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繼愈文集

任繼愈文集

任繼愈文集 》是2014年12月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任繼愈 著 。

基本介紹

  • 書名:任繼愈文集(全十冊) 
  • 作者:任繼愈 著
  • ISBN:9787501353569
  • 類別:歷史 
  • 定價:1100.00元
  •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2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圖書簡介,總目錄,第一冊,宗教學,第二冊,專集,第三冊,原版自序(1),哲學,第四冊,墨子與墨家,第五冊,主編書序、書緒、書抄,第六冊,論文,第七冊,專集,佛教與中國思想文化,第八冊,第四編儒教研究,第九冊,通論,第十冊,社會科學評論,前言,

圖書簡介

《任繼愈文集》將任繼愈先生一生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整理和總結,為後人學習與研究先生的思想提供系統性的學習與參考資料。共分八編:宗教學與科學無神論研究;中國哲學史研究;佛教研究;儒教研究;道教研究;論古籍整理;史學研究;雜著。全書十冊,總計500萬字。

總目錄

任繼愈文集總目錄

第一冊

宗教學

為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宗教學而奮鬥(5)
研究宗教,批判神學
——紀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24)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宗教學(30)
學習《決議》,推動宗教學研究(35)
當前宗教研究中對三個問題的爭論(37)
哲學與宗教(50)
宗教研究與哲學研究(56)
宗教學講義(65)
關於宗教與無神論問題(234)
《世界宗教叢書》 總序(250)
讀徐懷啟遺著《古代基督教史》(253)
《林兆恩與三一教》序(258)
值得紀念的三十年(261)
用歷史說明宗教(263)
宗教學理論研究不能脫離實際和現狀(266)
(再論)用歷史說明宗教(268)
從兄弟民族宗教看古代中國文化(278)
現代文明與宗教對話(282)
《宗教史叢書》新版總序(290)
《東方基督教探索》序(292)
科學與無神論 不僅要脫貧,而且要脫愚
——談科學無神論宣傳的必要性和意義(297)
是神造人,還是人造神?(307)
從王充到熊伯龍(311)
破除封建迷信,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321)
無神論發展的新的歷史階段(332)
關於破除封建迷信的幾個問題(335)
用歷史說明迷信(337)
破除迷信
——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340)
科學家自身的要求和責任(345)
《氣功與特異功能解析》序言(348)
宣傳無神論,發揚科學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351)
學習科學,破除迷信,造就一代新人(363)
先有人,後有神(367)
科學與神不並立(369)
弘揚科學精神,提高民族素質
——中國無神論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2000年學術年會工
作報告(371)
科學是人類最可靠的朋友(383)
無神論教育與科教興國
——2003年11月28日在中國無神論學會2003年學術
年會上的講話(386)
科學無神論給人真理和智慧(389)
無神論學會對國家興亡肩負重要責任(395)
理直氣壯地宣傳科學無神論(398)

第二冊

專集

中國哲學史論
學習中國哲學史三十年(代序)(3)
試論中國哲學史的對象和範圍(18)
中國哲學史發展規律的探索(26)
在中國哲學史的研究中所遇到的幾個困難問題(61)
論哲學史的繼承問題(68)
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特點(85)
歷代農民革命戰爭對中國哲學史的作用(97)
研究哲學史首先要尊重歷史(105)
古代神話傳說中唯物主義思想的萌芽(120)
《易經》和它的哲學思想(124)
孔子——奴隸社會的保守派封建社會的“聖人”(136)
孔子政治上的保守立場和哲學上的唯心主義(166)
孔子講的“仁”能不能是人類普遍的愛(181)
老子的研究(186)
論老子哲學的唯物主義本質(215)
春秋時代天文學和老子的唯物主義思想(236)
唯物主義的王夫之為什麼反對唯物主義的老子?(252)
如果老子是唯物主義者(268)
釋《老子》書中的“式”(276)
莊子探源之一
——從唯物主義的莊周到唯心主義的“後期莊學”(279)
莊子探源之二(313)
莊子探源之三
——論莊周哲學思想的階級實質(331)
莊子探源之四
——“後期莊學”(內篇)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349)
莊子探源之五
——莊周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363)
論《齊物論》不代表莊周思想(404)
釋《莊子·齊物論》篇的“以明”(416)
墨子生卒年簡考(421)
《孫子兵法》中的辯證法因素(427)
韓非社會政治思想的幾個問題(437)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中所反映的有關古代
社會性質的問題(462)
先秦諸子與百家爭鳴(467)
先秦哲學無“六家”
——讀司馬談《論六家要旨》(470)
中國古代醫學和哲學的關係
——從《黃帝內經》來看中國古代醫學的科學成就(475)
司馬遷的哲學思想(499)
王弼“貴無”的唯心主義本體論(513)
魏晉清談的實質和影響(534)
長期被埋沒了的民主思想家——鄧牧(541)
馬建忠的思想(546)
何啟、胡禮垣的改良主義思想(556)
魯迅同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們的關係(573)
悼念湯用彤先生(590)
從中國古代科學與民主思想的發展看五四運動的
科學與民主情神(596)
後記(604)

