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鋒(波士頓學院終身教授)

任志鋒(波士頓學院終身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任志鋒,男,漢族, 四川省南部縣人。波士頓學院納米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美國終身教授,超導和納米領域國際知名的科學家。1987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1990年於中國科學院獲得博士學位。1990年在美國紐約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2年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化學系工作。1999年開始在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物理系工作至今,當選IEEE Fellow、APS Fellow、AAAS Fellow。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任志鋒
  • 外文名:Zhifeng Ren
  • 民族:漢
  • 出生地:四川省南部縣
  • 職業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終身教授
  • 畢業院校:西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
  • 主要成就:超導和納米領域國際知名的科學家
    IEEE Fellow、APS Fellow、AAAS Fellow
個人簡介,主要研究領域,研究成果,個人履歷,人物生平,回訪母校,

個人簡介

主要研究領域

納米碳管等納米材料;儲能材料;功能陶瓷的製備;場發射和平板顯示材料製備等。

研究成果

任志鋒在Science, Nature, Nano Lett., Adv. Mater., Phys. Rev. Lett.等頂級國際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會議論文100餘篇,做國際會議特邀報告30餘次,學術專著章節作者10餘次。申請美國專利23項,已授權13項。組織國際學術會議8次。H因子達42,論文總引用次數達8000餘次。在Science 和Nature上發表論文數篇,1998年作為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發表的有關碳納米管陣列的論文已引用1472次,位列1996-2006十年間全球材料科學領域引用最高的論文第二位,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曾被Nature, Science, Nature Material,CNN, AIP等介紹。
據科學觀察(Science Watch)網站訊息,湯森路透集團(Thomson Reuters)於2011年3月2日發布了2000-2010年全球頂尖一百材料學家(Top 100 Materials Scientists, 2000-2010)名人堂榜單,在這份依據過去10年中所發表研究論文的引用率而確定的全球最優秀的100名材料學家榜單中,共有15位華人科學家入選,任志鋒教授位列49名。

個人履歷

1963年 出生於四川省南部縣。
1980年 考入四川工業學院西華大學)。
1984年 考入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1987年 考入中國科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1990年 美國紐約大學,作博士後研究。
1992年SUNY at Buffalo化學系工作。
1999年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物理系工作至今。

