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逸浩(1943—2011.7.21),彝族,1943年12月生於雲南大姚。業餘研究書法近三十餘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任逸浩
- 外文名:任逸浩
- 民族:彝族
- 出生地:雲南大姚
- 出生日期:1943
- 逝世日期:2011.7.21)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任逸浩,1943年12月生,彝族,雲南大姚縣人。業餘研究書法近三十餘年。早期致力於晉唐小楷、魏碑、張遷、史晨的臨習後期受張旭、懷素、王鐸、祝允明、何紹基、于右任的影響,集肯婆紙字學字,厚古薄古,在有法、無法的變革中下過十年苦功,反覆研習,書法用筆剛軟,濃淡相宜,方圓並用,古拙峻峭,靜穆閒逸,追求自然為美,作品多次人選國內外重大書法展,被多家風景區勒石鐫匾,也為書院、博物館、國際友人收藏。多年來,電台、報刊多次報導書學事跡,曾出席中國書協第一,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被評定為“跨世紀翰墨藝術人才”(一九九六年),中國書協“德藝雙馨”優秀會員。平生愛好廣,富收藏,精醫道,視仕途為煙雲,講仁講愛。曾任雲南省書協常務理事,楚雄州書協主席,楚雄州政協屑格副主席,楚雄州文聯副主席,楚雄市建委副主任等職。辭世前擔任楚雄州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多年。專心致力於書法藝術創作和書畫藝術教育40多年。
我國書法的發展,現今是內容越來越豐富,形式越來越多樣,速度越來越快捷,連勢頭也越來越迅猛。雖說這一山還比那山高,但我始終確信,任老師就是其中的一峰,因為他的作品還原了我們中華民族骨子裡的審美意趣和人生哲學傾向,起到一種承上啟下的作用,堪稱一代書家。現在有的人創新到字也不像了,還說要超越晉唐,我看這樣的作品,可助一時之興,卻無落腳之處。任老師的書作不著刀斧痕跡,用筆剛柔相濟,濃淡相宜,方圓並用,書風古拙峻峭,靜穆閒逸,追求自然為美。一如他的為人。要特別一提的是,1985年楚雄州書協成立,他擔起了主席重任,帶動了當地一批人研習書法,導致全州書法水平整體上升,為當地的文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主要成就
任老師學習書法主要靠自學,起步並沒有名師指點、科班啟蒙。他生於彝族小山村的農家,當然不具備任何出知名書法家的起碼條件。但村裡有一位鄉紳,寫得一手好字,很讓少時的任老師崇敬,十二三歲的他,暗自下定自習書法的志向,這就是他的書甩廈芝迎法之緣了。那時他小小年紀就到水利工地幹活,先後做過林業工人、建築工人,什麼都乾過,還當過建委副主任、園林局副局長、楚雄州政協副主席。但不管幹什麼,他都堅持讀貼習書;不管環境多么艱苦,他都堅守了他的愛好;不管收入多么微薄,買紙、筆、墨和臨摹書法的帖子,都會是他最大的支出。到1998年,他榮獲全國百傑書畫家稱號。慶祝建國50周年之際,他因在書法上的突出成績而被載入《東方之子》大型系列叢書,中央電視東方之子欄目曾專程為他錄製了一期節目,並授予銅匾額;曾出席過中國書協第一次、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收入《世界名人錄》(中國卷),榮獲 “全國跨世紀藝術人才”等稱號,還有個“滇西怪才”的美稱。他平生愛好廣泛,富於收藏,精通醫道,視仕途如雲煙,講仁講愛,喜歡低踏慨微調而平實的老莊哲學思想,這也是他作品中最愛表現的內容,比如“天地之間物各有主;一世豈定局、千秋有是非”等詩句的書作。早期,他致力學習唐小楷、魏碑、史晨的臨習,後期愛上陸機、張旭、懷素、王鐸、祝允明、何紹基、于右任等等,受他們影響極深。他這段經歷,書法界評說曰:“集字學字,厚古薄今,有法無法下過近10年苦功,反覆研習”;“1980年又按自己的觀點,選字集字,從古碑體吸取古樸的味道,最後形成自己的風格――平淡自然,天然雕飾,書法進入禪意的高境界,淡定從容。他後來又學郭老的書法,書刊上,只要看到有一點郭老的墨跡就去買來練習。天道酬勤,他的書作日趨精深。”他師法多家,融會貫通,裁成一相,已達到那種意在筆先、心到神到、神到筆到的境界。運筆縱橫馳騁,千變萬化而不失規矩;不拘古法卻自顯古法,多有創新。因而才能夠做到字構倚側開合,章法跌宕起伏。每一個字剛柔相濟,搖曳多姿,點畫精到,格調高逸,行筆流暢,揮灑淋漓,可謂心會手歸膠辨應,絕無刻意矯造之處。他對線質的處理,圓潤靈動而富彈性,中實蒼澀大顯古樸酋勁,我認為成為了一種很美的線條特徵。
人物評價
他從小熱愛書法,早期致力於晉唐小楷、魏碑及張遷、史晨、孔廟諸碑的臨摹,後又傾心於張旭、懷素、王鐸、祝允明、陳鴻壽、何紹基以及近代于右任等諸家法帖。他是楚雄州的挨墊習驕傲,五十多年來,在翰墨丹青園林中,筆耕不輟。他的書法雄渾大氣,蒼勁古樸,師承前人自成一家臭戶射符,下筆瀟灑流暢。所書之情給人一種向上、豪爽、一泄千里、奔騰不已的感覺,陽剛之中透出一種博廣的柔美。讓人賞心悅目,更令人佩服至極的是任老師仿書的“郭體”更是神形兼備,惟妙惟肖,令人叫絕。書家評論他的作品“用筆剛柔相濟,方圓並用,古拙峻峭,靜穆閒逸。
”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重大書法展覽及在專業報刊發表,風景區上石,書院、博物館、國際友人收藏,電台、報刊也多次報導,山東曲阜孔廟也有他手書楹聯木刻,至今國際國內名人也常來信索字。現已退休,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雲南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楚雄彝族自治州文聯副主席、楚雄彝族自治州書協主席。著名書法家任逸浩先生於2011年7月21日凌晨3點左右病逝,享年68歲。
人物評價
他從小熱愛書法,早期致力於晉唐小楷、魏碑及張遷、史晨、孔廟諸碑的臨摹,後又傾心於張旭、懷素、王鐸、祝允明、陳鴻壽、何紹基以及近代于右任等諸家法帖。他是楚雄州的驕傲,五十多年來,在翰墨丹青園林中,筆耕不輟。他的書法雄渾大氣,蒼勁古樸,師承前人自成一家,下筆瀟灑流暢。所書之情給人一種向上、豪爽、一泄千里、奔騰不已的感覺,陽剛之中透出一種博廣的柔美。讓人賞心悅目,更令人佩服至極的是任老師仿書的“郭體”更是神形兼備,惟妙惟肖,令人叫絕。書家評論他的作品“用筆剛柔相濟,方圓並用,古拙峻峭,靜穆閒逸。
”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重大書法展覽及在專業報刊發表,風景區上石,書院、博物館、國際友人收藏,電台、報刊也多次報導,山東曲阜孔廟也有他手書楹聯木刻,至今國際國內名人也常來信索字。現已退休,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雲南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楚雄彝族自治州文聯副主席、楚雄彝族自治州書協主席。著名書法家任逸浩先生於2011年7月21日凌晨3點左右病逝,享年6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