第三冊

原版自序(1)

哲學

哲學的永恆主題——究天人之際(5)
宗教、哲學與人生(8)
中國與西方的安身立命之學(10)
中國哲學史的特點(12)
如何看待唯心主義(15)
中國哲學發展歷史和邏輯的統一(17)
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範圍(20)
中國古代哲學發展的地區性和多種文化的融合過程(22)
詳細占有歷史資料(28)
中國哲學的成長期(31)
唯物主義者與唯心主義者的互相轉化(34)
哲學思想的繼承問題(37)
繼承以誰為主(40)
“微言大義”(43)
論陰陽五行說(45)
重視哲學與自然科學關係的研究(48)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唯物主義思想萌芽(50)
“文化影響衰減”現象(53)
文化遺產的增益現象(56)
先秦兩漢的哲學探索(59)
《易經》本義與後人的解說(60)
《周易》特點和研《易》原則(63)
《周易》研究的方法(66)
儒道兩家思想何以影響深遠(68)
已具備了研究孔子的條件(73)
漢以後的孔子(76)
孔子的貢獻和被後代的尊奉(78)
天文學與老子(81)
王夫之反對“道生天地”(84)
不可替古人講清楚(86)
發展觀與老子研究(87)
《孫子兵法》中的哲學(90)
莊周的“回到原始”(93)
後期莊學:從天道自然無為到宿命論(95)
後期莊學:從相對主義到虛無主義(99)
後期莊學:無條件的精神自由(105)
莊周的絕對運動觀(109)
虛靜和游世(112)
釋《莊子·齊物論》篇的“以明”(115)
韓非的參驗(118)
先秦哲學無“六家”(120)
司馬遷論歷史動力(123)
從漢代的神學經學到魏晉的思想解放(125)
魏晉南北朝的玄學、佛學(127)
玄學簡論(128)
魏晉南北朝哲學概說(131)
王弼的“崇本息末”(134)
隋唐哲學概說(136)
李贄思想的進步性(138)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哲學中的民族哲學家(142)
文化發展諸現象(147)
中國哲學的前途(151)
中國哲學的遠景(153)
總結傳統哲學,發展馬克思主義(157)
美學是鑑賞之學(162)
美的范型、形式(164)
論“自然美”(167)
美學、藝術與宗教(169)
儒學
上帝、祖先崇拜及其演變(175)
宗教變化的四種形式(177)
宗教學的基本問題——天人(神人)關係(178)
宗教產生的兩個根源(181)
康德論上帝存在(183)
泛神論在宇宙觀方面對宗教的破壞作用(186)
泛神論在方法論方面對宗教的破壞作用(188)
重視對儒教的研究(191)
具有中國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192)
宗教與中世紀(197)
中國哲學與中國的宗教(200)
儒教的特點及其發展階段(205)
三教合一(211)
佛教向儒教的靠攏(213)
三教合一與中國封建社會(215)
儒教與封建社會(218)
儒教的彼岸世界(221)
從儒家到儒教(223)
儒教個性與宗教共性(226)
儒教是人倫日用中的神學(228)
主敬、慎獨與坐禪(231)
儒教與國民性(233)
韓愈排佛(234)
韓愈的道統論(236)
佛教與儒教(239)
北宋儒教對佛教的繼承(243)
從程門立雪看儒教(245)
朱熹論人性和求仁(249)
朱熹的格物窮理(252)
朱熹的天人合一(254)
事父事君也是妙道(257)
朱熹的天(259)
白鹿洞學規的政教合一精神(260)
朱熹的宗教感情(263)
儒教的國教品格(266)
朱熹《四書集注》的特點(268)
《四書集注》的歷史地位(269)
佛學
佛教與佛教研究(273)
佛教文化傳播的“勢差”現象(275)
佛教的本貌和變遷(277)
佛教的“判教”(279)
天台宗的判教(281)
我們對佛教的態度(283)
從儒教經學到佛教經學(285)
南北朝佛教經學(287)
從玄學到般若學(290)
南北朝的社會和各自的佛教(293)
心性論是南北朝佛學的核心(296)
論中觀學派(299)
中觀學派“十八空”(303)
中觀學派“八不緣起”(305)
關於《物不遷論》(307)
關於《不真空論》(309)
僧肇的《般若無知論》(311)
慧遠論“神”(313)
慧遠報應觀的主體(315)
慧遠和鳩摩羅什關於“法身”的討論(317)
慧遠的神和傳統的鬼神觀念(319)
慧遠的報應論(321)
道生的頓悟說(323)
道生“一闡提人皆得成佛”論的本土血緣(325)
《維摩詰經》與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心態(327)
《維摩詰經》的佛國論(329)
《法華經》的“開佛知見”(331)
《法華經》與觀音信仰(332)
《華嚴經》中的毗盧舍那佛(334)
《華嚴經》的“一多相即”(336)
《攝大乘論》的“八識說”(338)
關於《大乘起信論》(341)
隋唐佛教宗派與寺院經濟(343)
天台宗的“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344)
法相宗的根本觀點(346)
法相宗的“種子說”(347)
法相宗的因緣說(349)
法想宗的成佛論(351)
玄奘的成就和國家的支持(352)
菩提達摩論(354)
弘忍的禪學(355)
用禪宗的思維方法研究禪宗(358)
神秀北宗禪(359)
南北禪宗異同(361)
惠能南宗禪(364)
宗密的禪法(367)
超脫與成仁(369)
敦煌本《壇經》(372)
《中華大藏經》的校勘方式(374)
論翻譯(376)
道學
道教研究的重要性(381)
道教概述(383)
道教的發展階段(386)
內丹學與心性論(388)
全真教與儒教(390)
三教鼎立中道教的命運(391)
漢魏晉南北朝道教概況(393)
隋唐道教(396)
宋元道教(400)
明清道教(403)
道家、道教以及對日本等國的影響(406)
由道教衍生的民間宗教(409)
論道書的編輯(413)
雜著
《中國行業神崇拜》一書的特點(417)
《古代基督教史》的特點(419)
整理古籍也要走現代化的道路(423)
族姓之根與文化之根(426)
從孔門說詩看孔子教學(431)
思想家和政治家(435)
文化發展的勢差規律(437)
精神文明的內容(441)
中華民族善於吸收外來文化(443)
正確對待傳統文化(444)
救亡,與中國近代歷屆政權的壽夭(446)
我們應該求助誰(447)
清除小農經濟思想的影響(449)
正確對待中醫(451)
人才的湧現與配置(453)
人才的選拔與流動(456)
創業人才與守成人才(459)
武則天與宗教(463)
武則天的皇位繼承(465)
韓愈的古文(467)
書寫工具與書法(470)
文化思潮與書法風格(472)
“南帖北碑”(473)
隋唐書法(474)
宋代書法(476)
明清以來的書法(478)
湯用彤先生尊重史實的治學態度(480)
湯用彤先生的史學和史識(482)
浩蕩為學高尚做人(484)
虛往而實歸(485)
昂首天外揮斥八極(486)
偉大而高尚的理想深摯又悲苦的責任感(488)
談學術文章的寫作(492)
充實的偽書與空洞的真品(495)
知人論世與為人處世(498)
國子監祭酒與北大校長(501)
北大的“大”(502)
松公府舊北大圖書館雜憶(504)
生平與學術道路
追求——自我小傳(511)
學習用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哲學史(513)
我對《老子》認識的轉變(516)
我的書齋(518)
對我影響最大的書(521)
原版編後記(522)
編後記(525)

