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標準體系表的編制原則
(1)符合國際標準與慣例,即符合ISO9000族標準2000年版和ISO10006《項目管理的質量指南》)的要求,以期與國際慣例接軌,達到國際水平並為進入國際市場打下技術基礎。
(2)符合我國標準化與相關法律、法規(如環境保護、安全等法規)和規章要求;同時,還應符合適用的地方法規、規章的要求。
(3)具有公司管理體制改革和產品發展的特點,適應公司中、近期生產經營發展的客觀要求。
(4)符合《GB/T13017聯企業標準體系表編制指南》、《企業標準體系表編制》等相關標準。
(5)公司現有的與應有的標準分類明確,定位準確,能反映其內在聯繫,可以指導公司標準化工作的開展,並能促進公司標準化與其他各項業務管理工作的科學化、程式化和規範化。
(6)把公司的質量管理、安全管理、計量管理、設備管理、物資管理等各項業務管理及現場管理有機協調,統一在一個綜合管理體系之內,從而避免多個體系獨立並存而易發生的不和諧甚至互相牴觸,導致管理效率不高,管理成效不大的弊端。
企業標準體系表的編制要求
(一)全面成套
企業標準體系表應力求全面成套,即應儘量做到“全”,只有“全”才能充分體現企業標準體系的整體性,才能使企業管理形成系統管理。只有“全”,才能從子項標準中提煉出共性標準,做到不重複、不漏項。
企業標準體系表的“全”,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完整。應涵蓋企業的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和企業應遵守的法律、法規,不能缺少其中任何一項。企業的技術標準體系、管理標準體系和工作標準體系都應該建立起來,一項都不能少。三大標準體系的構成要素(即各項子體系)的完整性應根據企業的行業特點以及要達到不同的標準化良好行為級別來確定。例如,純粹來料加工的企業、水泥生產企業就不一定有設計方面的條款;食品、化工等產品生產企業,就不需要安裝、交付方面的標準;供電企業的輸、變電電能就沒有“包裝、搬運、貯存、標誌”這些內容了。
2.齊全。圍繞著市場拓展、產品開發的需要,相關的技術標準應齊全,與實施技術標準相關的管理標準應配套齊全。同樣,在執行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時,相應崗位的工作標準也應齊全。做到產品實現全過程中說話有依據,辦事按程式,工作照章法。
3.有效。納入企業標準體系的標準應現行有效。有的標準多年不複評、不換版,企業執行的只是一個水平不高、有效性不足的經過標準化而已的“標準”,這樣的標準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沒有一絲的促進作用。因此,納入標準體系的標準一定要現行有效。
(二)層次恰當
每一項標準都要根據標準的適用範圍,恰當地安排在不同層次和位置上。企業標準體系表中的標準,上下、左右關係要理順。上下是從屬關係,下層標準要服從上層標準。上層標準有改變,下層標準也要跟著改變。下一層中通用、共性的標準要提到上一層中去。左右橫向標準子體系之間是協調與服務的關係,如原材料、半成品、工藝、檢驗之間是協調與服務的關係,任何一個半成品或零部件標準的改變,原材料、工藝、檢驗標準也隨之改變,這樣才能保證半成品或零部件標準的實現。
(三)劃分準確
標準所屬門類的劃分要明確,應按標準的功能劃分,而不是按照行政系統劃分。避免將應該制定成一項標準的同一事物或概念,由兩項以上標準同時重複制定或無人制定。比如,“底圖複製更改管理規定”可以有工藝科制定的“工裝底圖更改管理規定”,也可以有設計科制定的“設計底圖更改管理規定”以及設備科制定的“設備底圖更改管理規定,’等。這時應按功能相同的要求,統一制定一項全廠共用的“底圖複製更改管理規定”,供全廠共同遵守。管理標準應按管理性質和標準的功能劃分,即功能相同的標準應組成一個子系統,而不應按行政劃分(即不應按科室分管的範圍劃分)。
(四)科學先進
企業標準體系表中的已有標準均應現行有效,沒有過期廢止的各類、各級標準。標準體系中的標準應能有效地促進企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提高,所有標準符合企業生產經營發展規劃與計畫,如有關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滯後於企業生產經營和技術水平時,則應制定替換為企業標準,從而使標準體系內的標準真正起到指導企業標準化工作的作用。
(五)簡便易懂