人物生平

目標引導他一步步成功 從農村娃到美國終身教授
2005年4月19日,南部縣大橋區石泉鄉一個偏僻的山村里,爆竹聲聲,人潮湧動。在鄉親們的翹首企盼中,美國波士頓學院納米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全美終身教授任志鋒偕同夫人何瑞萍回到了魂牽夢繞的故土。
任志鋒的歸來打破了山村的寧靜,同時也給母校大橋中學帶去了新的希望。他當年刻苦求學的故事再度被人們廣泛流傳……
不要因一時困難而改變理想
1963年8月,任志鋒出生在南部縣石泉鄉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任家共有7個子女,生活捉襟見肘,單是一日三餐都讓父母頭疼。或許因為貧窮,任志鋒比別的孩子懂事早,學習也比別的孩子刻苦,從國小到國中,他的成績一直排在全年級第一名。
1977年,任志鋒國中畢業後報考了一所師範學校。因個小體弱、沒有“師表”,面試時,他被淘汰。任志鋒面臨著兩種選擇:一種是複習一年,去考中專學校,一種是讀三年高中再考大學。儘管他心裡一直想當一名科學家,讓父母鄉親科學種田過上好日子,但是權衡再三,想著父母籌集學費的艱難,任志鋒還是決定考中專。
當年9月,任志鋒懷著複雜的心情開始複習。沒想到,曾教過他的老師何國安、朱永聰夫婦,很快發現了這一情況。他們不忍心品學兼優的學生失去上大學的機會,於是約上張正富老師來到任志鋒家中,極力給他父母做工作:“志鋒這孩子學習刻苦,成績優異,上高中考大學絕對沒有問題。可以說,他是我們教書這么多年來遇到的最優秀的學生。希望你們能尊重我們的意見。經濟上有困難,我們一起想辦法,好嗎?”任志鋒很感激,深知老師很關愛自己,可他不忍心年邁體弱的父母再多操勞,於是回絕了:“上中專我一樣可以深造啊!”
“我們相信你能深造。志鋒,你不是說過長大要當科學家嗎?如果你的視野有限,你的知識面必然受到限制,那今後你不就成了空想家?再說咱們人窮志不能短啊,認準了的目標就要朝著它奮鬥,千萬不要因為一時困難而改變自己的初衷!”何國安恨不得一下子就做通思想工作。向來沉默寡言的父親任宗純感動了,當即表態:“再苦再累,我們認了,老師放心,一定讓孩子安心上學。”
三年高中沒吃過一頓飽飯
1977年10月國慶節後,任志鋒走進了大橋中學。從那以後,大橋中學裡,每天晚上都有一個學生熄燈鈴響過後依然在埋頭苦讀;每天早上,別人還在夢中時,那個學生又悄悄起床走進了教室……
任志鋒上高中那些年,南部縣乾旱災情嚴重,很多人家的稻穀連續幾年顆粒無收。沒有稻穀,任志鋒一日三餐都要吃難以下咽的玉米乾飯。有時就連這也吃不飽,還要餓著肚子聽課,有時晚上餓得實在難以入眠了,任志鋒就悄悄起床看書……
由於天旱,學校里用水受到了嚴格限制,任志鋒一兩個月里難得洗臉、洗腳,連飯盒都不常洗;也是由於天旱,任志鋒的父母為了籌集學費,每天半夜三更要到離家很遠的深井裡打水,然後一瓢一瓢舀起來擔回家澆灌蔬菜,再將賣蔬菜的角票積攢起來,作為任志鋒的學費……
今天回憶起高中時代的生活,任志鋒仍記憶猶新。他告訴筆者,高中三年里,他從來沒有穿過一件新衣服,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吃過一頓飽飯,也從來沒有吃過一次豬肉,生活的清苦常人很難想像。儘管在那樣的艱苦環境下學習和生活,他立志當科學家的願望卻從來沒有動搖過。因為在精神上,有他的父母、師友,一直伴著他,激勵他。
應該說是“因禍得福”,這些挫折和磨難,為他後來克服科研中一個又一個困難,攻破一個又一個難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目標引導他一步步成功