第四冊

墨子與墨家

編者獻辭(3)
一墨學產生的時代條件(5)
二墨翟與《墨子》一書(10)
三止楚攻宋的故事(20)
四非攻和兼愛(23)
五非樂、非命、節用、節葬(30)
六尚賢、尚同(39)
七天志、明鬼(46)
八三表(50)
九後期墨家和《墨經》(56)
十墨學的歷史地位(70)
附錄《墨經》對科學的貢獻(75)
韓非
一從矛和盾的故事說起(107)
二韓非有哪些主張引起秦王的重視(110)
三法、術、勢的作用和它們之間的關係(112)
四德治和法治的辯論(114)
五世界最早的“人口論”(116)
六批判復古主義者對歷史的看法(118)
七加強封建中央專制集權的理論(120)
八參驗的方法(121)
九局部利益和全體利益、暫時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
(123)
十反對鬼神,反對迷信(125)
十一韓非的歷史地位(127)

第五冊

主編書序、書緒、書抄

《中國哲學史》(四卷本)1963年初版《前言》(3)
《中國哲學史》(四卷本)1964年《再版說明》(5)
《中國哲學史》(四卷本)1979年《再版說明》(7)
《中國哲學史》(四卷本)1984年《再版說明》(9)
《中國哲學史》(四卷本)2003年《修訂版說明》(11)
《中國哲學史簡編》再版的話(13)
《中國哲學史簡編》緒論(15)
《中國哲學史》(四卷本)1979年版《緒論》(44)
《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卷)導言(76)
《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卷)前言(115)
《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卷)緒論(120)
《中國哲學發展史》(隋唐卷)緒論(137)
《中國哲學發展史(隋唐卷)·佛教編》序(162)
《中國哲學發展史(隋唐卷)·道教編》序(169)
《中國哲學發展史(隋唐卷)·會通編》序(171)
《中國哲學史》(四卷本)2003年修訂版《緒論》(172)
《中國哲學史》(四卷本)1963年初版第四章《老子的唯物
主義體系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178)
《中國哲學史簡編》1973年初版第二章第四節《老子的唯
心主義哲學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201)
《中國哲學史》(四卷本)1979年版附錄一《老子的唯心主
義哲學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216)
《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卷)·老子的哲學思想》(233)
《中國哲學史簡編》1984年版《老子的哲學思想》(271)
《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卷)·魏晉南北朝的佛教
經學》(293)
編寫《中國哲學史》(四卷本)的一點體會(稿本)(460)

