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態道德責任

企業生態道德責任

企業生態道德責任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當自覺承擔的保護自然環境在道義上的責任.這種責任包括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自然資源、維護生態資源系統結構的完整,其目標是謀求生態與經濟之間的良性循環、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一致、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資源的永久存續相一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企業生態道德責任
  • 外文名:Enterprise ecological moral responsibility
企業生態道德責任的履行措施
1.企業價值目標上確立生態道德責任
生態道德是關於人與環境之間關係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的總合,它總是通過協調現實的人與自然的利益關係來發揮其約束或導向作用的。
這具體表現為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 ,在利益導向上,按照生態道德的基本要求來確定企業的利益取向。美國的 H·R·鮑安在其所著的《實業家的社會責任》中寫道:“其社會責任是說,實業家有義務制定對今天的社會目標和價值來說有益的方法和政策,並據此開展其活動。”企業在這一價值理念的指導下,利益最大化的對象就不僅僅是股東與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利益,更應該包括生態環境與子孫後代的利益。因此,企業形成了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的義務觀,把利益平等原則從人和社會擴展到生命和自然界整個生態系統。作為規範企業行為的生態道德,它以生態人道主義、生態整體性、生態永久性為原則,把生態意識和環境保護的要求滲透到企業價值觀念、活動決策、生產和銷售等各個方面,形成企業的自我約束力。
第二,在管理理念上,不斷拓深“以人為本”理念的內涵。“以人為本”的這其中“人”的含義有兩個方面,其一,它不僅僅是指企業內部成員 ,還包括企業以外的人和社會 ;其二 ,它還包括後代的子孫“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理念要求企業積極主動地設定自身生態環境的目標 ,自覺承擔生態會責任。這就避免了企業做出“吃祖宗飯、造子孫孽”,破壞根基 ,自毀家園的事情來。
在這一核心觀念層的指引下,企業經營行為表現為:它是在一定的倫理價值觀的指導下受制度規範的影響而產生的具體行為。穩定、持久、健全的企業倫理行為可以促進經濟秩序和經濟運行的穩定健康發展,它為企業提供行為動機基礎意義支撐、價值導向和合理的目標。正確的倫理價值取向,可以保證企業能營造積極向上、充滿生氣的精神範圍。生態道德可以為經濟行為主體提供科學準確的經濟預期,減少個人組織和社會獲取信息進行決策選擇的成本;降低巨觀經濟的管理成本,大大提高經濟效益。
2.提升員工生態道德素質
“從經濟的角度看,所有企業的運作過程,都是通過員工的生產行為統一表現出來的結果。同時對員工行為的分解有助於分析其中任何可能的缺點,並進行改善;而對員工行為的多角度反覆整合,則有利於提高產品品質或開發新品種從倫理價值角度看,對員工工作行為的分解和整合,既是對作為個體的每個員工倫理規範的反省或檢測,也是對作為集體的全體員工的教育。這種分解和整合可以延伸到員工的其它生活領域,從而促包括企業倫理在內的社會倫理水平的提高。”生態倫理學的發展要求企業的生產方式發生變革,要求形成一種新的文明形態 ,但是在歸根結底的意義上,它要實現的是對企業員工的改造即實現素質的轉換和再造,以此體現出道德的屬人的規定性。正如彼德斯 ·沃特曼所言,“員工做出不同凡響的貢獻,從而也就產生有高度價值的目標感這種目標感來自對生產、產品的熱愛,提高質量、服務的願望和鼓勵革新,以及對每個人的貢獻給予承認和榮譽”。
企業生態道德理念不是憑空產生的,企業可以通過實行綠色設計、開發綠色產品、選用綠色材料、制定綠色生產流程、實施清潔生產採用綠色包裝、制訂綠色價格、開展綠色促銷重視國際標準和產品認證工作等,使承擔生態責任的理念滲入到企業的每一個行為。池田大作也認為 ,廣泛普及倫理意識,使正確的價值觀念紮根於每個人 的精神之 中,並把它傳給子孫後代,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再構人類與自然的均衡通過這些方式,企業才能錘鍊自己的隊伍 ,形成自身獨具的風格,這樣培育出來的企業生態道德理念才能深深植根於廣大員工之中。具體來說, 門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培養員工的生態道德素質。一方面,企業自身培育環保人才、建立環保技術創新的獎懲制度。另一方面,廣泛開展生態宣傳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層面宣傳環境保護知識、政策和法律法規,弘揚環境文化,倡導生態文明,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環境保護的文化氛圍,提高全民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3.企業生態道德責任的系統工程
決定企業經營行為的生態道德環境的出發點是消除企業經營中反人性、反社會的行為,並努力促進社會的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正如日本經營倫理學會會長水谷雅一說:“經營倫理學的出發點僅在於消除因只偏重於‘效率 ’和 ‘競爭 ’的思維方 式及 依 此 進 行 的企 業 活 動 給人或 社會帶來 的弊病。” 生態道德環境建設是一個艱巨的系統工程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終使現有的生態道德環境得以改善。企業的道德環境的改善。
首先需要企業從自身做起,由此產生的輻射作用將引領著整個道德環境趨於良性化發展。 生態道德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營造優秀的企業文化氛圍。它包括企業價值觀、倫理觀的基本內涵和外在表現。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及其員工共同具有的精神狀態和思想境界,它主要包括價值觀念、理想信念、經營理念等,體現了一個企業的價值定位,反映了企業內部衡量事物的根本標準。
其次,企業應根據環境的變化建立合乎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在新型的管理制度中企業的經營行為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各種影響的信息是透明、公開的,每個人都有獲得此類信息的平等機會與權力,每一個員工不僅僅要了解自己工作中涉及到的對生態環境影響的情況 ,更要了整個企業發展對社會與生態環境的發展同樣具有可持續性的情況,並且有決策參與權。
再次,企業實施生態道德責任審計制度。“通過環境審計,對於本企業的環境狀況進行客觀的自我檢查與評價,及時發現並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 中所出現的環境問題,有助於企業的投資決策環境成本環境效益的評審,從內部監督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從而有利於企業自主調整其經營活動。”最後 ,這些制度或管理的真正到位,歸根結底要通過輿論和教育 ,引導員工的情感和意識,形成員工正確的生態責任意識 ,並使之內化為員工信念。惟有如此,才能有助於企業的生產經營向著綠色化的可持續方向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