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夫林·沃作品:衰落與瓦解》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作者伊夫林·沃 (Evelyn Waugh),譯者高繼海。
基本介紹
- 書名:伊夫林·沃作品:衰落與瓦解
- 作者:伊夫林·沃 (Evelyn Waugh)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頁數:246頁
- 開本:32
- 定價:35.00
- 外文名:Decline and Fall
- 譯者:高繼海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760640
- 品牌:上海譯文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衰落與瓦解》是沃第一部長篇、成名作,通過一牛津大學學生一系列荒誕的遭遇,超然地表現了一系列不公正、非道德和膽大妄為的事件,對社會上瀰漫的墮落現象提出了尖銳、深刻而又詼諧、幽默的批評。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 譯者:高繼海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1903—1966) 被公認為二十世紀英國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出生於倫敦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英國一家出版公司的高級編輯,哥哥也是一位稍有名氣的小說家。年輕時曾在牛津大學一所學院讀歷史,後自動輟學,過了幾年漂泊流浪的生活,當過記者、國小教員,以小說《衰亡》(1928)一舉成名。1928年與伊夫琳·加德納結婚,次年離婚。1937年與比他年輕十二歲的勞拉·赫伯特結婚,生有四子二女,其長子和次女也是小說家。伊夫林·沃共出版小說十四部,最著名的是寫於二戰期間、追憶往昔大學生活的浪漫小說《舊地重遊》,這部小說曾被拍成電影和電視連續劇。但批評家普遍認為其小說藝術成就最高的是描寫英軍在二戰期間作戰情況的《榮譽之劍》三部曲。此外他還出版遊記八部,傳記三部,自傳一部,中短篇小說多篇,並寫有大量政論和隨筆。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1903—1966) 被公認為二十世紀英國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出生於倫敦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英國一家出版公司的高級編輯,哥哥也是一位稍有名氣的小說家。年輕時曾在牛津大學一所學院讀歷史,後自動輟學,過了幾年漂泊流浪的生活,當過記者、國小教員,以小說《衰亡》(1928)一舉成名。1928年與伊夫琳·加德納結婚,次年離婚。1937年與比他年輕十二歲的勞拉·赫伯特結婚,生有四子二女,其長子和次女也是小說家。伊夫林·沃共出版小說十四部,最著名的是寫於二戰期間、追憶往昔大學生活的浪漫小說《舊地重遊》,這部小說曾被拍成電影和電視連續劇。但批評家普遍認為其小說藝術成就最高的是描寫英軍在二戰期間作戰情況的《榮譽之劍》三部曲。此外他還出版遊記八部,傳記三部,自傳一部,中短篇小說多篇,並寫有大量政論和隨筆。
圖書目錄
序幕
第一部
第一章 求職
第二章 拉那巴城堡
第三章 格萊姆斯上尉
第四章 普倫德格斯先生
第五章 紀律
第六章 行為準則
第七章 菲爾布雷克
第八章 運動會
第九章 運動會(續)
第十章 事後的剖析
第十一章 菲爾布雷克(續)
第十二章 格萊姆斯上尉的痛苦
第十三章 公學培養的人消失了
第二部
第一章 國王的星期四
第二章 在貝爾格萊維亞的插曲
第三章 奇妙的愛隋
第四章 復活
第五章 拉美娛樂有限公司
第六章 婚禮準備中的故障
第三部
第一章 石牆不是監獄
第二章 魯卡斯一道克利實驗
第三章 現代教會人的死亡
第四章 鐵窗也不是牢籠
第五章 公學培養的人消失了
第六章 保羅·潘尼費瑟消失了
第七章 復活
尾聲
第一部
第一章 求職
第二章 拉那巴城堡
第三章 格萊姆斯上尉
第四章 普倫德格斯先生
第五章 紀律
第六章 行為準則
第七章 菲爾布雷克
第八章 運動會
第九章 運動會(續)
第十章 事後的剖析
第十一章 菲爾布雷克(續)
第十二章 格萊姆斯上尉的痛苦
第十三章 公學培養的人消失了
第二部
第一章 國王的星期四
第二章 在貝爾格萊維亞的插曲
第三章 奇妙的愛隋
第四章 復活
第五章 拉美娛樂有限公司
第六章 婚禮準備中的故障
第三部
第一章 石牆不是監獄
第二章 魯卡斯一道克利實驗
第三章 現代教會人的死亡
第四章 鐵窗也不是牢籠
第五章 公學培養的人消失了
第六章 保羅·潘尼費瑟消失了
第七章 復活
尾聲
序言