第六冊

論文

理學探源(1942)(3)
郭象《莊子注》與《莊子》(39)
宋明理學家的教育哲學
——從朱子到王陽明(48)
朱子的教育哲學(59)
魏晉玄學中的社會政治思想和它的政治背景(63)
中國古代大軍事家孫武(103)
韓非哲學的性質(107)
孟子(中國思想家人物誌)(109)
莊子(中國思想家人物誌)(118)
介紹老子的哲學(127)
從《內經》看中醫的理論基礎(135)
莊子的唯物主義世界觀(144)
介紹墨子的思想(162)
中國哲學研究在蘇聯(168)
蘇聯哲學界爭論的一些問題(171)
十年來從事中國哲學史工作的一點體會(179)
哲學系在農村進行的科學研究工作(184)
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思想(192)
孔子的“仁”的保守思想中的進步意義(195)
李筌的唯物主義觀點和軍事辯證法思想(197)
劉知幾的進步的歷史觀(210)
舊經新見——讀趙紀彬同志一篇論文的感想(218)
《孫臏兵法》的哲學思想(225)
歷史的真實與騙子的虛構
——批判“四人幫”關於秦漢之際“儒法鬥爭”的謬論(244)
秦漢的統一與哲學思想的變革
——“四人幫”歪曲歷史的罪證之一(258)
批判“影射史學”,恢復哲學史的本來面目(274)
對哲學史上的問題要作具體分析(292)
克服兩個缺點(298)
如何看待哲學史上的唯心主義(302)
論中國哲學史上普遍存在的思想交融問題(308)
老子研究的方法問題(317)
訪問加拿大與美國觀感(324)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序(335)
中國哲學史的特點
——在《中國哲學史稿》討論會上的發言(340)
推薦一部哲學入門書
——《通俗哲學》(354)
偉大的唯物主義者王夫之(358)
評孫叔平著《中國哲學史稿》(365)
階級分析方法之一例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哲學的民族哲學家(368)
《中國少數民族哲學思想史論集》序(373)
研究中國哲學史的基本功(376)
魏晉玄學研究如何深入(381)
瞻望中國哲學史研究的前景(383)
論魏晉南北朝社會思想的交融(386)
《周易研究》小議(401)
《中國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序(403)
賀著《五十年來的中國哲學》序(406)
從中華民族文化看中國哲學的未來(409)
《醫易匯通精義》序(421)
迎接中國哲學的明天(423)
把《周易》研究的方法問題提到日程上來(431)
關心《周易》研究,促其健康發展(436)
《中國古代哲學名著今(全)譯叢書》總序(440)
《老子全譯》前言(442)
韓敬《法言注》序(458)
中國哲學的過去和未來(462)
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領域裡的貢獻(478)
怎樣深化老子思想的研究?(488)
李贄思想的進步性(492)
《易》學與人類文明(496)
讀《易》書札(501)
試論“天人合一”(504)
《老子》難讀(511)
老學源流(516)
二十世紀中國哲學的使命感(522)
中國哲學史的里程碑:老子的“無”(530)
艾思奇同志(536)
《易學智慧叢書》總序(542)
在《張岱年全集》出版座談會上的發言(544)
哲學的重要性(546)
“中國墨子學會”在21世紀所面臨的任務
——在第四屆墨學國際研討會開幕式上的發言(554)
認識論的起點
——《孫子兵法》序(558)
李贄的悲劇結局(559)
舊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主義(563)
認識世界的方向道路(571)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哲學(577)
繼承古代,開創現代(585)
哲學必將與人類共存(595)
高令印《簡明中國哲學通史》序(600)
李贄改革悲劇給後人的啟示(602)
我對老子認識的轉變(606)
我國哲學發展的正道(608)
任繼愈論墨子(610)
《老子繹讀》前言(616)
壽命最短的黃老學派,效應最長的黃老思想(628)
關於《道德經》(633)
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中國哲學的未來(648)
中醫理論研究要跟得上國力發展(662)
努力提高對中醫哲學重要價值的認識(665)

