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亞歷山大羅維奇·岡察洛夫(俄語:Ива́н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Гончаро́в,儒略曆1812年6月6日-1891年9月15日,合格里曆1812年6月18日-1891年9月27日),俄國作家。
除了曾去過日本(1852~1855)以外,在公務員的生涯中度過了平凡的一生。傳統觀念與實用主義的衝突,常是其小說的主題。1847年發表長篇小說《平凡的故事》,描寫資本主義侵入俄國社會後,貴族青年在生活和思想上所起的變化。1859年完成代表作《奧勃洛摩夫》,塑造了農奴制崩潰前夕昏庸懶惰的地主典型。農奴制改革後,思想日趨保守。晚年所作長篇小說《懸崖》,批評貴族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無能,同時貶損革命民主派,因而受到進步文藝界的指責。還寫有環球旅行日記《戰船巴拉達號》和文學論文《萬般苦惱》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凡·亞歷山大羅維奇·岡察洛夫
- 國籍:俄羅斯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懸崖
簡介,人物生平,
簡介
俄羅斯小說家岡察洛夫(俄語:Ива́н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Гончаро́в,儒略曆1812年6月6日-1891年9月15日,合格里曆1812年6月18日-1891年9月27日),代表作有《奧勃洛莫夫》(1859年)等。
岡察洛夫在辛比爾斯克(今烏里揚諾夫斯克)出生,父親是富裕的商人。1831年他進入莫斯科大學語文系,1834年大學畢業後到政府工作達30年。1847年,岡察洛夫創作的第一部小說《平凡的故事》出版,描寫一個地主少爺順應資本主義興起的局勢,成為一個實業家的故事,贏得了評論家別林斯基的好評。1849年他發表了中篇《奧勃洛莫夫的夢》。1852年至1855年間作為海軍中將葉夫菲米·普佳京的秘書隨他航行到英格蘭、非洲和日本,後經西伯利亞返回俄羅斯。岡察洛夫據此旅途寫作的遊記《戰艦“巴拉達”號》在1858年出版,翌年又發表長篇小說《奧勃洛莫夫》,大獲好評。1867年,他辭去政府職務,並發表他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懸崖》(1869年)。岡察洛夫終身未婚,1891年在聖彼得堡逝世。
人物生平
1812年6月18日生於辛比爾斯克省一個富裕糧商之家。1834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語文系。 畢業後在家鄉省長辦公廳供職,1835年到聖彼得堡,在財政部外貿局任譯員。30年代末期起在幾種手抄文集上發表文學習作。1842年所作特寫《伊凡·薩維奇·波德查勃林》,運用自然派寫實手法,是他早期較好的作品。1846年與別林斯基相識,對他此後的思想和創作有很大影響。1847年在《現代人》雜誌上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平凡的故事》,描寫一個在外省地主莊園中長大、愛好空想的貴族青年如何在彼得堡生活環境影響下變成一個講求實際的官吏和企業家的故事,抨擊了莊園生活所形成的種種傳統習氣--“浪漫主義、耽於幻想、感傷情調和外省作風”(別林斯基),表明資產階級關係正在興起(彼得·阿杜耶夫的形象)。他的文筆優美細膩,描寫逼真。這部小說得到別林斯基的好評。1852至1854年,岡察洛夫隨海軍中將葉菲姆·瓦西里耶維奇·普佳京作環球航行。1858年出版《戰艦巴拉達號》,生動地記述了歐亞一些國家的風土人情,在關於中國的章節中,對太平天國運動作了歪曲描寫。1856至1860年任俄羅斯帝國圖書審查官,對進步文學一般抱同情態度。1862至1863年主編官辦的《北方郵報》。1863至1867年任出版事業委員會委員。1867年以四等文官退休。
代表作長篇小說《奧勃洛莫夫》(1847~1859),表達了農奴制改革前夕社會上強烈的反農奴制情緒和要求變革的願望,細膩地描述了地主知識分子奧勃洛莫夫的精神上的死亡過程。奧勃洛莫夫養尊處優,視勞動與公職為不堪忍受的重負。儘管他構想了龐大的行動計畫,卻無力完成任何事情,最後只能躺在沙發上混日子,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懶漢和廢物。他標誌著傳統的“多餘的人”蛻化的極限,是一個沒落地主的典型,同時還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列寧談到奧勃洛莫夫性格在蘇聯社會中的殘餘時說:“俄國經歷了三次革命,但仍然存在著許多奧勃洛莫夫。……我們只要看一看我們如何開會,如何在各個委員會裡工作,就可以說老奧勃洛莫夫仍然存在……”杜勃羅留波夫稱讚這個形象豐滿逼真,有立體感。他說:“岡察洛夫才能的最強有力的一面,就在於他善於把握對象的完整形象,善於把這形象加以提煉,加以雕塑。”(《什麼是奧勃洛莫夫性格?》)
60年代階級鬥爭的尖銳化使岡察洛夫世界觀中的保守因素加強。他和屠格涅夫一起脫離《現代人》雜誌,與民主陣營分道揚鑣。他的第 3部長篇小說《懸崖》寫作達20年之久(1849~1868;1869年發表),反映了他的思想的演變,暴露出他在60年代世界觀中的矛盾。小說一方面批評貴族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無能(萊斯基),並以同情的筆調描寫藐視舊傳統、追求新生活的薇拉;一方面又歪曲平民知識分子、“虛無主義者”伏洛霍夫的形象,攻擊革命民主派,並美化封建家長制生活原則(祖母的形象),因而受到進步陣營的批評。岡察洛夫的3部長篇小說實際上形成一個整體,連續反映了40至60年代俄國社會的演變:農奴制俄國墨守成規的積習逐漸為新興資產階級積極實幹的精神所代替(《奧勃洛莫夫》中的斯托爾茲、《懸崖》中的屠欣)。岡察洛夫雖然看到資產者的狹隘與冷酷自私(彼得·阿杜耶夫),但認為他們代表時代的發展方向,因此他筆下的企業家形象帶有一些理想化色彩。《奧勃洛莫夫》中的奧爾迦、《懸崖》中的薇拉是優秀婦女的典型,體現著俄國進步思想界對新生活的嚮往。
岡察洛夫晚年寫了一些短文、回憶錄,如《文學晚會》(1877)、 《在大學》、 《記別林斯基的為人》(1881),以及文學評論《萬般苦惱》(1872)、《長篇小說〈懸崖〉序》(1869;1938年發表)、《長篇小說〈懸崖〉的意圖、任務和思想》(1876;1895發表)和《遲作總比不作好》(1879發表)等。《萬般苦惱》評格里鮑耶陀夫的《智慧的痛苦》,指出其中的主人公恰茨基不僅是農奴制的揭發者,而且是社會上每個轉折時期必將出現的與舊事物鬥爭的英雄。《遲作總比不作好》總論自己的 3部長篇小說,捍衛現實主義,反對自然主義和“為藝術而藝術”。岡察洛夫指出,“現實主義是藝術最重要的原則之一”,現實主義的關鍵是塑造典型,而“如果形象是典型的,它們就一定要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本身生活於其中的時代,惟其如此,它們才是典型的”。但岡察洛夫有時過分強調創作的不自覺性和距離說。1891年 9月27日岡察洛夫在彼得堡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