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缸是仰韶文化時期瓮棺葬具。1959年出土於伊川縣土門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川缸
- 出土時間:1959年
- 所屬年代:仰韶文化時期
- 類別:文物
伊川缸是仰韶文化時期瓮棺葬具。1959年出土於伊川縣土門遺址。
伊川缸是仰韶文化時期瓮棺葬具。1959年出土於伊川縣土門遺址。文物歷史20世紀中葉,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發掘隊沿洛河、伊河中下游和汝河上游進行調查時,在伊川縣白元鄉土門村一帶發現了古人類活動的痕跡,後經調查,確認這裡...
仰韶伊川缸 仰韶伊川缸是仰韶文化文物,高40厘米,口徑36厘米。現收藏於鄭州城外城陶瓷藝術博物館。文物介紹 硬質紅陶,包沿,斜立壁,附以陶紐,平底,器面光滑,猶如打磨,此器造型是伊川缸種典型之一。
彩繪陶缸屬於仰韶文化瓮棺葬具,因在河南伊川附近出土較多,故又被稱為“伊川缸”。它主要作為成人葬具來使用。普通伊川缸大多造型簡單,素樸無彩。鸛魚石斧圖彩繪陶缸不但施彩,而且構圖複雜,在題材選擇與畫面構思上都強調了圖案自身的獨立性。一般認為此陶缸應該是氏族首領的葬具。白鸛應是首領本人所屬氏族的圖騰...
東西長800米,南北寬250米,總面積20萬平方米。1965年發現,經 考古部門調查,發現房屋4座,瓮棺葬3座。灰坑呈圜底,有袋形、鍋形兩種,器物有泥質紅陶缸、釜、釜形鼎、盆等,還有紅項缽、尖底瓶、高頸瓮等。以圖案別 致的瓮棺"伊川缸"最有名。文化特徵接近洛陽王灣遺址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
陶棺是古代葬具,也稱“瓮棺”,因最先在河南伊川發現,故又稱“伊川缸”。歷史文化 流行歷史較長,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一直流行到清代。除地域性用陶棺外,舊時尼姑、僧人、道士圓寂坐化後盛斂屍體也用陶棺。其形如缸,有圓形和六角形,有的有覆盆式大蓋。口沿下和蓋沿上堆貼一圈乳突,或...
另外,河南洛陽地區伊川縣出土的“伊川缸”等文物,也展示了距今五千至七千年前的“三皇五帝”時代,人們“眼觀四時八至,二十四節氣”等天文曆法與繪製的“八卦”圖形。出土文物“伊川缸”照片 請看今人對“伊川缸”圖案的解析:一年四季,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等自然規律,有目共睹。從“伊川缸”圖案解析,我們...
土門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東南2公里的土門村,西距伊河0.5公里,南側有永定河流過、西匯伊河,總面積20000平方米,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屬伊洛地區的王灣一期文化。土門遺址分布廣泛、內涵豐富,是研究伊河流域史前先民生存狀況的重要實物資料。土門遺址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250米,由西向東依次堆積著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