伊夫林·沃(1903—1966)是英國現代重要小說家,出身於倫敦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像巴爾扎克一樣,對世襲的貴族階級懷著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無情地揭露和嘲諷了這個階級的頹敗和墮落,另一方面在內心深處卻始終渴望躋身於這個階級之中。面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價值體系解體的現實,他在理智上認識到這個階級必將滅亡的命運,但在情感上卻將恢復社會秩序和道德信仰的希望寄托在這個階級身上。這種矛盾心理貫穿他的一生,也是他政治上保守的根源所在。沃在牛津大學讀書時一心結交權貴子弟,醉生夢死,虛擲時光,沒有拿到學位,負債累累離開了那裡。他生性桀驁不馴,與環境格格不入,生活中屢遭挫折使他更加憤世嫉俗。一戰結束後倫敦上層社會花天酒地、頹廢墮落的醜惡現實給他提供了諷刺挖苦的材料和對象。他以這種生活的參與者和觀察者的雙重身份,以自己在牛津大學的生活和後來四處漂泊的經歷為素材,寫出自己的第一部小說《衰落與瓦解》(1928),一舉成名。
《衰落與瓦解》出版後立即轟動整個倫敦文壇。小說家阿諾德·班內特寫道:“一個真正的幽默天才出現了,他就是伊夫林·沃,他的《衰落與瓦解》是一部輝煌的諷刺小說,我認為是第一流的。”小說家兼評論家馬爾科姆·布雷德伯利稱沃的這部小說是“一部描寫天真青年冒險經歷的流浪漢滑稽小說”。美國評論家埃德蒙·威爾遜認為,‘伊夫林·沃的小說很可能流傳下來,而他可能成為繼蕭伯納之後最優秀的喜劇天才”。文論家和校園小說家戴維·洛奇認為沃的小說標題表達了對現行社會的一種審判態度,而特里·伊格爾頓則指出《衰落與瓦解》為伊夫林·沃後來的小說主題奠定了基調。這本小說出版後如此流行,以至於溫斯頓·邱吉爾把它作為聖誕禮物贈送朋友。的確,小說以《衰落與瓦解》為標題,本身就傳達出沃對社會的一種評價。他看到社會的動亂和道德淪喪,特別是上流社會的墮落,‘舉目四顧,到處是變動和頹敗”,聯繫早年研讀過的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的衰亡》和施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以敏銳的觀察和豐富的想像,記錄了另一個帝國的衰亡,揭示了一幅衰微和沉淪時代的畫面。
《衰落與瓦解》的主人公保羅·潘尼費瑟是一個孤兒,像伏爾泰的《老實人》中的主人公一樣,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天真青年。小說開始時他是牛津大學神學院的學生。一天晚上一幫醉漢撞見他,發現他戴的領帶與他們俱樂部的領帶相似,硬說他冒充他們俱樂部的成員,扒光他的衣服以示懲罰。保羅受辱後忍氣吞聲,僅穿一條短褲跑回宿舍。他本是事件的受害者,院方沒有處罰鬧事者,卻以“行為不檢”為由把他開除。他的監護人乘機剝奪了他繼承父親遺產的權利,用這筆錢風風光光把自己的女兒嫁了出去。保羅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當了國小教師,接觸到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物。學校運動會上,漂亮富有的上流社會貴婦馬格特·比斯特切溫德太太看中了他,邀請他假期到她家裡做她兒子的家庭教師。他在馬格特的誘惑下愛上她並準備同她結婚。保羅不知道馬格特是靠在南美洲經營妓院賺錢,結婚前夕受馬格特之託,到法國安排一批妓女到南美洲的事宜,回到倫敦被國際聯盟的官員逮捕,判處七年監禁。馬格特在保羅被捕後隱藏起來,然後為鞏固自己在上流社會社交界的地位,與一直追求她的內政大臣結婚,並且製造了保羅病死的新聞,將保羅悄悄送到她的別墅秘密居住幾個月。保羅蓄起鬍子,改變身份和外貌,回到牛津大學繼續讀書。
小說開始時,波林傑俱樂部的成員們正慶祝他們每年一度的狂歡,這種狂歡每次都以暴力事件和毀壞財產而告終。躲在暗處偷窺的兩個學院的負責人本應維護秩序,主持正義,但他們密切注視著這夥人的行蹤,卻是為了第二天多科一些罰款。其中一個甚至說:“如果他們襲擊小教堂,就不止每人十鎊。噢,上帝啊,讓他們襲擊小教堂吧。”他們目睹了保羅受辱的全過程,知道他是無辜的,但因為他無足輕重,付不起罰金,還是把他趕出了校門。小說中對波林傑俱樂部喧囂胡鬧的描述既簡潔又克制,典型地代表了沃的寫作風格:
[在]三年前的聚會上,有人把一隻狐狸裝在籠子裡帶進來,被大夥用香檳瓶子活活砸死。……這是迷人的晚上。他們砸碎了奧斯丁先生的大鋼琴,把倫丁勳爵的雪茄扔到地毯上踩碎,摔碎他收藏的瓷器,把帕特利奇先生的床單撕成條條,把馬蒂斯的畫扔進水缸里。桑德斯先生屋裡除了窗戶沒有什麼可以打碎的,但他們找到了他為紐迪吉特詩歌獎準備的手稿,盡興樂了一番。
