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鄉鎮概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水文,生物資源,社會經濟概況,
鄉鎮概況
伊塘鎮位於冷水灘區東南部,東臨祁陽縣大忠橋鎮,南接芝山區接履橋鎮,西連嵐角山鎮,北界竹山橋鎮。1995年6月,由原白塘、孟公山二鄉合併設立伊塘鎮,以鎮政府所在地伊塘村命名。境內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5座,山塘2300口。鎮內有國外松4萬餘畝,柑桔2萬餘畝。322國道穿境10公里,衡陽至昆明高速公路穿境5.8公里。該鎮面積82.19平方千米(2017年),水田2.9884萬畝、旱地776畝,轄26村1居委會258組,17471人(2017年)。
該鎮土質多紅壤、黃壤,肥沃而利耕作。1984~1995年,農業發展較快。原白塘鄉形成以“糧、果、豬、魚、林、菜”為主導的六大產業。原孟公山鄉形成以椪柑為主導的特色產業,初步開發建成孟公山綜合生態農業示範園。新建的綜合農貿市場成為輻射祁陽、芝山的農產品集散地,年創稅收達10萬元。新建的伊塘鎮中學,學校設施齊全。到2003年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四大基地,即以東風村為中心,輻射姚家、畔塘的1萬畝制種基地;以孟公山為中心的1.6萬畝十里西瓜長廊基地;以茶花村為中心的1萬畝椪柑基地;以龍井、井塘、小塘為中心的1萬畝優質稻基地。西瓜產業已經成為該鎮的拳頭產品,黑美人等優質西瓜銷往省內和兩廣市場,同時也帶動了全鎮餐飲、旅遊服務業的發展。鎮內主要農產品龍頭加工企業有永州市遠豪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泉輝罐頭(分廠)、熙可罐頭(分廠)、祥和豆奶等。200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142萬元,農業總產值1.0586億元,發展鄉鎮企業425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0元。
地理位置
示範區位於永州市冷水灘區東南部的伊塘鎮,地理坐標為北緯24°38′—26°52′,東經110°59′—112°27′。距永州市城區25公里,東臨祁陽縣大忠橋鎮,南臨零陵區接履橋鎮,西連嵐角山鎮,北界竹山橋鎮。
地形地貌
示範區的地形地貌在湘中南紅壤地區具有廣泛代表性,又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其代表性是國土面積結構大體為6:3:1的比例,即丘崗地占60%左右,水田和旱地占30%左右,其他占10%左右,大部分為紅壤土。其獨特性是丘崗坡度平緩,土層深厚。
氣候
示範區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濕潤、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嚴寒期短,適宜多種農作物和其他植物生長。熱量條件較好,年平均氣溫17.6~18.6℃,極端最低氣溫-7.4℃,極端最高氣溫39.8℃,年日照時數1540小時,無霜期294天,年均降水量1200-2000mm。相對濕度80%。
水文
處於國家大型灌區雙牌水庫灌區中游,主幹渠和九、十支渠貫穿全境,其中主幹渠年均流量為23m3/s。境內沒有大江、大河,僅有煙江小溪和一些無名小溪,徑流量均小於20 m3/s。區域內溝渠總長210公里,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5座,山塘2300口,山塘、水庫總蓄水量2000000 m。
生物資源
永州市南嶺山脈向北延伸地帶,是動植物資源富集之地,植物資源3000多種,僅高等植物就有230餘科、2700餘種,占全省的68%,為全國的10%。已發現動物品種2000多個,野生動物1000多種。永州還是水稻、柑桔等作物的原生中心,為我國和世界的農業生產做出過特殊的貢獻。
社會經濟概況
鎮內轄區總面積為82.19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紅壤土山地面積10萬畝,水田3萬畝。鎮內共有26個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17471人(2017年)。322國道縱貫鎮內,衡昆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經永連。公路到兩廣只需要4個小時,雙牌灌區七、八支渠橫跨全鎮。鎮內紅壤土地面積多,水利資源豐富,交通便捷,自1996年發展“黑美人”西瓜種植以來,西瓜種植面積年年遞增到2005年已經發展為連片的“十里西瓜長廊”1.6萬畝,2006年“黑美人”西瓜連片整地面積已突破5萬畝。同時,在伊塘鎮的帶動下,整個永州市黑美人西瓜種植呈現出跨躍式發展,據統計全市西瓜種植面積由2005年的3萬畝發展到7萬畝,初步形成了以冷水灘區伊塘鎮為核心的種植區,輻射、帶動周邊縣區鄉鎮全面發展的新格局。據調查了解全鎮共有21個村、612戶做好種植黑美人西瓜的整地準備,有27戶育苗超10萬株的專業育苗戶。目前,伊塘鎮連片種植黑美人西瓜是全國最大的連片種植示範區。
該鎮沿用駐地伊塘村自然地名。很久以前,該村在一小山上修建了一座庵子,取名為伊塘觀,村名即沿用這一名稱,後建公社時,改為伊塘,沿用至今。解放初為潮水鄉、集義鄉管轄,1985年屬七一公社,大同公社。1961年改建為孟公山公社、白塘公社分別隸屬楚江圩區、郵亭圩區管轄。1995年撤區並鄉建鎮時,將孟公山、白塘2個鄉合併為伊塘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