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克昭盟準格爾召

伊克昭盟準格爾召位於鄂爾多斯高原、今伊克昭盟準格爾旗準格爾召鄉境內,漢名“寶藏寺”,明朝所賜;清賜“寶堂寺”,蒙古名“額爾德尼.寶利日圖蘇莫“。是伊克昭盟最早最大的寺廟之一,也是內蒙古地區具有珍貴文物價值的古建築之一。

位置,歷史,建築風格,現任住持,

伊克昭盟準格爾召
伊克昭盟準格爾召伊克昭盟準格爾召

位置

準格爾召位於鄂爾多斯高原、今伊克昭盟準格爾旗準格爾召鄉境內,距伊克昭盟駐地東勝市約40公里。漢名“寶藏寺”,明朝所賜;清賜“寶堂寺”,蒙古名“額爾德尼.寶利日圖蘇莫“。是伊克昭盟最早最大的寺廟之一,也是內蒙古地區具有珍貴文物價值的古建築之一。

歷史

準格爾召於明天啟三年(1623年)始建。相傳鄂爾多斯左翼前期(今準格爾旗前身)的遠祖——班札喇.衛徵之長子多爾濟.達爾罕.宰桑曾立下信念要建一座廟,後來他的兒子明愛.岱青從西藏請來一位禪師,在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烏力吉圖山上選定廟址,於1623年建成一座黃綠相間磁瓦蓋頂的正殿大廟。廟內供釋迦牟尼雕像。鄂爾多斯佛教史家耶西巴勒登在《寶鬘》中說:“準格爾旗境內有前明愛.岱青建立的黃頂神殿。噶丹夏珠達爾傑林寺(準格爾召藏名)中,供有用金銀鑄造、如人身量一般大的至尊釋迦牟尼、至尊彌勒菩薩、軌範師蓮花生等三尊威光四射的身像。法相僧院及密僧院中,講、聽興盛。”據說明愛.岱青還鑄造了五百斤重的大鐘和許多祭具贈送到這座廟裡。上面的記載反映了準格爾召的最初規模。
到了清朝,準格爾旗第五代札薩克王、伊克昭盟長那木札勒多爾濟主持擴建了大經堂,增建了喇嘛住宅百餘間,並從西藏請來了一位大活佛主持廟務。民國期間(1920-1922年),準格爾旗札薩克阿勒坦瓦其爾、代理札薩克那森達賴等各界集資三萬多銀幣,動用大批勞力,重修準格爾廟。《伊克昭盟地名志》記載,從明、清以來三百多年不斷擴建整修,規模日趨可觀,先後建立大經堂49間,正殿16間,配殿兩座各為3間。還有札倉(學部)經堂35間,札倉正殿10間,講經院40間,舍利經堂皇15間,吉祥天女寺三座各3間,轉經寺3間,堪布喇嘛寺兩座各3間,贊行乾15間,贊行正殿5間,北京喇嘛寺3間,藥王廟3間,觀音寺7間,東米德寺三座各3間,增德舍利殿3間,無名殿堂六座各3間,寺廟辦事機構大常署27間、二常署10間、諸彥倉12間,活佛倉19間。喇嘛住宅一般保持200多間,常住喇嘛300餘人,參加唪經喇嘛600多人。香火極盛時期,喇嘛住宅達300多間,住廟喇嘛500多人,唪經喇嘛上千人。

建築風格

準格爾召的主要建築為經堂、佛殿及左右配殿。這些殿宇,全部用黃綠兩色琉璃瓦復蓋,並堆繡各式圖案花紋,極為絢麗。其他小廟和倉房,不規則地散布在大殿兩側及後方,自成系統。其結構有漢式和藏式兩種。“文化大革命”中,準格爾召不斷遭到破壞。不少殿堂、佛像被搗毀和拆除。但近幾年來,經各級政府拔款整修,基本上保持了原樣,殿宇嵯峨,清幽典雅。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現任住持

準格爾召現任住持太白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