用詞的簡潔,在讀者心目中創造一種強烈的諷刺效果,一種對非理性、非人類行為的憤怒譴責。而沃使用“迷人的晚上”特別具有反諷意義。這幫人的胡作非為與保羅的安分守己形成鮮明的對照,保羅遭遇這伙惡徒並做了他們的犧牲品,這是他的不幸。小說里這部分描寫是有實際根據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每年一度的划船比賽結束後,如果牛津大學獲勝,那幫隊員就會舉行慶祝活動,這就是所謂的波林傑俱樂部。當年哈羅德·艾克頓初入牛津大學,為標新立異故意在臥室里擺滿維多利亞時代的裝飾品,惹惱了同在基督學院讀書的一幫喜歡惡作劇的同學,他們破門而人把艾克頓的裝飾品砸了個粉碎。
這本小說的諷刺對象是多方面的:教育機構、上流社會、監獄制度、現代建築等。保羅被迫進入的世界是一個恃強凌弱、落井下石的世界,他的天真成了他們盤剝他的藉口。監護人以他被大學開除為由剝奪了他的繼承權,迫使他尋找教職以維持生計。職業介紹所的人雖然委婉地稱他被開除是“由於個人原因中斷學業”,卻把他介紹到偏遠落後的地方。他的僱主費根博士以他沒有畢業為由減少了他的薪水,而實際上這所學校的教師沒有一個大學畢業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費根博士遴選教師的標準不是教學能力,而是看他能不能使那些富有的學生家長滿意。他抱怨一個教師被學生家長的狗咬傷後“到處亂說”,另外一個教師向學生借錢,引起家長的不滿。他最關心的是繼續這種假辦學、真謀財的騙局,而教師們必須配合他一起欺騙學生和他們的父母。他拒絕詢問保羅“行為不檢”的詳細情況,說:“我從事這個職業許多年,深知一個人如果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特殊原因,是不願從事這個職業的。”
在此背景下,那個帶頭扒光保羅衣服、直接造成保羅不幸的阿拉斯泰,為補償保羅的損失而付給他的二十英鎊,就具有十分滑稽的意義,構成了對保羅紳士榮譽準則的考驗。保羅在牛津大學的好友伯特斯代替他拒絕接受這筆錢,而他在拉那巴學校的同事慫恿他接受這筆錢,保羅處於榮譽和需要的矛盾之中。他的同事格萊姆斯模仿他的筆跡簽名接受了這筆錢,說:“我也是紳士,我擔心你會這么想,就替你做了,把你拯救了。”格萊姆斯是這部小說里刻畫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伊夫林-沃寫這個人物是以他在威爾斯教書時的同事理查·楊為原型的,他在日記和自傳里多次提到這個和學生搞同性戀的人。格萊姆斯是“公學教育的產物”,這種教育制度培養出來的人“與人類最原始的衝動保持著奇妙的和諧”,使他總能奇蹟般地化險為夷,絕處逢生。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因瀆職而接受軍法審判,一位哈羅公學的同學救了他,讓他到愛爾蘭當文書。他犯下重婚罪,忍受不了岳父的冷嘲熱諷,就偽造自己死亡的現場,跑到南美洲經營馬格特的一家妓院。他的妻子認出他來,他被關進監獄後越獄逃跑。人們以為他死了,但保羅根據自己對他的了解,相信他沒有死。
唐金特勳爵死了,普倫德格斯先生死了,甚至保羅·潘尼費瑟也可能死,但格萊姆斯不會死。保羅終於認識到,他是一種生命的力量。在弗蘭德斯被判了死刑,他在威爾斯出現了。在威爾斯淹死了,他出現在南美洲。消失在伊格頓沼澤的神秘黑暗裡,他某時某地會再度出現,抖落四肢粘著的墳墓的發霉朽木。他肯定乘上了遠古田園牧歌生活中酒神的列車,吹奏著被人遺忘的溪流邊的蘆笛,向幼稚的森林之神傳授愛的藝術?
小說第二部分諷刺英國上流社會的腐敗墮落,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馬格特·比斯特切溫德。小說暗示她毒死自己的丈夫,有一連串的情人,去參加兒子學校的運動會還帶著黑人情夫。她看上保羅後寫信給兒子,邀請那位‘英俊的年輕教師”到她家裡,名義上是為兒子補習功課,實際是誘惑他。雖然她慾火中燒,卻玩弄欲擒故縱的手段,攪得保羅“晚上特別難以入睡”。然後她在深夜悄悄潛入保羅的臥室,要在結婚前實際考察一下他的性能力,“保證沒有弄錯”。聽到保羅被捕的訊息後她突然銷聲匿跡,不久就傳出她同內政大臣結婚的訊息。這位垂涎她美色已久的大臣,在她招來滿城流言蜚語、地位岌岌可危的時刻達到了目的,而她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後又不失時機地找了個情人。這個情人不是別人,正是要對保羅的一系列遭遇負責的阿拉斯泰。他既做情人,又做情人丈夫的好朋友。這兩個男人按照馬格特的要求,密謀製造了保羅死亡的假象,安排了保羅的逃跑。