企業標準體系表的表述形式應簡便明了,表述內容應通俗易懂,既不深奧,也不複雜。不僅要讓標準化專業人員理解掌握,而且便於企業員工理解和執行。
(六)適用有效
企業標準體系表應符合企業實際情況,具有本企業特點,同時行之有效,能獲取較明顯的標準化效益。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現行的標準大多是生產型標準,由上級主管部門制定批准,企業遵照執行,很少考慮消費者和顧客的需求。技術指標定得很細很全,缺乏必要的自由度和應變能力,很難適應目前國內外市場變化的需求。特別是近年來,環保節能的呼聲不斷高漲,標準更新的速度在加快,國內一些標準制定和修訂工作嚴重滯後,部分標準已不適應企業市場發展的需求。對此,企業應根據市場反饋,適時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企業標準,使標準更加科學、合理、適用。
企業標準體系表的幾種參考模式
(一)經典模式
企業標準體系表的編制應符合GB/T13016和GB/T13017的要求。在一般情況下,很多企業都是按照GB/T13017--1995列舉的模式,模仿編制出本企業的企業標準體系表。
(二)改進模式
在2003版的GB/T15497和GB/T15498中,又給出了在GB/T13017--1995基礎上的改進型的技術標準體系、管理標準體系和工作標準體系的結構形式,我們稱之為“改進模式”。
(三)板塊模式
經過企業推行的實際經驗,加之國際標準ISO9000等在我國深入推行,在不違反GB/T13016~1991和GB/T130171995的要求基礎上,很多企業在體系表編制方面與GB/T19004溝通,有所創新,我們不妨稱之為“板塊模式”。
(四)簡易模式
還有一種將兩種模式糅合在一起,以實用、簡捷、明快,突出本企業管理要點為出發點,編制的企業標準體系表,我們不妨稱之為“簡易模式”。
(五)其他模式
還有其他不同形式,例如某些集成企業正在研究使用的“集成模式”企業標準體系結構。不管哪種形式,重要的是:一要符合GB/T13016和GB/T13017要求的原則精神;二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按照企業的規模大小、員工多少、人員能力、公司性質、複雜程度選擇最適合本企業的標準體系表。
企業標準體系表的作用
1.描繪出標準化工作的發展藍圖。對企業全部具備的標準摸清了底數,反映出全貌,用圖表形式直觀地描繪出發展規劃藍圖,明確了企業標準化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點。
2.完善和健全了現有企業標準體系。通過研究和編制企業標準體系表,將現有標準有序地排列,研究摸清了標準相互的關係和作用,從而為調整、簡化、完善、健全企業標準體系提供了基礎,真正使企業標準體系實現簡化、層次化、組合化、有序化和科學合理化。
3.由於有了科學合理的企業標準體系表,明示了現有標準的結構和遠景規劃藍圖,從而能科學地指導企業標準制定、修訂、複審等計畫和規劃的編制和執行。
4.通過編制企業標準體系表,系統地了解和研究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我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轉化或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基本情況,以及現行標準與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之間的差距,從而在自己企業標準體系中編制企業標準,特別是性能指標高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內控標準時提出相應的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規劃計畫和要求,以尋求企業的發展和成功。
5.企業標準體系表明示了標準化水平,可以有效地指導行銷、設計開發、採購、安裝交付、生產工藝、測量檢驗、包裝儲運、售後服務等部門有效工作,及時向他們提供反映全局又一目了然的標準體系表,使他們能及時獲得標準信息。
6.有利於企業標準體系的評價、分析和持續改進。通過編制企業標準體系表,明確了體系中的關鍵和重點,指導有關標準的組織實施和對標準的實施進行有效的監督,通過有目的有計畫地對企業標準體系進行測量、評價、分析和改進,有利於企業標準化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