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斯繆斯大橋

伊拉斯繆斯大橋

伊拉斯穆斯大橋(the Erasmus Bridge,也有人譯為艾若斯姆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拉斯繆斯大橋
  • 外文名:(the Erasmus Bridge
  • 譯為:艾若斯姆橋
  • 位於荷蘭鹿特丹
簡介,位置,構成,設計,

簡介

伊拉斯穆斯大橋(the Erasmus Bridge,也有人譯為艾若斯姆橋),得名於著名的人文主義者和神學家D.伊拉斯繆斯(1469-1536) ,位於荷蘭鹿特丹市,長 800米,由鹿特丹市公共建築部的本·范·貝克爾(Ben van Berkel)設計。該橋設計始於1989年,1994年進行施工,兩年後,於1996年秋完工。主橋是獨塔單索麵非對稱斜拉橋,混凝土塔身高139米,造型新穎,充滿著現代氣息和進取精神。
伊拉斯繆斯大橋伊拉斯繆斯大橋

位置

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鹿特丹市開始喪失傳統的船塢功能,但市里有很多大型建築,土地也很值錢。到了80年代末,鹿特丹市重新規劃了Kop van Zuid地區的發展,試圖將市中心向南移動。因此,連線著市中心與南部Kop van Zuid碼頭地區的伊拉斯穆斯大橋在城市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構成

伊拉斯穆斯大橋塔身顏色雪白,造型簡潔,遠遠望去,酷似一隻優雅的天鵝浮於水面,惹人喜愛,被當地居民稱為“天鵝橋”。在折線形橋塔的一端,布置著扇形的索麵,連線著橋塔和橋面;而在橋塔的另一端,是兩根分開的後支桿,固定在橋台上。大橋連結著馬斯河兩岸,橋上可供車輛、電車、腳踏車通行,也經常有行人及溜滑板的運動人士在其上通過。橋下則因為經常有大型船隻通行,所以設計師將該橋設計成一座豎轉式開啟橋,當橋面開啟後,大型船隻即可通行。大橋的開啟部分為板梁式結構,緊鄰後支桿所在跨,在開啟時需要平衡重來平衡主橋。

設計

這就要求在進行這座橋樑的設計時,設計師應充分考慮到經濟、美觀、實用、耐久等諸多方面的要求,特別是與橋位所在地區的和諧統一。而事實上,設計師也確實做到了。無論是五個不同形式的混凝土橋墩、還是從扶手、平台到各部分材料的連線處,每個部件的處理都非常精心。而大橋及周圍景觀的燈光照明設計,亦是非常成功。夜晚時分,Kop Van Zuid地區看起來比星空還要漂亮,象個閃亮的大舞台。
特別是大橋139米高的橋塔,在完工之後成為了當地的新地標,與周圍的景觀融為一體,已成為鹿特丹的市標之一,經常出現於介紹鹿特丹市的明信片及旅遊網站等宣傳資料上。
伊拉斯穆斯大橋取得了它所追求的里程碑式的地位,是港口重新煥發出活力的的一個象徵。在很多人看來,此橋不僅僅是個建築物,更是一個都市藝術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