關於馬格特財富來源的秘密是敘述者逐漸透漏給讀者的,而保羅則是進了監獄後才恍然大悟。讀者通過一系列線索可以猜測出來她經營賣淫行當,而保羅為馬格特的美色所迷惑,對她言聽計從,對於許多明顯的跡象都視而不見。格萊姆斯說馬格特雇用他是因為他能夠在女人面前控制自己,保羅就應該猜測到她的事業與性有關。她招聘僱員時,姑娘越是沒有經驗她出價越高,應該使保羅對於她的工作性質產生懷疑。伯特斯介入揭露馬格特醜惡行徑是小說第二部最精彩的部分,牛津大學讀書時最要好的朋友此時成了不共戴天的敵人。保羅如果稍微留心一點,就會發現伯特斯作為國際聯盟的代表,總是出現在馬格特“辦公”的地方:在別墅里會見格萊姆斯;在倫敦招聘僱員;在馬賽與保羅巧遇。但是他對伯特斯工作的性質就像他對於馬格特的一樣渾然無知,因此看不出兩者有任何聯繫。伯特斯警告他,他在法國的活動會影響他婚禮如期舉行,他聽了覺得十分荒唐。結果伯特斯在法庭上的證詞使他對於光明未來的遐想化為泡影,頃刻之間淪為階下囚。 沃對英國監獄管理制度的諷刺集中體現在新典獄長威爾弗雷德爵士身上。這位先生從前是社會學教授,企圖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改造犯人。他的前任認為“如果你讓人們在監獄裡待著很難受,人們就會千方百計不落到裡面”,而他則認為“幾乎所有的犯罪都是由於審美表現的欲望受到壓抑所致”。他根據自己的這一套理論改善犯人的生活待遇,讓他們發揮各自的專長,從事入獄前的工作,結果適得其反。釘書車間的犯人吃糨糊,因為味道比粥好;工藝學校里發生幾起自殺未遂事件,都是因為罪犯們容易得到自殺工具造成的;保羅當國小教師時的同事普倫德格斯被一個患有精神病的宗教狂殺死,使用的武器就是監獄當局提供的、讓他表現“受壓抑的審美欲望”的鋸子。
保羅在即將同美麗富有的貴婦人結婚之際突遭橫禍,淪為階下囚,讀者不免為此感到惋惜。但在沃的世界裡,傳統的價值觀是被顛倒的,富貴貧賤之間沒有區別。沃這樣描寫保羅在監獄裡的感受:
此後的四周單獨監禁是保羅一生中最愉快的日子。物質上談不上舒服,但住在利茲飯店裡他已體驗到純粹物質舒服的不足。他發現,無需對任何問題做出任何決定,無需考慮時間、飲食、服裝,無需擔心他給人留下什麼印象,一句話,完全自如,這是多么令人欣喜啊。一大早鈴就響了,看守喊:“倒便桶並取水洗刷!”他就起床,捲起鋪蓋,穿衣。不必刮臉,不必猶豫打哪條領帶,也不用戴衣服上的飾釘,不用系領扣和袖口鏈扣,這些事擾亂了文明人起床後的安逸心情。他覺得自己像剃鬚香皂廣告中那些快樂的人,他們很輕易地獲得了人們所嚮往而又顯得遙遠的清晨的心靈寧靜。只有在監獄裡才有自由!作者對價值的顛倒和反諷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小說的對稱和循環結構。小說分三部,分別描寫保羅在三個世界裡的冒險經歷:教育機構、上流社會和監獄制度。小說從保羅在牛津大學讀書開始,以他在牛津大學讀書結束,構成一個循環,給人以靜態之感,仿佛什麼也沒有發生,什麼也沒有變化。沃借小說中人物之口表明他對人生的看法:
你越接近輪盤的中心,轉動的速度就越慢,你就越容易待在那兒。……大多數人只是喜歡爬上去,再被甩下去,再往上爬,覺得好玩。他們尖叫,咯咯地笑!還有一些人,像馬格特那樣,坐得儘可能靠中心遠些,儘量坐穩,享受生活。但關鍵在於,你根本不必往輪盤上爬,如果你不感興趣的話。人們獲得對生活的認識,這種認識使他們認為他們必須參加這種遊戲,即使他們不喜歡。遊戲並不適合所有人。
人們不明白當他們說生活時他們有兩層意思。他們可能指單純的存在,生理上的成長和有機體的變化。他們逃脫不掉——即使死了也逃脫不掉,但因為這是不可避免的,他們認為生活的另一層意思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一往輪盤上爬,那種刺激和興奮,那種衝撞,想往中間擠,而你真的到了中間,就像根本沒有開始一樣。很奇怪。
你是一個坐在看台上觀望的人,靜靜地坐在那兒,當然有時也會感到無聊。你爬上輪盤,立即就被猛地甩下去了。……把入分成男女很荒唐,倒不如把他們分成靜態和動態。這裡面有很大不同,雖然我說不清究竟是怎么回事。 沃引進輪盤這個意象來解釋生活的不合邏輯以及社會中不同類型人的命運,也暗示人生意義的虛無。輪盤即命運之輪。上述這段話是小說中一個叫賽利努斯的人說的。在古希臘神話中,賽利努斯是森林諸神的領袖,也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養父和師父,他鼓勵酒神聽隨自己本能和意志的驅使而不顧後果。這裡賽利努斯規勸保羅安於命運的安排,不要試圖往輪盤上跳,做生活的觀察者。輪盤所昭示的是,那些不顧一切的行動者在機遇的世界裡有成功的可能,而像保羅這樣靜態的人只能坐在看台上觀望。而歸根結底,成功與否都無足輕重。
沃是一位文體大家,他小說藝術的最顯著特點,除諷刺外,就是對簡潔、優美文字的刻意追求。他認為英語語言的豐富性使得其中每一個詞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內涵,而作家的任務就是挖掘這種內涵,從而達到用詞的精確。他認為文體的要素包括簡潔流暢、優美雅致和個性化三個方面,這三者完美的結合可以確保文學作品的不朽。沃創作的年代正是現代主義文學的鼎盛時期,但他似乎遠離潮流。在對西方價值體系解體、文化走向衰微的看法上,沃與現代派作家有某種共識,但在表現這種看法的方法上幾乎沒有共同之處。亨利·詹姆斯關於“視點”的獨特見解與維多利亞時代後期人們對客觀真理的存在之懷疑結合到一起,產生了以康拉德和福特為代表的印象主義,側重表現的不是人物行為而是這些行為可能引起的諸多不同的解釋。維吉尼亞·伍爾夫專注於描寫那接受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印象”的心理,那“無數原子的不間斷的撞擊”。但沃和他的朋友們,如格雷厄姆’格林,不願放棄客觀的現實世界去追索人的意識深處的微妙雜亂的活動。他們批評伍爾夫表現的不是“攝政王街,而只是達洛維太太眼裡的攝政王街”。沃從不企圖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而是通過對外部細節的精確描寫來暗示人物的感情。他在接受《巴黎評論》記者朱莉安·傑伯的採訪時說:“我認為寫作不是為了研究人物,而是練習如何使用語言,我只對語言感興趣。”他認為小說家在強調人物的一般性特徵時應該有所選擇,使人物與他們的生存環境一致,語言要含蓄,給讀者留下體味的餘地。
