,要求該機能飛行3小時前往2200公里之外巡邏海域,然後在此巡邏3小時後返回基地。“鮪魚”項目的成果就是伊爾-38海上巡邏機,該機以伊柳辛伊爾-18渦槳客機為基礎進行研製,保留了後者的機翼、尾翼、發動機、起落架和駕駛艙。

“金鷹”任務系統

“金鷹”的搜尋和瞄準系統由雷達、無線電聲納浮標、指示和數據載入子系統組成,能自動載入來自導航系統和自動駕駛儀的數據,這些功能是“金鷹”系統的最大優勢。系統的核心是一台TsVM-264“火焰”計算機,具有8192位元組ROM,256位元組RAM。“金鷹”系統具有半自動和自動模式,在作戰海域進行巡航飛行和巡邏,對雷達搜尋海面目標(包括潛艇潛望鏡)進行雷達搜尋、自動投放聲納浮標、跟蹤浮標信號並在處理數據後實施攻擊。

聲吶浮標

伊爾-38配備有三種定製聲納浮標,分別是小型的RGB-1A、中型RGB-2和大型RGB-3,投放入海後向飛機發回水下音頻信息。RGB-1A是一種重15千克的被動全向浮標,其麥克風的預設工作水深可以是35米或70米,對潛艇噪音的探測距離為3公里。然後浮標通過無線電把接收到的聲音傳輸給伊爾-38,最大傳輸距離40公里。

武器系統

伊爾-38裝備有專為該機研製的533毫米口徑AT-2魚雷,這種電動推進的魚雷重達1030千克,主動聲吶引導頭的探測距離為600-1000米。1971年,伊爾-38裝備了蘇聯第一種火箭推進魚雷——APR-1“禿鷹”,這種魚雷長5.3米,重650-670千克,帶一個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引導頭探測距離500-700米。APR-1在1981年被APR-2“鷂鷹-M”火箭推進魚雷取代,後者體形較小,長度3.7米,重575千克,具有更敏感的引導頭,探測距離1500米,可以對在水深600米以43節(80公里/小時)高速進行巡航的潛艇實施攻擊。1981年,UMGT-1“海雕”電動魚雷投產(又名AT-3,UMGT代表“通用小尺寸魚雷”)投產,這種魚雷重720千克,引導頭探測距離1500米,最大作戰水深500米。APR-2火箭助推魚雷和UMGT-1魚雷仍是伊爾-38的主要武器。
伊爾-38分布於翼梁前後的兩個彈艙最多可裝8.4噸聲吶浮標和武器,正常載彈量是5430千克。最常見的掛彈方案有144枚RGB-1A或RGB-16-1浮標、10枚RGB-2浮標和兩枚APR-2火箭助推魚雷或UMGT-1魚雷、或10枚PLAB-250-120深彈、或一枚RYu-2核深彈。在布雷作戰中,伊爾-38能裝8枚AMD-2-500M水雷或4枚UDM水雷。

“短篇小說”(Novella)的新任務系統

與“金鷹”的高度集中化計算相反,“短篇小說”採用分散計算架構,每個組件都有自己的計算機,而不是去依賴“軌道”中央計算機。子系統通過數據匯流排相連,一開始用的是俄羅斯著標準匯流排,後改用美標MIL-STD-1553B。
伊爾-38上的所有感測器都被換掉,並安裝了全新的導航設備:I-21-5慣性導航系統、A-737衛星導航接收機、SVS-2TsU大氣數據系統、RV-21無線電高度表、R-862 UHF無線電和R-865NZh HF無線電。
升級後的飛機編號改為伊爾-38N,原型機107-06號(第107生產批次第6架)/尾號“紅色19”於2001年4月4日在聖彼得堡附近的普希金機場(該機場由伊柳辛分包商第20飛機修理廠使用)首飛,試飛員是弗拉基米爾·伊里納爾霍夫。原型機在一開始並沒有安裝“短篇小說”套件,僅安裝了天線模型來測試氣動外形變化導致的影響。對實際任務系統的測試始於2002年11月。

技術特點

伊爾-38N型反潛機是由原伊爾-38反潛機升級而成,升級內容包括安裝新的飛行導航組件和“諾維拉”搜尋與跟蹤系統(集合了雷達、水聲、磁力儀、電子偵察、熱成像偵察及計算機等子系統)。在搜尋時,該系統可同時追蹤多達32個水面和水下目標,且只需一名操作人員。在偵測潛艇時,伊爾-38N反潛機能夠以高度自動化的模式鎖定目標,然後追蹤並將其摧毀。機上人員只需監視和作出決定即可。

服役動態

2001年9月,印度政府與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簽訂了價值2.05億美元的契約,把印度的5架伊爾-38升級到伊爾-38N標準,編號伊爾-38SD“海龍”(“短篇小說”的出口名稱)。
第一架印度伊爾-38(IN305)在2002年3月29日抵達俄羅斯。所有五架飛機(2002年10月1日,伊爾-38 IN302和IN304在印度的慶祝活動中因空中相撞而雙雙墜毀,印度又從俄羅斯購買了兩架二手伊爾-38,編號IN306和IN307)原計畫在2004年底之前完成升級。但由於“海龍”系統需要大量研發和測試工作,所以項目被嚴重拖延。
IN305在伊柳辛的莫斯科工廠接受升級(後續飛機在普希金和茹科夫斯基接受升級),在2003年7月3日進行了升級後的首飛。該機的飛行試驗於2005年11月完成,飛機在2006年1月和第二架完成升級的IN303(於2003年12月抵達俄羅斯)一起返回印度。
印度剩餘伊爾-38的升級進展緩慢。2007年5月,印度審計署通知議會伊爾-38SD並沒有達到所需作戰能力,審計署表示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對用國產航電和武器來升級伊爾-38過於樂觀。
依柳辛當時的執行長維克托·利瓦諾夫承認在研製伊爾-38SD時遭遇嚴重問題,印度暫停接受後續伊爾-38SD。2005年6月抵達俄羅斯的第三架飛機IN301號直到2008年8月才返回印度,最後兩架伊爾-38SD(IN306和IN307)分別於2009年12月和2010年2月抵達印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