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沃爾加匈奴城址是東西伯利亞匈奴城址。又名下伊沃爾加古城。年代約為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1世紀。位於蘇聯烏蘭烏德市西南16公里﹐地當色楞格河支流的伊沃爾加河下游右岸。1927~1929﹑1949~1950年先後由蘇聯考古學家·.索斯諾夫斯基和奧克拉德尼科夫主持進行局部發掘。匈奴龍城至匈奴帝國瀚海北部邊防城市伊沃爾加城約450~50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伊沃爾加匈奴城址
- 外文名稱: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in the city
- 地理位置:長春園
- 著名景點:伊沃爾加匈奴城址
伊沃爾加匈奴城址定義,伊沃爾加匈奴城址大致狀況,伊沃爾加匈奴城址文化構成因素,相關事件,
伊沃爾加匈奴城址定義
冒頓單于之後,匈奴的社會結構正式脫離了原始的部落聯盟進入世襲制國家階段,冒頓本人設定了完善而等級分明的官僚系統,從左右賢王一直到左右大當戶,從下而上集中權力,最後匯聚到單于,由其直接控制整個部族。這些人要定期參與單于組織的庭會商議國事,但重大的決策依然由單于做出。這種等級森嚴的制度從墓葬的規模中亦可以看出。同時,匈奴的社會結構是軍政合一的典型遊牧民族結構,除了單于自己統領軍隊以外,自左右賢王以下,直至大當戶也都分別領軍指揮作戰。這些統領萬騎的軍事首領共有二十四人左右,其下各自置有千長,百長,什長等各級中下級軍官,其編制可算是中古時期非常成熟的軍隊體系。
匈奴經濟方面最大的特點是鐵器在生產生活中占據支配地位。公元前三世紀之時,匈奴所用的主要工具已經是鐵器而非青銅器或者骨器了,而他們使用鐵器的歷史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公元前七世紀的方形石墓中出土的鐵斧鐵刀。前二世紀起鐵鏃取代了銅鏃和骨鏃,成了最常見的匈奴箭鏃,而箭鏃這一消耗量極大的物品的鐵器化,充分說明了匈奴冶鐵業的規模和水平。同時,民用器中鐵器也取代了銅器和骨器的地位成了最常用的器物,雖然這一過程較兵器更為緩慢,但前一世紀也基本完成。再結合匈奴鐵器精巧的做工和種類繁多的工具之發現,我們可以認為匈奴具有很高的礦石冶煉和鐵器製造水平。
在衣著方面,匈奴人亦受中原影響甚大,如諾音烏拉墓葬中出土了很多絲綢織物,風格細緻華美,同時也有很大量的匈奴風格的毛織物:
匈奴經濟方面最大的特點是鐵器在生產生活中占據支配地位。公元前三世紀之時,匈奴所用的主要工具已經是鐵器而非青銅器或者骨器了,而他們使用鐵器的歷史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公元前七世紀的方形石墓中出土的鐵斧鐵刀。前二世紀起鐵鏃取代了銅鏃和骨鏃,成了最常見的匈奴箭鏃,而箭鏃這一消耗量極大的物品的鐵器化,充分說明了匈奴冶鐵業的規模和水平。同時,民用器中鐵器也取代了銅器和骨器的地位成了最常用的器物,雖然這一過程較兵器更為緩慢,但前一世紀也基本完成。再結合匈奴鐵器精巧的做工和種類繁多的工具之發現,我們可以認為匈奴具有很高的礦石冶煉和鐵器製造水平。
在衣著方面,匈奴人亦受中原影響甚大,如諾音烏拉墓葬中出土了很多絲綢織物,風格細緻華美,同時也有很大量的匈奴風格的毛織物:
相比於匈人農業方面模糊曖昧的孤證,關於匈奴的農業生產方面的證據非常之多,文獻的部分記載如下:
“(匈奴)谷稼不熟。” ——《漢書-匈奴傳》
“匈奴怨諸國共擊車師,遣左右大將各萬騎屯田右地,欲以侵迫烏孫西域。” ——《漢書-匈奴傳》
“匈奴發騎田車師......昭帝時,匈奴復使四千騎田車師。宣帝即為,遣五將將兵擊匈奴,車師田者驚去。” ——《漢書-西域傳》
可見至少匈奴軍隊在農耕區屯田並非罕見之舉。這點在考古挖掘上得到了更多的證明。公元前三世紀以前的匈奴方形古墓中就發現了農業用石臼,諾音烏拉第23號匈奴墓還發現了農作物的種子。此外很多的匈奴墓中都發現了不少穀物、農具以與農業有關的大型陶器,有些陶器中還盛滿了穀物。鐵犁鏵、鋤、鏟、像刀、鶴嘴斧以及石墨盤、石臼等多種農具的大量出土也為匈奴人的農業活動提供了佐證。
“(匈奴)谷稼不熟。” ——《漢書-匈奴傳》
“匈奴怨諸國共擊車師,遣左右大將各萬騎屯田右地,欲以侵迫烏孫西域。” ——《漢書-匈奴傳》
