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利雅·伊澤特貝戈維奇
- 外文名:Alija Izetbegović
- 出生日期:1925年8月8日
- 逝世日期:2003年10月19日
伊澤特貝戈維奇一般指本詞條
阿利雅·伊澤特貝戈維奇(Alija Izetbegović,1925年8月8日-2003年10月19日),波赫波什尼亞克族律師、社會活動家、政治家,首任波赫總統。...
巴基爾·伊澤特貝戈維奇(Bakir Izetbegović,1956- ),波赫主席團成員,波士尼亞族。...
以原波赫主席團委員菲克雷特·阿布迪奇為首的西波士尼亞穆斯林溫和派不願意脫離南斯拉夫,反對以波赫穆斯林總統伊澤特貝戈維奇為首的強硬派以戰爭求和平的立場。並且對...
主席團成員為:內博伊沙·拉德馬諾維奇(Nebojša Radmanović,塞族)、澤利科·科姆希奇(Željko Komšić,克族)和巴基爾·伊澤特貝戈維奇(Bakir Izetbegović...
主席團波族成員:巴基爾·伊澤特貝戈維奇(Bakir IZETBEGOVIĆ)。1956年生。畢業於塞拉耶佛大學建築系。2002年至2006年先後當選波赫聯邦議會代表院議員、波赫議會代表...
伊澤特貝戈維奇說,期待此次論壇為中東歐地區帶來更多發展機遇[2] 。參考資料 1. 中國-中東歐(16+1)合作經貿論壇舉行 .財新網[引用日期2016-05-3] 2. 中國...
阿利雅·伊澤特貝戈維奇,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弗拉尼奧·圖季曼 目錄 1 背景 2 戰爭開始 ▪ 開始 ▪ 轉折 ▪ 結束 3 民族淨化 4 和平會議 5 ...
波赫總統伊澤特貝戈維奇、克羅地亞總統圖季曼和塞爾維亞總統米洛舍維奇在《波赫和平協定》(代頓協定)上籤了字。根據該協定,1995年11月21日,波赫劃分為穆克聯邦和波赫...
主席團成員為:姆拉登·伊萬尼奇(Mladen IVANIĆ,塞族),德拉甘·喬維奇(Dragan ČOVIĆ,克族)和巴基爾·伊澤特貝戈維奇(Bakir IZETBEGOVIĆ,波族)。 [1] ...
在1992年4月8日倒台,並揚棄其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改成雙首長制和資本主義,展現和獨立前完全迥異的風格,推舉國家元首為波士尼亞總統伊澤特貝戈維奇(波士尼亞語:Alija...
1995年11月21日,在美國主持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米洛舍維奇、克羅地亞共和國總統圖季曼和波赫共和國總統伊澤特貝戈維奇簽署代頓波赫和平協定,波赫...
博物館收藏了波赫首任總統阿利雅·伊澤特貝戈維奇相關的一些文物。塞拉耶佛還有設立於1919年的塞拉耶佛國立劇場。另外還有塞拉耶佛青年劇場。其他的文化設施有塞拉耶佛文化...
統米洛舍維奇、克羅地亞總統圖季曼和波赫總統伊澤特貝戈維奇一起在美國簽署了《代頓和平協定》,波赫內戰終於基本平息。之後,西方又利用南聯盟科索沃地區的阿爾巴尼亞少數...
波赫 死亡6,137人 克羅地亞赫塞哥波士尼亞共和國 死亡2,241人 平民死亡5,434人 主要指揮官 阿利雅·伊澤特貝戈維奇;拉多萬·卡拉季奇,拉特科·姆拉迪奇 目錄...
1995年11月21日,前南地區三方最高領導人---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米洛舍維奇、克羅地亞總統圖季曼、波赫總統伊澤特貝戈維奇經過兩周的艱苦談判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
波赫總統阿利雅·伊澤特貝戈維奇。 [5] 其職務被米洛舍維奇的支持者取代。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人發起了要求恢復弗拉西地位的抗議行動,弗拉西也支持這些抗議行動。對此...
·米洛舍維奇為首的兩大派,對此,格利戈羅夫基本保持中立,為維護南斯拉夫的存在,他與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共和國總統阿利雅·伊澤特貝戈維奇於1991年6月3日共同提出...
1990年加入波赫民主行動黨,同年當選波赫主席團成員(得票最多),1993年創建民主人民聯盟,宣布成立以Kladusa為根據地的“西波士尼亞自治區”,與伊澤特貝戈維奇領導的...
1999年——法國“新小說”派先驅娜塔麗·薩洛特Nathalie Sarraute逝世。2000年——中國開國少將王啟明逝世2003年——伊澤特貝戈維奇,波士尼亞前總統2012年——申東靖,...
* 10月19日:伊澤特貝戈維奇,波赫共和國主席團前主席* 10月19日:康雍,書法家* 10月23日:宋美齡,蔣介石的夫人及外交助手(生於1897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