沃一生中寫了大量日記和信件,許多新聞報導和遊記。筆者仔細研究這些材料後發現了沃的小說與這些材料之間有密切的聯繫。他能夠細緻準確地觀察世界上發生的事情,把它們寫進日記和書信里,寫進為刊物撰寫的新聞報導中,並在此基礎上藉助回憶整理出遊記。他的遊記《地中海之行》(1930)、《遠方的人們》(1932)、《沃在阿比西尼亞》(1936)和《一個遊客在非洲》(1960)等都是根據日記、筆記、新聞稿和回憶整理寫成的。在此基礎上,這些材料經過作者豐富想像力的幻化和加工又演化成小說。他小說里的東西有些是直接從遊記搬過來的。將他的日記、信件、遊記和小說參照閱讀是饒有趣味的,而且這樣閱讀對理解他的創作提供了有益的線索和豐富的佐證。例如,沃在讀大學期間酗酒無度,從青年時代就受到失眠的困擾,長期使用酥醛作安眠藥。酥醛用作鎮靜劑始於十九世紀後半葉,到二十世紀中葉被禁止使用。這種藥物與酒混合,效果極佳。沃一直使用,後來為了增加效果又加進溴化鉀,也是現在禁用的藥物。長期使用溴化鉀的副作用之一是令人產生幻覺。沃經歷了一次短暫的精神失常,後來把這段經歷寫成小說《吉爾波特·平福德的受難》。沃的小說除《衰落與瓦解》外,還有《邪惡的肉身》、《黑色惡作劇》、《一把塵土》、觸家新聞》、《打出更多的旗幟》、《故園風雨後》以及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榮譽之劍》三部曲:《武裝的人們》、《軍官與紳士》和《無條件投降》。
英國評論家邁科爾·戈拉在討論二十世紀中葉的英國作家時,將一群出身相似、年齡相仿的小說家放在一起,得出如下結論:
亨利·格林永遠需要高雅的欣賞水準,他是文體大師、批評家感興趣的對象,但恐怕只有對“試驗小說”有偏愛的人才去讀他的書。安東尼-鮑威爾是白銀時代的完美代表,是安德魯·馬爾維爾的再生。格雷厄姆·格林是上流的消遣作家,寫了兩本了不起的小說和一本接近了不起的小說。沃是四人中最優秀的,是狄更斯以來英國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喜劇藝術家。他創造了一種黑色幽默,一種猙獰的笑聲,世界各國的藝術家都用這笑聲對抗當代噩夢般的世界。
這是對伊夫林·沃的藝術成就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恰如其分的評價。
高繼海
2002年8月
《衰落與瓦解》出版後立即轟動整個倫敦文壇。小說家阿諾德·班內特寫道:“一個真正的幽默天才出現了,他就是伊夫林·沃,他的《衰落與瓦解》是一部輝煌的諷刺小說,我認為是第一流的。”小說家兼評論家馬爾科姆·布雷德伯利稱沃的這部小說是“一部描寫天真青年冒險經歷的流浪漢滑稽小說”。美國評論家埃德蒙·威爾遜認為,‘伊夫林·沃的小說很可能流傳下來,而他可能成為繼蕭伯納之後最優秀的喜劇天才”。文論家和校園小說家戴維·洛奇認為沃的小說標題表達了對現行社會的一種審判態度,而特里·伊格爾頓則指出《衰落與瓦解》為伊夫林·沃後來的小說主題奠定了基調。這本小說出版後如此流行,以至於溫斯頓·邱吉爾把它作為聖誕禮物贈送朋友。的確,小說以《衰落與瓦解》為標題,本身就傳達出沃對社會的一種評價。他看到社會的動亂和道德淪喪,特別是上流社會的墮落,‘舉目四顧,到處是變動和頹敗”,聯繫早年研讀過的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的衰亡》和施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以敏銳的觀察和豐富的想像,記錄了另一個帝國的衰亡,揭示了一幅衰微和沉淪時代的畫面。
《衰落與瓦解》的主人公保羅·潘尼費瑟是一個孤兒,像伏爾泰的《老實人》中的主人公一樣,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天真青年。小說開始時他是牛津大學神學院的學生。一天晚上一幫醉漢撞見他,發現他戴的領帶與他們俱樂部的領帶相似,硬說他冒充他們俱樂部的成員,扒光他的衣服以示懲罰。保羅受辱後忍氣吞聲,僅穿一條短褲跑回宿舍。他本是事件的受害者,院方沒有處罰鬧事者,卻以“行為不檢”為由把他開除。他的監護人乘機剝奪了他繼承父親遺產的權利,用這筆錢風風光光把自己的女兒嫁了出去。保羅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當了國小教師,接觸到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物。學校運動會上,漂亮富有的上流社會貴婦馬格特·比斯特切溫德太太看中了他,邀請他假期到她家裡做她兒子的家庭教師。他在馬格特的誘惑下愛上她並準備同她結婚。保羅不知道馬格特是靠在南美洲經營妓院賺錢,結婚前夕受馬格特之託,到法國安排一批妓女到南美洲的事宜,回到倫敦被國際聯盟的官員逮捕,判處七年監禁。馬格特在保羅被捕後隱藏起來,然後為鞏固自己在上流社會社交界的地位,與一直追求她的內政大臣結婚,並且製造了保羅病死的新聞,將保羅悄悄送到她的別墅秘密居住幾個月。保羅蓄起鬍子,改變身份和外貌,回到牛津大學繼續讀書。