第七冊

專集

佛教與中國思想文化

——《中國佛教史》第一卷序(代序) (3)
中國佛教的特點(19)
漢唐時期佛教哲學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27)
南朝晉宋間佛教“般若”“涅槃”學說的政治作用(45)
隋唐時期的佛教文化(65)
唐代三教中的佛教(75)
武則天與宗教(82)
天台宗哲學思想略論(98)
法相宗哲學思想略論(131)
華嚴宗哲學思想略論(169)
禪宗哲學思想略論(202)
敦煌《壇經》寫本跋(237)
神秀北宗禪法(245)
唐宋以後的三教合一思潮(260)
從佛教到儒教
——唐宋思潮的變遷 (269)
從佛教經典的翻譯看上層建築與基礎的關係(277)
編輯《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的意義(299)
附錄:
關於《物不遷論》(306)
關於《不真空論》(321)
關於《般若無知論》(336)
關於《神滅論》(360)
關於《杜陽雜編》(380)
漢—唐佛教簡明年表(383)
後記(396)
論文
禪學與儒學(405)
佛教與儒教(410)
南北朝佛教經學的中心議題——心性論(415)
禪宗與中國文化(419)
佛教與東方文化(427)
弘忍與禪宗(435)
南北禪宗異同(442)
傑出人物與偉大時代——玄奘的譯經事業(445)
農民禪到文人禪(449)
中國文化改造了外來佛教(457)
漢傳佛教與東方文化 (463)
佛教文化
紀念釋迦牟尼涅槃二千五百周年(471)
漫話佛學(476)
我是怎樣研究起佛學的(481)
《遼藏》筆談(484)
在五台山研究會首屆學術思想討論會上的發言(487)
介紹《中國佛教宗派叢書》(492)
從佛教文化看中國文化的歷史演進(495)
修造佛教大典弘揚傳統文化
——《中華大藏經》(下編)編纂工作啟動 (497)
唐玄奘取經與《西遊記》及其現代啟示意義(502)
五台山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
——五台山佛教文化國際學術會議上的講話 (514)
序跋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重印後記》(521)
《漢唐佛教思想論集》日譯本序(524)
《印度佛教史》漢譯本序(527)
《中國佛教史》第二卷緒言(531)
《中國佛教史》第三卷序(536)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序(542)
洪修平《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序(545)
方廣錩《八—十世紀佛教大藏經史》序(550)
《中國佛教叢書·禪宗編》序(554)
《山西寺廟大全》序(556)
《般若心經譯註集成》序(560)
《蘇軾禪詩研究》序(563)
潘桂明《智評傳》序(566)
佛教在中國文化史中的地位(1998年)(570)
《惠能評傳》序(575)
以禪宗方法整理《壇經》(578)
《中國居士佛教史》序言(582)
佛教研究的方法和方向(585)
《五台山佛教史》總序(587)
《佛教大辭典》前言(589)

第八冊

第四編儒教研究

論儒教的形成(3)
儒家與儒教(26)
儒教的再評價(39)
朱熹與宗教(52)
明清理學評議(72)
儒教(78)
論白鹿洞書院學規(80)
具有中國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86)
論朱熹的《四書集注》——儒家經學的一大變革(96)
從程門立雪看儒教(101)
朱熹的宗教感情(105)
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108)
中國的國教(111)
“‘儒家德治思想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
致辭(117)
《論醫中儒佛道》序(119)
璀璨中華文化之花的母樹
——《十三經》(121)
《中國儒教論》序(124)
中國封建社會忠孝規範的歷史貢獻(130)
說忠孝:儒學的回顧與前瞻(135)
繼承傳統文化精華,迎接文化建設新高潮
——在“儒學、儒教與宗教學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144)
再談儒家和儒教(148)
再談儒學(152)
第五編道教研究
道家與道教(159)
《中國道教史》序(165)
《中國道教史》分編序和結束語(172)
《道藏提要》序(188)
《道藏提要》第三次修訂本序(199)
《中國的道教》日譯本序(201)
金正耀《道教與科學》序(203)
重印《道藏輯要》的意義(206)
要重視道經研究
——《陰符經素書釋義》序(208)
《道教圖冊》序(210)
《老子繹讀》前言(212)
《老子繹讀》後記(224)
第六編論古籍整理
整理古籍也要走現代化的道路(229)
第三次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會議發言摘要(232)
與時俱進的古籍整理工作(234)
以往古籍整理成績很大,今後古籍整理困難不少(241)
擁有與利用(244)
國強興文化盛世修巨典(245)
關於中文古籍的保存保護(247)
變廢為寶(250)
關於影印漢文大藏經的構想(253)
我與《中華大藏經》(259)
《中華大藏經總目》序(279)
《中華大藏經》編纂記(300)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序(305)
《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序(310)
二十世紀的文化國恥(315)
修訂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現實意義
——接受《光明日報》記者採訪談話(320)
創時代輝煌,對後代負責
——介紹《中華大典》(323)
任繼愈同志在《中華大典》工作、編纂會議上的講話稿
(1992年9月9日)(327)
任繼愈同志在《中華大典》工作、編纂會議上的講話
(1992年9月9日)(331)
任繼愈同志在《中華大典》工作、編纂會議上閉幕式的講
話(1992年9月11日)(334)
任繼愈先生在中華大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6年5月
30日)(337)
任繼愈先生在《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分典》付印樣稿評審
會上的總結講話(摘要)(2006年10月27日)(343)
任繼愈先生在《中華大典》編纂工作經驗交流會開幕式
上的講話(2006年12月22日)(345)
任繼愈先生在《中華大典》編纂工作經驗交流會閉幕式
上的講話(2006年12月25日)(349)
任繼愈先生在中華大典工作會議上的總結講話(摘要)(2007年6月30日)(353)
任繼愈先生在《中華大典》編纂出版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8年2月24日)(355)
哲學社會科學關係國家和民族命脈
——《續修四庫全書》出版的重大意義(358)
為《四庫全書》正名(361)
《四庫全書研究文集》序(365)
中國文化發展的一件盛事
——為影印文津閣《四庫全書》鼓與呼(367)
評馬學良等彝文《〈勸善經〉譯註》(371)
彝族文化研究的重要資料
——《爨文叢刻》(增訂版)(373)
古籍流失的反思(381)
《五台山古詩選注》序(385)
小題目,大手筆
——懷念陳雲同志(387)
李一氓同志與《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392)
祝賀和希望(397)

