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控標準

企業內控標準是指企業內部為在生產過程中控制產品質量而自行制定的標準。內控標準中產品的技術參數、性能指標都高於當時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目的是使企業的產品質量始終保持在超前或一定的水平上,以更好地滿足市場和用戶的需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企業內控標準
  • 特徵:先進性,靈活性,實用性
  • 目的:發揮企業技術訣竊的功能
  • 對象:對產品質量有影響的關鍵零部件
特徵,審批許可權,內容,性質使用範圍,目的,制定對象,作用,形式,制定原則,案例分析,

特徵

其特徵的具體表現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內控標準的先進性
內控標準是企業為了產品升級創優、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增強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而制定的一種高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標準。內控標準在指標上具有先進性。
2.企業內控標準的靈活性
作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的任何一項標準,都具有一定的時空概念,有一定的修訂周期,不可隨意變動。而企業內控標準只限在本企業內部使用,不需申報上級機關批准、發布等一系列程式,只要本企業標準化委員會或標準化主管部門審查、批准, 即可發布執行。所以,企業可以根據國內外市場需要以及用戶提出的需求隨時制定內控標準,以提高產品對市場的適應性,增強企業的應變能力。
3.企業內控標準的實用性
企業內控標準可以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它既可以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包括產品各項指標的完整標準,也可制定僅有幾項重要指標的內控標準,還可以制定生產過程中在制品、半成品或關鍵工序的內控標準,用以保證產品質量。

審批許可權

企業內控標準只供車企業內部使用,不需要盤企業之間協調,所以,內控標準不必經標準的主管部門審批,只需企業的總工程師、主管技術廠長簽字。就可按照企業內部標準檔案編號,下發有關部門執行對其中某些重要部分可以保密,而由企業自己掌握控制。

內容

不同企業制訂的內控標準,其範圍和包含的內容都不盡相同,在保證質量方面,都有內控標準 對生產、技術、管理等要求。一般概括來講,有以下內容。
生產過程的內控標準:從原材料、中間產品直至最終產品、 在保證質量方面,都有內控標準 對生產、技術、管理等都有要求。
部分生產環節的內控標準:對具有特殊要求的某個生產環節的技 術條件和工藝上的控制要求。
單項指標的內控標準求:僅對某一技術條件或工藝控制的要求。
在保證質量方面,都有內控標準 對生產、技術、管理等都有要求。
術條件和工藝上的控制要求

性質使用範圍

企業內控標準的性質及使用範圍:由企業自行制定、審批、發布,在企業內部執行,作為企業內部組織生產、檢驗和監督考核的依據不作為交貨驗收的技術條件,更不作為國家對該企業產品質量的監督和考核的依據,不需向有關部門備案,具有保密性,有權拒絕索取。

目的

企業內控標準的目的:發揮企業技術訣竊的功能,提高現行標準的性能指標,從而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和潛在需求,提高競爭能力,以創造最佳的經濟效益。

制定對象

制定內控標準的對象:它以產品標準為核心,包括對產品質量有較大影響的關鍵零部件、工藝技術和方法、檢測技術和方法、原材料和元器件等都要制定技術性內控標準。

作用

內控標準的作用:企業內控標準從某個角度來說,它彌補了標準的動態性和產品標準相對穩定性之間的矛盾,可以及時地將企業技術的發展和科研新成果納入內控標準的內容,以發揮企業本身的優勢,它是企業貫徹上級標準的補充,甚至比上級標準有更高的要求;它是企業標準的延伸,也是企業現行標準提高的基礎。因此,內控標準也和其他企業標準一樣,在企業內部是強制性的。

形式

內控標準的形式:
1.按種類可分為三種:一是結台本企業生產技術實際,以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為依據,制定生產過程的內控標準。從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列成品都制定出內控質量指標及要求;二是制定單項或部分項目內控質量標準,它包括對國際或行標以及企業產品標準(沒有上級標準而制定的企標)中原來沒有規定或需要提高的質量指標,也包括長期達不到規定要求,且又影響產品整機性能,由於質量問題,造成產品泄銷,經濟效益下降的某些技術項目。三是根據使用單位的特殊要求,制定專用內控標準,更加符台用戶的需要。
2.按內容可分為六種:產品質量、生產技術訣竅、零部件(含外購件)或關鍵質量要求元器件、原材料的選擇、先進的檢驗手段及方法等內控技術標準和特殊需要的科學管理標準。
總之,企業內控標準的制定。有利於發揮企業的技術專長,以提高產品質量、市場競爭力。因此,內控標準的制定必須從原材料,元器件到最終產品以及與保證產品質量有關的生產技術方面,都應制定內控標準,否則,產品質量內控標準就不可能在企業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