小說開始時,波林傑俱樂部的成員們正慶祝他們每年一度的狂歡,這種狂歡每次都以暴力事件和毀壞財產而告終。躲在暗處偷窺的兩個學院的負責人本應維護秩序,主持正義,但他們密切注視著這夥人的行蹤,卻是為了第二天多科一些罰款。其中一個甚至說:“如果他們襲擊小教堂,就不止每人十鎊。噢,上帝啊,讓他們襲擊小教堂吧。”他們目睹了保羅受辱的全過程,知道他是無辜的,但因為他無足輕重,付不起罰金,還是把他趕出了校門。小說中對波林傑俱樂部喧囂胡鬧的描述既簡潔又克制,典型地代表了沃的寫作風格:
[在]三年前的聚會上,有人把一隻狐狸裝在籠子裡帶進來,被大夥用香檳瓶子活活砸死。……這是迷人的晚上。他們砸碎了奧斯丁先生的大鋼琴,把倫丁勳爵的雪茄扔到地毯上踩碎,摔碎他收藏的瓷器,把帕特利奇先生的床單撕成條條,把馬蒂斯的畫扔進水缸里。桑德斯先生屋裡除了窗戶沒有什麼可以打碎的,但他們找到了他為紐迪吉特詩歌獎準備的手稿,盡興樂了一番。
用詞的簡潔,在讀者心目中創造一種強烈的諷刺效果,一種對非理性、非人類行為的憤怒譴責。而沃使用“迷人的晚上”特別具有反諷意義。這幫人的胡作非為與保羅的安分守己形成鮮明的對照,保羅遭遇這伙惡徒並做了他們的犧牲品,這是他的不幸。小說里這部分描寫是有實際根據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每年一度的划船比賽結束後,如果牛津大學獲勝,那幫隊員就會舉行慶祝活動,這就是所謂的波林傑俱樂部。當年哈羅德·艾克頓初入牛津大學,為標新立異故意在臥室里擺滿維多利亞時代的裝飾品,惹惱了同在基督學院讀書的一幫喜歡惡作劇的同學,他們破門而人把艾克頓的裝飾品砸了個粉碎。
這本小說的諷刺對象是多方面的:教育機構、上流社會、監獄制度、現代建築等。保羅被迫進入的世界是一個恃強凌弱、落井下石的世界,他的天真成了他們盤剝他的藉口。監護人以他被大學開除為由剝奪了他的繼承權,迫使他尋找教職以維持生計。職業介紹所的人雖然委婉地稱他被開除是“由於個人原因中斷學業”,卻把他介紹到偏遠落後的地方。他的僱主費根博士以他沒有畢業為由減少了他的薪水,而實際上這所學校的教師沒有一個大學畢業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費根博士遴選教師的標準不是教學能力,而是看他能不能使那些富有的學生家長滿意。他抱怨一個教師被學生家長的狗咬傷後“到處亂說”,另外一個教師向學生借錢,引起家長的不滿。他最關心的是繼續這種假辦學、真謀財的騙局,而教師們必須配合他一起欺騙學生和他們的父母。他拒絕詢問保羅“行為不檢”的詳細情況,說:“我從事這個職業許多年,深知一個人如果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特殊原因,是不願從事這個職業的。”
在此背景下,那個帶頭扒光保羅衣服、直接造成保羅不幸的阿拉斯泰,為補償保羅的損失而付給他的二十英鎊,就具有十分滑稽的意義,構成了對保羅紳士榮譽準則的考驗。保羅在牛津大學的好友伯特斯代替他拒絕接受這筆錢,而他在拉那巴學校的同事慫恿他接受這筆錢,保羅處於榮譽和需要的矛盾之中。他的同事格萊姆斯模仿他的筆跡簽名接受了這筆錢,說:“我也是紳士,我擔心你會這么想,就替你做了,把你拯救了。”格萊姆斯是這部小說里刻畫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伊夫林-沃寫這個人物是以他在威爾斯教書時的同事理查·楊為原型的,他在日記和自傳里多次提到這個和學生搞同性戀的人。格萊姆斯是“公學教育的產物”,這種教育制度培養出來的人“與人類最原始的衝動保持著奇妙的和諧”,使他總能奇蹟般地化險為夷,絕處逢生。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因瀆職而接受軍法審判,一位哈羅公學的同學救了他,讓他到愛爾蘭當文書。他犯下重婚罪,忍受不了岳父的冷嘲熱諷,就偽造自己死亡的現場,跑到南美洲經營馬格特的一家妓院。他的妻子認出他來,他被關進監獄後越獄逃跑。人們以為他死了,但保羅根據自己對他的了解,相信他沒有死。
唐金特勳爵死了,普倫德格斯先生死了,甚至保羅·潘尼費瑟也可能死,但格萊姆斯不會死。保羅終於認識到,他是一種生命的力量。在弗蘭德斯被判了死刑,他在威爾斯出現了。在威爾斯淹死了,他出現在南美洲。消失在伊格頓沼澤的神秘黑暗裡,他某時某地會再度出現,抖落四肢粘著的墳墓的發霉朽木。他肯定乘上了遠古田園牧歌生活中酒神的列車,吹奏著被人遺忘的溪流邊的蘆笛,向幼稚的森林之神傳授愛的藝術?