第九冊

通論

關於中國封建主義的問題(3)
漫談封建主義與社會主義(16)
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24)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中國國情(39)
中國文化的特點(46)
民族文化的形成和特點(49)
清除小農經濟思想的影響(57)
愛國主義與歷史責任感(60)
前車之鑑與前鑒之蔽(63)
中華民族的生命力(66)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匯典》讀後(70)
歷史的使命與政治的變革(74)
原《中華文化》發刊詞(82)
尋文化之根(86)
尋根——族姓之根與文化之根(89)
生生不息其命維新(94)
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97)
發揚傳統道德的途徑在於提高人民民眾的文化素質(101)
談繼承中國傳統道德問題(105)
為建設中華民族的新文化創造條件
——《中國文化大典》序言(110)
科教興國千年大計(112)
中國傳統文化的光明前景(114)
認識封建社會的農民(116)
中華文化走向世界(121)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經驗(124)
古代史論
女皇的苦悶(151)
中國古代宰相的職能(155)
中國古代的宦官與君主專制(161)
曹參、班超離任時對繼任者的囑託(165)
論韓愈的歷史地位——陳著《韓愈詩文系年》序(168)
武聖孫武(177)
中華民族的青年時代(181)
齊文化的產生和研究齊文化的意義(184)
論錢大昕(189)
長江文化與黃河文化不可分(190)
頗見史識要言不繁(195)
在《清史》編纂座談會上的講話 (196)
洛陽龍門石窟——中華文化的里程碑(199)
歷史長河中的“亂世”(200)
《十六國帝王列傳》序(203)
論諸葛亮(206)
近現代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任撰部分))
五四精神(219)
從《青春之歌》回憶當年(222)
馬一浮論蔣介石(227)
實現中華民族歷史使命的巨人——毛澤東(230)
新舊交替之際(233)
小掌故(238)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241)
高舉愛國主義大旗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紀念“五四”運動80周年(246)
比前一個千年大不相同(252)
新霸權主義(254)
史學家的品格(258)
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262)
社會科學沒有“純學術”(264)
編修民國史的珍貴史料(269)
專論
憶毛主席談古為今用(273)
人人有保護文物的責任(276)
堅持唯物史觀是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職責(278)
人才問題雜議(282)
地區文化必須研究(294)
民族文化的生命在於吸收、借鑑和改造(298)
文化遺產的壽命(300)
繁體字問題(305)
《平原縣誌》序(309)
《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匯》總序(311)
重讀《天演論》(315)
《昭雪漢字百年冤案——安子介漢字科學體系》序(319)
從“書同文”到“語同音”(324)
漢字書法的演變與瞻望(327)
八股文與八股文風評議(338)
治史與憂國(342)
《中國藏書樓》序(345)
《中國歷史知識三字經》序言 (349)
今天看孝道(352)
《國際漢學研究書系》總序 (355)
防患於未然(358)
漢學發展前途無限(361)
國內有法國際無法(363)
《齊魯人傑叢書》序(367)
《國家圖書館學刊·西夏研究專號》前言(370)
書法與物質條件(372)
堅持科學發展觀,推動文化建設與發展(379)
漢字為中華民族立了大功(381)
漢字識繁用簡的必要與可能(384)
“黃帝與中華文化”學術研討會賀辭(388)
《周炳琳文集》序(390)