1980年,任志鋒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四川工業學院機械系。接到錄取通知書那天,他看清自己的專業是機械鑄造後,一度心灰意冷到了極點。他想,機械鑄造與小鎮上的鐵匠打鐵有多少區別呢?這與自己要當科學家的願望簡直是天壤之別。任志鋒很想放棄讀大學,再複習一年,爭取來年再考名牌大學,但想到自己家的經濟狀況,他又猶豫了,要父母再操勞一年,他實在於心不忍。恰好,何國安老師來了,得知他的想法後就鼓勵他,上大學後只要自己努力,心中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老師的鼓勵讓他再次看到了希望。然而,當他滿懷豪情踏進大學校園後,又發現校園環境與自己想像的“象牙塔”有很大區別,他再次覺得前途渺茫,有了得過且過的想法。沒有認真學習,結果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他的成績還排在全班第三名,這令他有點飄飄然。
一天,任志鋒偶然地從報上看到一則訊息,說一個身世與他差不多的農村孩子考上了研究生。他深為震撼,暗想別人也是條件差,卻不放棄追求,自己為什麼就不能那樣做呢?那天晚上,任志鋒失眠了。輾轉反側中,他忽然發現寢室里還有人在悄悄看書,他感到非常驚訝,假意下床上廁所,才看清那位同學原來是在為考研做準備。於是,第二天,他帶著省吃儉用的錢,買回了考研的書籍。
1984年,任志鋒考入了華中工學院,在張承甫門下攻讀鑄造專業,他把科研方向定位在處於科研前沿的金屬凝固理論。從四川工業學院到華中工學院,任志鋒的眼界開闊了許多,一些新的理念迅速在他腦海中形成。他知道,自己距離當科學家的奮鬥目標已經不遠了,堅持下去一定能成功。此時,他又把目光瞄準了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中科院。1987年,他如願考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從事超導物理研究。為了早日取得科研成果,任志鋒在從事研究的同時,寫信與國外一些大學聯繫,表明了留學深造的願望。他先後三次寄出了上百封信,都如同泥牛入海。好在,努力的人終會得到幸運,最後,美國紐約大學從太平洋彼岸伸來熱情的雙手。
任志鋒把美國比做青年人的戰場。他告訴筆者,初到那裡,當他表明自己要從事超導研究的願望後,一位高鼻子藍眼睛的美國教授冷冷地告訴他,只有笨蛋才會去做超導研究。那位教授還當著眾人的面告訴任志鋒,要在美國拿到教授職位永遠不可能。面對挑戰,任志鋒咬緊了牙關,他把中學時代的拼勁拿出來,天天紮根實驗室……
任志鋒的留學簽證時間是三年,三年期滿後,如果他在科研方面沒有建樹的話,將無條件地返回中科院。而就在第三年,任志鋒在超導方面的研究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攻堅階段,眼看簽證就要到期了,他非常著急。
天無絕人之路。終於,簽證還未到期,他撰寫的超導論文已經發表在美國權威的學術期刊上。紐約大學布法羅分校的王瑞駿教授對他的論文很感興趣,為了幫助任志鋒繼續研究,王教授特意建立了超導研究實驗室並聘任志鋒為研究教授。功到自然成,一年以後,任志鋒研究的碳納米管技術、納米淨水技術在美國引起了轟動:這種600攝氏度高溫下培植在玻璃上的碳納米管,只有頭髮的萬分之一那么細,但它的硬度,卻超過了鋼鐵,它的套用前景不可估量。
曾經預言他不可能獲得美國大學教授職位的那位美國教授,也改口稱任志鋒是奇才,簡直不可思議。
依然懷一顆中國心
1996年,任志鋒擁有了美國國籍。國籍雖然變了,但是他對祖國、對家鄉的那份情意卻始終沒有改變。他時時關注著祖國的變化,常常給兩個孩子講解中國歷史,讓他們學習中文,以便將來能為祖國做貢獻。每年的中秋、春節、國慶等重大節日,任志鋒夫婦都要給國內師友打電話問好,寄來明信片或節日禮物。