小說第二部分諷刺英國上流社會的腐敗墮落,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馬格特·比斯特切溫德。小說暗示她毒死自己的丈夫,有一連串的情人,去參加兒子學校的運動會還帶著黑人情夫。她看上保羅後寫信給兒子,邀請那位‘英俊的年輕教師”到她家裡,名義上是為兒子補習功課,實際是誘惑他。雖然她慾火中燒,卻玩弄欲擒故縱的手段,攪得保羅“晚上特別難以入睡”。然後她在深夜悄悄潛入保羅的臥室,要在結婚前實際考察一下他的性能力,“保證沒有弄錯”。聽到保羅被捕的訊息後她突然銷聲匿跡,不久就傳出她同內政大臣結婚的訊息。這位垂涎她美色已久的大臣,在她招來滿城流言蜚語、地位岌岌可危的時刻達到了目的,而她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後又不失時機地找了個情人。這個情人不是別人,正是要對保羅的一系列遭遇負責的阿拉斯泰。他既做情人,又做情人丈夫的好朋友。這兩個男人按照馬格特的要求,密謀製造了保羅死亡的假象,安排了保羅的逃跑。
關於馬格特財富來源的秘密是敘述者逐漸透漏給讀者的,而保羅則是進了監獄後才恍然大悟。讀者通過一系列線索可以猜測出來她經營賣淫行當,而保羅為馬格特的美色所迷惑,對她言聽計從,對於許多明顯的跡象都視而不見。格萊姆斯說馬格特雇用他是因為他能夠在女人面前控制自己,保羅就應該猜測到她的事業與性有關。她招聘僱員時,姑娘越是沒有經驗她出價越高,應該使保羅對於她的工作性質產生懷疑。伯特斯介入揭露馬格特醜惡行徑是小說第二部最精彩的部分,牛津大學讀書時最要好的朋友此時成了不共戴天的敵人。保羅如果稍微留心一點,就會發現伯特斯作為國際聯盟的代表,總是出現在馬格特“辦公”的地方:在別墅里會見格萊姆斯;在倫敦招聘僱員;在馬賽與保羅巧遇。但是他對伯特斯工作的性質就像他對於馬格特的一樣渾然無知,因此看不出兩者有任何聯繫。伯特斯警告他,他在法國的活動會影響他婚禮如期舉行,他聽了覺得十分荒唐。結果伯特斯在法庭上的證詞使他對於光明未來的遐想化為泡影,頃刻之間淪為階下囚。 沃對英國監獄管理制度的諷刺集中體現在新典獄長威爾弗雷德爵士身上。這位先生從前是社會學教授,企圖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改造犯人。他的前任認為“如果你讓人們在監獄裡待著很難受,人們就會千方百計不落到裡面”,而他則認為“幾乎所有的犯罪都是由於審美表現的欲望受到壓抑所致”。他根據自己的這一套理論改善犯人的生活待遇,讓他們發揮各自的專長,從事入獄前的工作,結果適得其反。釘書車間的犯人吃糨糊,因為味道比粥好;工藝學校里發生幾起自殺未遂事件,都是因為罪犯們容易得到自殺工具造成的;保羅當國小教師時的同事普倫德格斯被一個患有精神病的宗教狂殺死,使用的武器就是監獄當局提供的、讓他表現“受壓抑的審美欲望”的鋸子。
保羅在即將同美麗富有的貴婦人結婚之際突遭橫禍,淪為階下囚,讀者不免為此感到惋惜。但在沃的世界裡,傳統的價值觀是被顛倒的,富貴貧賤之間沒有區別。沃這樣描寫保羅在監獄裡的感受:
此後的四周單獨監禁是保羅一生中最愉快的日子。物質上談不上舒服,但住在利茲飯店裡他已體驗到純粹物質舒服的不足。他發現,無需對任何問題做出任何決定,無需考慮時間、飲食、服裝,無需擔心他給人留下什麼印象,一句話,完全自如,這是多么令人欣喜啊。一大早鈴就響了,看守喊:“倒便桶並取水洗刷!”他就起床,捲起鋪蓋,穿衣。不必刮臉,不必猶豫打哪條領帶,也不用戴衣服上的飾釘,不用系領扣和袖口鏈扣,這些事擾亂了文明人起床後的安逸心情。他覺得自己像剃鬚香皂廣告中那些快樂的人,他們很輕易地獲得了人們所嚮往而又顯得遙遠的清晨的心靈寧靜。只有在監獄裡才有自由!作者對價值的顛倒和反諷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小說的對稱和循環結構。小說分三部,分別描寫保羅在三個世界裡的冒險經歷:教育機構、上流社會和監獄制度。小說從保羅在牛津大學讀書開始,以他在牛津大學讀書結束,構成一個循環,給人以靜態之感,仿佛什麼也沒有發生,什麼也沒有變化。沃借小說中人物之口表明他對人生的看法:
你越接近輪盤的中心,轉動的速度就越慢,你就越容易待在那兒。……大多數人只是喜歡爬上去,再被甩下去,再往上爬,覺得好玩。他們尖叫,咯咯地笑!還有一些人,像馬格特那樣,坐得儘可能靠中心遠些,儘量坐穩,享受生活。但關鍵在於,你根本不必往輪盤上爬,如果你不感興趣的話。人們獲得對生活的認識,這種認識使他們認為他們必須參加這種遊戲,即使他們不喜歡。遊戲並不適合所有人。
人們不明白當他們說生活時他們有兩層意思。他們可能指單純的存在,生理上的成長和有機體的變化。他們逃脫不掉——即使死了也逃脫不掉,但因為這是不可避免的,他們認為生活的另一層意思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一往輪盤上爬,那種刺激和興奮,那種衝撞,想往中間擠,而你真的到了中間,就像根本沒有開始一樣。很奇怪。