第十冊

社會科學評論

肅清“四人幫”流毒發展社會科學(3)
加強人文科學研究迎接21世紀(5)
科學不能偏枯(9)
人·自然·社會(12)
社會科學的作用(20)
創新要有膽量,也要有科學良心(23)
建設社會的指南針(26)
知識分子的地位和待遇(30)
精神文明建設的長期性與緊迫感(34)
精神文明建設的長期性和緊迫性(36)
談談文化建設與道德發展(39)
人文科學內蘊包羅萬象(43)
弘揚人文精神為人類做貢獻(45)
認識世界認識中國(49)
《中日文化交流叢書》序(52)
人類患了“知識結構跛足病”(55)
社會生活評論
自由的限度(63)
人心與政治(67)
為人與成佛(70)
堅決反對享樂腐化!
——《高士一反省享樂腐化思想》的反響(72)
把個人主義連根拔掉(74)
永遠以民眾為師(78)
如何看待社會上不合理的現象(82)
當好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87)
要提高全民族的民主意識(91)
“實事求是”萬歲(94)
農村富裕以後的喜與憂(98)
科教興國千年大計(101)
維護人權發展人權(103)
讓可持續發展思想深入人心
——讀《可持續發展知多少》(105)
專家學者談加強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的普及工作
——兼評《可持續發展知多少》(108)
文化教育評論
繁榮哲學社會科學探索人才培養方法(113)
學術職稱評定權力最好下放(118)
爭當第一流的人材(121)
在《中國文化研究》出版座談會上的發言(123)
教育與生產的循環邏輯(125)
恢復手腦並用的好傳統(127)
知識訓練與人格鑄造(132)
給《文史知識》編輯部的信(135)
應當開展經典文化建設活動(137)
經典教育:孩子們的“維生素”(139)
科舉考試制度值得借鑑(142)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開學典禮暨揭牌儀式上的講話
(148)
培養人才不是蒸饅頭(150)
在北京大學研究生教育九十周年慶典上的講話(152)
《國學基本教材·論語卷》序(156)
《文化中國叢書》總序(158)
辨公私關係(160)
文化交流前景無限(162)
系統介紹中國文化與世界遊客(168)
《和志武納西學論集》序(170)
沙灘紅樓老北大雜憶(之一)
——招考新生(173)
重讀《阿Q正傳》(176)
“綠色音樂”還能聽到嗎?(178)
尼泊爾友好訪問記(181)
我向大家推薦的一本書
——《吶喊》值得一讀再讀(186)
楹聯(187)
圖書館與出版業評論
為繁榮中華民族的文化作出貢獻
——紀念北京圖書館建館七十五周年(193)
在人民大學圖書館建館五十周年科學討論會上的講話(196)
圖書館學的理論與實踐(197)
《中國歷代圖書著錄文選》序(200)
《世界各國圖書館資料彙編》序(201)
在慶祝國家圖書館建館九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3)
建設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206)
繼續勤奮工作,保護文化遺產
——題贈全國圖書館文獻搶救工作開展二十周年(210)
走向世界的中國出版事業(211)
中華民族文化出版事業的一面鏡子
——寫在商務印書館創辦一百一十年之際(215)
念舊篇
初小老師曹景黃(223)
高小老師夏育軒(226)
國中時期的老師(229)
湯用彤先生和他的治學方法(233)
《湯用彤全集》序(253)
賀麟先生(259)
熊十力先生的為人與治學(265)
有關蔡元培校長几則軼事(278)
侯外廬先生與他的學派(282)
馬一浮先生(285)
《馬一浮集》序(291)
《馮友蘭學記》序(295)
《馮友蘭先生紀念論文集》序(299)
總結往史留待後人
——紀念馮友蘭先生百年誕辰(303)
《陳寅恪先生史學述略考》序(307)
回憶金岳霖先生(310)
憶金岳霖先生的一堂教學和兩則軼事(314)
劉文典先生(318)
錢穆先生(322)
張頤先生(325)
沈兼士、魏建功先生(327)
聞一多、顧隨先生(329)
吳宓先生(332)
回憶鄭毅生先生幾件事(338)
西南聯大時期的鄭天挺先生(342)
一代大師因小見大(345)
鄭昕先生(352)
沉重的悼念永恆的遺憾(355)
《石峻文存》序(360)
劉禹昌《司空圖〈詩品〉義證》序(364)
李鯨石《望園三言兩語詩文集》序(367)
《焦樹安文集》序(371)
悼張躍(373)
劉蘇同志(377)
《十川印跡》序(379)
自述篇
北平大學附屬高中(385)
北大的“老”與“大”(390)
贊百年北大(394)
松公府舊北大圖書館雜憶(397)
抗日戰爭時期的北京大學(400)
抗戰時期西南聯大散記(416)
我心中的西南聯大(425)
自傳(429)
開始學習用馬克思主義(431)
下鄉勞動的初步體會(434)
我的書齋(441)
“我所喜歡和遵循的格言”及“我喜愛的人物傳記”(444)
對我影響最大的書(445)
《任繼愈學術論著自選集》自序(446)
《任繼愈學術文化隨筆》跋(448)
《念舊企新》前言(450)
《竹影集》前言(452)
《霜後草》(《皓首學術文化隨筆·任繼愈卷》)自序(454)