任志鋒透露,工作之餘,他喜歡和夫人何瑞萍在自家的後院裡種蔬菜,最愛種的菜是黃瓜。因為黃瓜是他小時候充飢的美食,大幹旱那些年,父親任宗純就是靠著賣黃瓜掙來的角票給他湊齊學費的,正是因為有了那些黃瓜,他才一次又一次避開了失學的危險。在美國生活和工作多年,任志鋒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個農民的兒子,生活非常節儉。
2001年,母校大橋中學舉行校慶,任志鋒因正在攻克納米研究中的一項難題沒有時間回校,他給母校發來賀電並寄來2000美元。2003年7月,任志鋒探望父親的病情而趕回老家。老家的變化實在太大了,簡直超出了他的想像。但是,在走訪師友後,任志鋒發現母校大橋中學外語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母校學子的英語口語還不盡如人意。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開闊家鄉學子的眼界,任志鋒回到美國後,極力說服一些美國朋友到大橋中學支教。2004年3月19日,4名美國教師在任志鋒夫人何瑞萍的帶領下越洋來到大橋中學。他們每天除了上7節課,還要利用晚上的時間為學校的老師補習英語。3月以來,又有兩批美國、加拿大的朋友來到大橋中學開展義務支教活動。
任志鋒還關心老家的建設。2004年7月,當他獲知石泉鄉那條碎石路因資金不到位而久未建好時,立即捐出了16萬元,把這條路修成了1公里長的水泥路。這條路按照任志鋒的意願,取名為“寸草心路”,他想表達的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人物檔案
任志鋒,超導和納米領域國際知名的科學家。
1963年8月生於四川南部縣一個農民家庭,1980年考入四川工業學院機械系,1984年考入華中工學院攻讀碩士,1987年,考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從事超導物理研究。隨後赴美國紐約大學深造,其研究的碳納米管技術、納米淨水技術在美國引起轟動。
採訪札記
筆者趕到南部縣大橋區石泉鄉,採訪了超導和納米領域的世界頂級科學家任志鋒。
任志鋒看起來很平常,在美國拼搏了15年,他鄉音未改,並且依然保持著當年的那種樸素,樸素得讓人看不出,他就是取得全美終身教授身份的傑出科學家。
任志鋒說,他的人生經歷充滿了曲折,他忍受了常人難以承受的清貧,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最關鍵在於,他從來沒有放棄奮鬥目標,他從來都堅信別人能辦到的自己也能辦到。他為了激勵自己,特意在自己家中懸掛了“永不放棄”這句話,並創作了一幅漫畫:一隻飛鳥叼起青蛙意欲將其吞下,青蛙卻用前腳死死捏住飛鳥的脖子,給對方以致命的還擊。任志鋒把這比做是一個人面對困難的心態。他解釋說,困難和挑戰對每個人都存在,只不過機率不一樣,如果屈服於困難,那么結果就如同漫畫中的青蛙被飛鳥吞食一樣,如果不向困難低頭,那么青蛙也有勝機。任志鋒告訴筆者,一個社會不可能人人都當教授和科學家,但是一個人如果確定了適合自己的奮鬥目標,那么就要千方百計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奮鬥,否則人生的精彩就會因歲月流逝而湮沒不顯。
談到今後的奮鬥目標時,任志鋒透露,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如果可能,他將向諾貝爾物理學獎發起衝刺。
任志鋒坦言,他回報母校和家鄉所做的努力只能算作一點小小的心意,猶如杯水車薪。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帶動更多的人支持教育事業,回報社會。 (來源:四川日報)

