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任惟燦
- 別名:任百萬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今萊西市輦止頭村
- 出生日期:1628年
- 主要成就:開鑿輦止頭“古井清泉”
人物生平,古井歷史,任惟燦故居,
人物生平
任惟燦生於1628年。15歲時,被清兵帶到山海關外,加入了漢軍藍旗籍。後隨清兵作戰,屢建奇功。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由瀋陽遷都燕京,大興土木。因任惟燦有膽有識,精於商事,被順治帝委任出關,為皇宮建設辦置木料。之後,任惟燦因經營木材而成富豪,家資百萬。清康熙年間,任惟燦被敕奉千總武略騎尉、例贈朝議大夫文林郎,並授“奉天誥命”木匾一塊。期間,皇帝大詔天下,凡是當年清軍帶出關外併入旗者,均可出旗為民,任惟燦回到了闊別五十餘年的故鄉。任惟燦樂善好施,仗義疏財,熱愛公益事業,被當地人乘坐“任百萬”。
清康熙36年(1967年),大沽河流域遭受特大災荒,民不聊生。任惟燦將當時的義譚、長清、嵯東、嵯西、桃花、芝山、硯古等7個鄉的皇糧國稅全部一人繳納。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域內又遭春澇秋旱之災,不少佃戶交不起租子,要求等來一年一併交納。任惟燦大動惻隱之心,命其孫子任霖九將所有租金賬目和別人的借券全都付之一炬,總計銀子七十餘兩
古井歷史
輦止頭村位於丘陵地帶,地下全是石頭,打井困難,村中多年沒有水井,百姓不得不到千米之外的大沽河汲水。任惟燦從外地請來一位堪輿大師尋找水源,最後,堪輿大師指著村內偏東的一塊地方說:“此處下挖十丈,必有泉水甘冽!”第二天,任惟燦便僱人在此處鑿井。地下全是堅硬無比的石頭,開鑿很艱巨,耗費巨大。任惟燦不捨不棄。挖到十丈時,卻滴水未出,僱工也很泄氣。任惟燦堅定的說,繼續挖,十丈以下,每挖一斗石渣,付一斗銅錢。僱工又向下挖了三尺多深,結果還是不見滴水蹤影。這是任惟燦讓僱工暫且停下,要去詢問堪輿師。不料話音剛落,聽見“當、當”幾聲響,僱工大喊:”快拉我上去啊,打出大泉眼來了!“原來僱工挖了幾斗石渣,已經聽到井壁側邊有泉水流淌的聲音,然而他因”一斗石渣一斗錢“的喊話,起了貪心,稍稍偏離了方向向下挖,聽到任惟燦要去找堪輿師去看個究竟,打井人怕露餡,將那泉眼一下子鑿開,泉水噴涌而出。這口井一直用清澈的泉水養育著輦止頭村民,直到2005年,輦止頭村吃上了市供自來水。古井清泉被輦止頭村黨支部、村委會作為輦止頭村六景之一保護起來。
任惟燦故居
望城街道輦止頭村村委辦公室的東北角,有一座建築結構非常特殊的古代民宅。該民宅大青磚小瓦,共3間,房頂為南北弧形發懸支撐,每間裡淨東西長3.7米,南北長4米,外牆和室內隔壁厚度為0.7米。除門窗以外,整個房子找不到半點木料。這樣結構的住房,目前尚膠東半島地區唯一發現。這一民宅是任惟燦的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