前言

《任繼愈文集》序
詹福瑞
時間倏忽而過,任繼愈先生離開我們已經五年了。
先生以93歲高齡謝世,不能說是天不假年,但是對於中國的學術界和圖書館界來說,對於先生的親人朋友、共事同仁和晚輩學生來說,他的離去始終是永遠都不能彌補的損失,永遠都不能忘懷的沉痛。
先生是二十世紀中國著名的哲學家、宗教學家和歷史學家,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中國哲學、宗教學領域中高瞻遠矚的學術研究領導者和優秀的學術活動組織者。同時,先生還是圖書館界最受敬仰的領導者,是圖書館界的一棵參天大樹。先生在學界、館界地位如此,生前卻沒有出版過文集或全集。原因有二。一是先生生前貫徹三不主義,不赴宴,不過生日,不出全集。我們想給先生過生日,先生一直不同意。先生九十壽辰的時候,我說九十歲,這么大的一個壽辰,就是不過生日,給您開一個學術思想研討會行不行,他堅決反對。任先生不出全集有他自己的理由,說別人的全集我都不看,因為全集把精華收進去了,不是精華的也收進去了,所以說還是不要出全集。當他病重的時候我也考慮圖書館給先生編全集,後來還是尊重了先生的意願。第二個原因是,先生從來都把自己的事情看得很淡,很低,從來不拉著別人為自己的事忙活。在先生晚年,只要在京,我每周都去先生那裡看一看,有幸聆聽了先生的很多教誨。在先生90多歲的時候,他說自己要寫一部哲學史。他一再強調,自己要寫一個哪怕薄一點的,把自己的思想寫出來,但是他說我不能做,因為現在要做的文獻整理工作還沒有做完。文獻整理是給後人打基礎,因為他曾經預測,我們文化發展的高峰期、鼎盛期會在20年以後出現,他認為我們這一輩人最應該做的就是文獻的整理工作,為這一個高峰打基礎。他說如果能活到96歲就夠了,因為剩下的3年他就可以完成手上的工作,寫一點自己的東西了!在近20年的時間裡,先生坐鎮國家圖書館,皓首窮經,年高德劭:他以國家圖書館館藏《趙城金藏》為底本,主持編纂107卷《中華大藏經》。就在去世前,他還在主持規模達2億字的《中華大藏經續編》編纂工作;他主持實施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文化工程,編纂總計約7億多字的古籍文獻資料彙編《中華大典》;他主持的鎮館之寶文津閣《四庫全書》、150冊《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影印出版;點校本《二十四史》、《清史稿》也在重新修訂之中……然而,先生卻將自己全集的出版放在了這些古籍整理項目之後。可見,先生是為了國家文化發展的理想而放棄了自己的學術計畫,放棄了整理自己文稿的意願。
但是現在,我們打算出版任先生的文集。先生一生致力於中國哲學、宗教學的教學和研究,著有《中國哲學史》(四卷本)、《漢唐佛教思想論集》、《天人之際》、《學術文化隨筆·任繼愈卷》等等,先生自上世紀40年代開始即在各種期刊、報紙及內部刊物上發表文章。這些文章代表了中國哲學、宗教學及歷史學等研究領域裡的較高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作為我國當代著名的馬克思主義人文學者,先生著作宏富,但先生的著作和文章較零散,未進行過系統的分類與整理,已出版者只達到其全部著作的三分之一左右,大量的未刊稿未能與讀者見面。尤其是大量的書信和為各書作的序言,很多都是散佚各處,未加整理。如果不進行系統整理,那么很多珍貴的未刊文字將有可能散失,這肯定是學術界的重大損失。在我們這個缺少大師的年代,像先生這樣一位學術大師的宏富著作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先生博大思想、治學思想和治學路徑的集中表現。這些思想和路徑,一生中會有許多變化,會積累豐富的經驗教訓,如果能夠將先生這些文字以“全集”或“文集”的形式公之於世,必將是文化學術園地上的一大貢獻。損益之間,希望先生泉下有知,能夠接受我們這樣的安排。
任繼愈先生融匯中西,貫通古今,為人為學,高風亮節;他一生低調,不圖虛名,成就卓越,舉世同仰。先生是我們這個民族從爭取獨立走向復興過程中的千百萬知識分子中的一位,是與時代同行,反映著時代精神的優秀代表。在抗日烽火中,從北平流亡到西南聯大充實後方,他積累知識,時刻準備著;在兩個中國之命運的決戰中,他堅持在北大的教學崗位上,迎接新中國的誕生;在共和國號召“向科學進軍”中,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知識分子普遍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熱潮中,他結合科研和教學實際,成就斐然,影響深遠。先生在傳統哲學和宗教學的研究領域,在搶救、保護和整理祖國的優秀文化遺產領域,其發現和創見,深邃和廣博,對下一代的教育和學風的建設,都起到了承先啟後的標誌性作用,無愧為一代師表。先生在20餘年的圖書館工作實踐中,還形成了個人對於國家圖書館的成熟認識,並以此來領導國家圖書館的發展,為國家圖書館乃至全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為國家圖書館的職能地位、學術定位和社會定位至今為國圖人奉為圭臬。他埋首書山,整理古籍,為傳承中華文化作出了傑出貢獻。在先生看來,中華文化不僅積累豐厚,還是有生命力的、活著的文化。而正是這種活著的文化,支撐著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屹立不倒。正因如此,先生安然離世之時,我所撰輓聯亦特為先生的學術研究與整理雙重貢獻而標榜:“老子出關,哲人逝矣,蓬萊柱下五千精妙誰藏守;釋迦涅槃,宗師生焉,大藏大典四庫文明有傳人。”
《任繼愈文集》的出版歷時四年。2010年4月,《我們心中的任繼愈》新書發布與座談會在國家圖書館新館舉行,李申(任先生學生,上海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邀請了一些任先生的家人、友人及學生等參加,並在與會發言時提出編纂《任繼愈文集》的構想。後經多次協商最終決定《任繼愈文集》由先生工作過的國家圖書館的出版機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在四年時間裡,出版社經由國家圖書館圖書檢索系統檢索、查找,及在各大相關報紙刊登徵稿啟事等方式,共蒐集到先生的文章約600篇左右(其中包括先生的講話、訪談等)。按照學科及研究方向,將這些文章分為八編:第一編,宗教學與科學無神論研究;第二編,中國哲學史研究;第三編,佛教研究;第四編,儒教研究;第五編,道教研究;第六編,論古籍整理;第七編,史學研究;第八編,雜著。全書10冊,字數約500萬字。《任繼愈文集》的出版,是將先生一生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整理和總結,為後人學習與研究先生的思想提供系統性的參考資料。亦期望研究先生的為人與為學後繼有人,並能不斷發揚光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