你是一個坐在看台上觀望的人,靜靜地坐在那兒,當然有時也會感到無聊。你爬上輪盤,立即就被猛地甩下去了。……把入分成男女很荒唐,倒不如把他們分成靜態和動態。這裡面有很大不同,雖然我說不清究竟是怎么回事。 沃引進輪盤這個意象來解釋生活的不合邏輯以及社會中不同類型人的命運,也暗示人生意義的虛無。輪盤即命運之輪。上述這段話是小說中一個叫賽利努斯的人說的。在古希臘神話中,賽利努斯是森林諸神的領袖,也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養父和師父,他鼓勵酒神聽隨自己本能和意志的驅使而不顧後果。這裡賽利努斯規勸保羅安於命運的安排,不要試圖往輪盤上跳,做生活的觀察者。輪盤所昭示的是,那些不顧一切的行動者在機遇的世界裡有成功的可能,而像保羅這樣靜態的人只能坐在看台上觀望。而歸根結底,成功與否都無足輕重。
沃是一位文體大家,他小說藝術的最顯著特點,除諷刺外,就是對簡潔、優美文字的刻意追求。他認為英語語言的豐富性使得其中每一個詞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內涵,而作家的任務就是挖掘這種內涵,從而達到用詞的精確。他認為文體的要素包括簡潔流暢、優美雅致和個性化三個方面,這三者完美的結合可以確保文學作品的不朽。沃創作的年代正是現代主義文學的鼎盛時期,但他似乎遠離潮流。在對西方價值體系解體、文化走向衰微的看法上,沃與現代派作家有某種共識,但在表現這種看法的方法上幾乎沒有共同之處。亨利·詹姆斯關於“視點”的獨特見解與維多利亞時代後期人們對客觀真理的存在之懷疑結合到一起,產生了以康拉德和福特為代表的印象主義,側重表現的不是人物行為而是這些行為可能引起的諸多不同的解釋。維吉尼亞·伍爾夫專注於描寫那接受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印象”的心理,那“無數原子的不間斷的撞擊”。但沃和他的朋友們,如格雷厄姆’格林,不願放棄客觀的現實世界去追索人的意識深處的微妙雜亂的活動。他們批評伍爾夫表現的不是“攝政王街,而只是達洛維太太眼裡的攝政王街”。沃從不企圖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而是通過對外部細節的精確描寫來暗示人物的感情。他在接受《巴黎評論》記者朱莉安·傑伯的採訪時說:“我認為寫作不是為了研究人物,而是練習如何使用語言,我只對語言感興趣。”他認為小說家在強調人物的一般性特徵時應該有所選擇,使人物與他們的生存環境一致,語言要含蓄,給讀者留下體味的餘地。
沃一生中寫了大量日記和信件,許多新聞報導和遊記。筆者仔細研究這些材料後發現了沃的小說與這些材料之間有密切的聯繫。他能夠細緻準確地觀察世界上發生的事情,把它們寫進日記和書信里,寫進為刊物撰寫的新聞報導中,並在此基礎上藉助回憶整理出遊記。他的遊記《地中海之行》(1930)、《遠方的人們》(1932)、《沃在阿比西尼亞》(1936)和《一個遊客在非洲》(1960)等都是根據日記、筆記、新聞稿和回憶整理寫成的。在此基礎上,這些材料經過作者豐富想像力的幻化和加工又演化成小說。他小說里的東西有些是直接從遊記搬過來的。將他的日記、信件、遊記和小說參照閱讀是饒有趣味的,而且這樣閱讀對理解他的創作提供了有益的線索和豐富的佐證。例如,沃在讀大學期間酗酒無度,從青年時代就受到失眠的困擾,長期使用酥醛作安眠藥。酥醛用作鎮靜劑始於十九世紀後半葉,到二十世紀中葉被禁止使用。這種藥物與酒混合,效果極佳。沃一直使用,後來為了增加效果又加進溴化鉀,也是現在禁用的藥物。長期使用溴化鉀的副作用之一是令人產生幻覺。沃經歷了一次短暫的精神失常,後來把這段經歷寫成小說《吉爾波特·平福德的受難》。沃的小說除《衰落與瓦解》外,還有《邪惡的肉身》、《黑色惡作劇》、《一把塵土》、觸家新聞》、《打出更多的旗幟》、《故園風雨後》以及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榮譽之劍》三部曲:《武裝的人們》、《軍官與紳士》和《無條件投降》。
英國評論家邁科爾·戈拉在討論二十世紀中葉的英國作家時,將一群出身相似、年齡相仿的小說家放在一起,得出如下結論:
亨利·格林永遠需要高雅的欣賞水準,他是文體大師、批評家感興趣的對象,但恐怕只有對“試驗小說”有偏愛的人才去讀他的書。安東尼-鮑威爾是白銀時代的完美代表,是安德魯·馬爾維爾的再生。格雷厄姆·格林是上流的消遣作家,寫了兩本了不起的小說和一本接近了不起的小說。沃是四人中最優秀的,是狄更斯以來英國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喜劇藝術家。他創造了一種黑色幽默,一種猙獰的笑聲,世界各國的藝術家都用這笑聲對抗當代噩夢般的世界。
這是對伊夫林·沃的藝術成就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恰如其分的評價。
高繼海
200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