“匈奴發騎田車師......昭帝時,匈奴復使四千騎田車師。宣帝即為,遣五將將兵擊匈奴,車師田者驚去。” ——《漢書-西域傳》
可見至少匈奴軍隊在農耕區屯田並非罕見之舉。這點在考古挖掘上得到了更多的證明。公元前三世紀以前的匈奴方形古墓中就發現了農業用石臼,諾音烏拉第23號匈奴墓還發現了農作物的種子。此外很多的匈奴墓中都發現了不少穀物、農具以與農業有關的大型陶器,有些陶器中還盛滿了穀物。鐵犁鏵、鋤、鏟、像刀、鶴嘴斧以及石墨盤、石臼等多種農具的大量出土也為匈奴人的農業活動提供了佐證。
而城鎮方面,中國文獻中記載的匈奴較為有名的城池計有以下幾座:龍城,趙信城,頹當城,范夫人城和郅支城。考古工作者在外貝加爾地區發現了十餘座匈奴人所建造的城市遺址,其中以伊沃爾加古城最為著名。該城為不規則長方形,南北長348米,東西寬194~216米,東側為古河床斷崖,北西南三面以四道土牆,三道壕溝外加木柵欄構成總寬達35~38米的防禦體系。城內有80多處圓角長方形房屋遺址,城中有一大殿,其側發現了冶鐵爐址,出土大量鐵器陶器。一般認為,這是匈奴北方邊防的中心城市之一。
雖然對於匈奴到底是“南遊牧北農耕文明”,抑或農耕城居只是遊牧的一個補充,以及匈奴人獲得這些技術的渠道學界還有爭議,但是匈奴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農耕和城市建造技術是毫無疑問的。
雖然對於匈奴到底是“南遊牧北農耕文明”,抑或農耕城居只是遊牧的一個補充,以及匈奴人獲得這些技術的渠道學界還有爭議,但是匈奴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農耕和城市建造技術是毫無疑問的。
伊沃爾加匈奴城址大致狀況
城址大致呈長方形﹐南北長348米﹐東西寬約200米。東﹑南﹑西三面圍以4道土牆﹐每道土牆內側都有壕溝﹐牆與壕總寬35~38米。在城內發現80餘座住所遺蹟﹐發掘35座。一般為圓角長方形半地穴居址﹐面積約6米×4米﹐居住面夯實或抹泥﹐發現火塘遺蹟。牆用土坯築成﹐內面抹草泥﹐沿牆用礎石承托木柱。屋頂用檀﹑椽及橫置的圓木桿搭成﹐上面苫蓋樺樹皮和草皮。屋內有炕及木板鋪位。門設在南牆偏東南處。城中心發現1座地面建築﹐面積13米×11.5米﹐結構與一般房屋相似﹐推測系首領住宅﹐其東側附建一小房﹐當系僕役居所。在此以東有一大型的生產性房屋﹐出土有生吹煉鐵爐﹐表明該城是外貝加爾地區的一個古代手工業中心。
城中出土的遺物有鐵器﹑青銅器﹑骨角器﹑石器﹑陶紡輪﹑寶石飾物等。出土的一件礪石上有“歲”“仇”“黨”3個漢字。陶器多輪制﹐器形有高達1米的瓮﹐還有罐﹑缽﹑壺﹐有的壺底部印一“宜”字﹔手制陶有炊用三足器﹑球形鑊和較小的缸形器。出土的鐵鏵﹑鐵鐮等農具﹐黍粒﹑縠窖和牛﹑羊﹑豬﹑馬﹑狗等家畜遺骨﹐證明居民過著定居農牧生活。該城的文化與漢文化有密切聯繫。城內居民一說屬匈奴族﹐一說系遷來的漢民。至今當地布里亞特人仍稱該城址為“中國地”。此城毀於大火﹐推測為丁零人所破。
伊沃爾加匈奴城址文化構成因素
伊沃爾加城址內發現的器物遺存優以下的構成因素:中國北方黃河流域地區的文化因素、 中國北方長城地帶的文化因素、 外貝加爾當地的因素、 南西伯利亞葉尼塞河中游大區的文化因素、 南西伯利阿爾泰地區等地的斯基泰時期的文化因素。兩漢時期匈奴墓葬發布廣泛,一方面來說,不同地區的遺存存有差別,伊沃爾加城址較其他匈奴遺存來自中國北方的遺存較多,且缺少墓上的積石和木棺外圍的砌石板等當地較常見的墓葬結構。居次推測,他們中已包含來自中國北方地區的居民成分;另一方面,此城址和當時其他匈奴遺存之間又有大量的共性,說明此時匈奴自身的文化風格已經形成。且在匈奴中心地區其典型的匈奴風格較為濃郁,據此中心越遠則其風格越淡,當地的土著風格越強烈。通過此遺存可以看出,做為一個大的整體,漢代匈奴遺存的文化來源是多元的,不同地點、不同時期文物遺存往往會有所差異。
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匈奴本為遊牧部落通過對周邊的軍事征服而建立起來的,這種軍事征服一方面將其他的部族吸收到匈奴國家中成為其一分子;另一方面在其統治邊緣地區,當地文化仍頑強存在。可以說軍事征服在破壞周邊文化同時也有限的促進了各部族地區間的交流與融合。
此遺存像人們展示了匈奴生活的多個未知的方面,如定居的手工業、農業等,相信隨著進一步的發掘整理與研究,更為清晰更為真實的匈奴將漸漸為大家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