制定原則

內控標準的先進性決定了它與一般性企業標準有較大的區別。一般性企業標準,一方面是為了貫徹上級標準,而對上級標準進行剪裁或補充而制定的;另一方面在沒有上級標準時,根據企業產品的需要而制定的而內控標準卻是技術更先進,性能指標高於現行標準的一種特殊標準。內控標準是為了提高產品質量檔次,增加競爭能力。所以一個企業能否制定內控標準,其前提條件是產品必須穩定地達到現行標準的要求,且在技術上有一定的儲備,或者經過努力能達到內控指標要求的基礎上,制定內拄標準才有實際意義。
1.內控標準的性能指標應全部或局部高於現行標準,不能與現行上級標準或企業標準相牴觸,以保證它的先進性和競爭性。
2.制定內控標準要以國際上同類產品水平為目標,為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打入國際市場,制定內控標準時要積極采標”,這是企業產品衝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的前提。因此,要調查了解國內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和現狀,使目標明確,方向清楚。
3.高性能指標必須以企業新技術的套用為基礎。對企業新的科研成果和工藝技術,必須經過充分論證,即必須應具有科學性,體現出企業的技術優勢和特點,最大限度地滿足市場對產品質量的需求。
4.為滿足用戶為目的的專項內控標準,除考慮技術基礎條件外,並應體現企業的經濟效益。
5.對內控標準中性能的提高,指標的加嚴,企業必須用相應的工藝檔案、檢測技術和採用現代化科學管理作出明確規定,在企業內部進行層層控制。
在內控標準的制定中,必須遵照這些原則才能保證所制定的內控標準在貫徹執行中的有效性。

案例分析

案例一:企業內控標準在商品經濟中的作用
從上述企業內控標準的特徵,再通過對幾家大中型企業所作的調查,企業內控標準在商品經濟中主要有四個方面的作用。
1.企業內控標準有利於產品適銷對路
企業生產的產品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要,得到社會的承認,實現其使用價值和價值,使產品變為商品。如若企業生產的產品雖然達到了一定的標準要求,但不能滿足用戶的需要,那么,產品就會處於滯銷狀態,不能成其為商品,將給企業帶來大量的經濟損失。因此,要使企業的產品在激烈競爭的國內外市場上成為有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商品,就必須圍繞產品質量這箇中心,時時瞄準國內外市場上用戶需要的標準,制定先進合理的企業內控標準。如我廠生產的久效磷農藥,產品含量達到50%即為合格,倘若外銷出口,其含量必須達到70% 以上 2002年為了批量投入生產以滿足市場需要,我們一方面積極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另一方面,制定了高於“雙采”的企業內控標準,以確保產品質量,並從工藝上嚴格執行內控標準,打破傳統工藝,從而使久效磷產品達到了“雙采”指標。投放省內外及國際市場後供不應求。翌年,我們又將產量增加了38%,結果全部售完,創利578萬元。
2.企業內控標準有利於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
產品質量就是產品的適用性,即滿足用戶使用要求的程式,它是性能、壽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經濟性五個方面質量特性綜合反映的結果,其標準標誌著產品質量特性應達到的要求,以便在生產過程中進行製造、檢測。離開了質量標準規定進行生產,產品質量就失去了保證,生產也就失去了依據。因此,質量問題首先是標準問題,標準落後,再好的技術和設備也生產不出高質量的產品。所以,要提高質量首先就要提高標準水平,制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企業內控標準。如我廠生產的甲醛,部頒標準為36%~37%,而我廠控制指標皆按上限37%操作,這樣就確保了甲醛的高質量,使甲醛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
3.企業內控標準有利於提高企業產品的競爭力
眾所周知,舉世矚目的美國與日本的汽車國際市場之爭,其實就是一場標準化之爭。隨著我國城市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企業自主權的不斷擴大,市場調節的加強,商品的市場競爭全面展開,面對激烈的競爭市場和對手如林的競爭者,企業要想始終處於不可動搖的主動地位,就必須根據市場和用戶對產品質量的需要,通過制定先進合理的企業內控標準來提高產品質量。不妨還以化工產品為例,近年來,由於化工行業迅猛發展,異軍突起,形成了化工產品市場的強大競爭力。如果不能穩步提高老產品的質量,積極開發新產品,生產出價廉物美、適銷對路、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就會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上敗下陣來。
4.企業內控標準有利於增加企業經濟效益
上世紀30年代,美國大多數企業制定了內控標準,產品質量穩步上升,暢銷全球。二次大戰後,日本開始抓產品質量,但收效不大,走了一段彎路,後來轉為從抓標準化入手,各企業爭先制定企業的內控標準,以求提高產品質量,欲以質量上的優勢來保證經濟上的優勢,果然在上世紀80年代出現了奇蹟,高質量的日本產品占領了國際市場,壓倒了美國。於是, 日本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12 000美元。
日美貿易,美國出現了逆差,達1 600億美元,而日本順差,超過了1 000億美元。由此可見,日本的奇蹟是標準化程度越高,質量越好,成本越低,銷路越廣,效益越好。在我國,不少企業也制定了先進合理的內控標準,促使了產品質量的提高,生產出了消費者信得過的優質產品,甚至有不少優質產品打入了國際市場,大大地增強了產品的銷售量,使企業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