回訪母校

做好今日自己 把握明朝機遇——記我校1980級鑄造專業校友任志鋒
他入選全球頂尖一百材料學家(Top 100 Materials Scientists)名人堂榜單的第49名,基於在過去10年中(2000-2010年)發表研究論文的被引用率;他是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 fellow,美國物理協會(APS) fellow;他在1998年作為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發表的有關碳納米管陣列的論文目前已被引用1800餘次,位列1996-2006十年間全球材料科學領域被引用最高的論文第二位,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曾被Nature,Science,Nature Material,CNN,AIP等國際期刊介紹。
他是世界納米材料研究領域的知名科學家,曾是美國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物理系終身教授,現為美國休士頓大學物理系Cullen傑出終身教授,他是西華大學1980級鑄造專業畢業生。他就是懷揣夢想踏入西華沃土,從此走上科研之路的任志鋒教授。
11月28日,任志鋒教授回到母校西華大學,他並非白髮蒼蒼的儒雅,也沒有西裝革履的嚴肅,有的只是低調簡單的著裝、平易近人的語氣。然而眼鏡後那雙堅毅的眼眸,還有那沉重的“隨身辦公室”背包,無聲地訴說著這位已是世界知名材料科學家的嚴謹與堅持。
學習過程:每一天都不斷完善自我
   “父親沒有什麼文化,甚至連‘扁擔挑成的一’都不認識,但是他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他的讀書重要論影響了我的一生!”任教授深受父親的影響,堅信父親的讀書重要論, 1980進入成都農機學院(今西華大學)學習。
雖然所學的專業“鑄造”被賤稱為“翻沙”,但任志鋒仍是踏實地完成每一天的學習計畫,不僅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也鍛鍊了良好的實踐能力。大學最後一年,當又一輪就業軍團走向社會,父親的讀書重要論擺直了任志鋒的人生路:“大學畢業還能繼續念書嗎?”就這樣,他憑藉自己日積月累的穩固基礎考取華中科技大學鑄造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將科研方向定位在處於科研前沿的金屬凝固理論。
三年中,任志鋒不斷完善自我,投身科研。臨近畢業,他在報紙上讀到了前沿科學“高溫超導體材料”的相關報導,想到與自己所學的專業同屬材料領域,他深感“機會來了!”遂寫信給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管惟炎研究員,後以合格的成績和學術論文取得了管惟炎研究員的博士生資格考試,進入中國科學院,並最終踏上了出國深造之路。
科研道路:把握每一個另闢蹊徑的機會
   父親從小就教育任志鋒:“凡事不要一條路走到黑,要邊走邊看別的路。”那時,任父以售賣蔬菜維持家用,總是想方設法讓自家的蔬菜長得快些,任志鋒回憶道:“父親總是在別人沒有黃瓜成熟時賣黃瓜,別人賣黃瓜時他早賣茄子!”另闢蹊徑讓家裡有了一定的收入,也對任志鋒的科研路起了莫大的作用。
在美國學習八年後,任志鋒已經在超導體材料和碳納米管的研究領域有了不俗的成績,在《Science》和《Nature》上各發表論文兩篇,並想在此領域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藉此機會申請美國大學的助理教授職位。
在研究超硬材料過程中,任教授發現了有序排列的碳材料,“有些人發現了與自己研究課題無關的現象,就會忽略它,但是我卻覺得有意思,覺得這是個另闢蹊徑的機會!”他查閱了相關文獻,發現這正是一些人追求的“碳納米管正列生長”現象,不禁大喜,立即將研究方向轉向碳納米材料,將研究成果撰寫論文發表於《Science》,並成為全世界材料科學領域十年來被引用率最高的10篇論文之一。
“偉大的科研成果有時是一些‘副產品’,所以我們要鍛鍊自己的洞察力,有另闢蹊徑的開拓意識,才能把握住機遇,取得成功。”一個時常聽到的道理,從任教授口中吐出,卻顯得耐人尋味、醍醐灌頂。
為人之道:心懷感恩 生活簡樸
   “做人要心懷感恩,有能力就要幫助別人。”此次百忙之中回到母校,任志鋒最大的目的就是為學校建立“先進材料及能源研究中心”,為西華大學材料學科的建設和發展診斷把脈。
“西華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工科學校,必須要有自己的博士點,今後才能在眾多大學中有立足之地!”為了給母校的博士點建立打下基礎,任志鋒教授此次偕同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與傑青獲得者等國內材料科研領域的14位專家友人,為我校材料學科把脈,同時,也積極探索開設“3+1”、“4+1”等海外留學項目,為西華學子創造出國深造的條件。
任志鋒的感恩不僅體現在回報母校,保持生活節儉也是他感念小時候貧苦生活的方式。平日不用出席正式場合時,任志鋒總是一身舊衣,他指指身上的衣服說:“這就是我兒子穿舊了的衣服。”然而這份物質上的不追求,卻反而顯得其精神上的清朗:“現在,我在美國還種著各種蔬菜,小時候我父親就是賣各種蔬菜為我湊學費,很懷念。”
“現在社會經濟在發展,精神方面的發展卻沒跟上,人們缺乏感恩之心,這是社會信仰的缺失!”任教授說道。
寄語學子:學生的任務就是抓緊一分一秒學習
   當問及對師弟師妹的寄語,任教授脫口而出:“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
“當年我在學校讀書時,早上六點起床,慢跑四十分鐘去食堂打早飯,然後在去教室的路上邊走邊吃,午飯晚飯都這樣走著吃!”任教授回憶起從前在西華的時光。“那時候過著食堂、宿舍、教室三點一線的生活,需要買東西就請進城的同學幫忙帶,純粹地、心無旁騖地念書!”
說到如今的大學生,任教授感慨萬千:“現在,社會上對學生的誘惑太多,很多大學生平時不好好學習,畢業了便憤懣自己什麼也沒學到、找不到工作,卻不反思自己的過錯,太浮躁!”對於大學生找工作眼高手低的現象,任教授直言:“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的螺絲釘,做好自己的事,才能讓社會這個大機器高效轉動,不要拿了800元的工資,就羨慕人家拿1000元的!”
另一方面,任教授也倡導學術上言論自由的思想:“昨天座談會後聽到下面的老師和學生說‘院士坐在上面,我們都不敢發言了’,這很不好,學術交流就是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否則怎么相互促進?”
對於工科學生,任教授希望他們能將科研付諸於生活——“這樣的成果才能滿足人類需求、促進人類進步。”同時,他也鼓勵同學們踏實前進,不要期待天上掉餡餅、人生大轉折,“我的科研路,每天都會經歷試驗的失敗,但是只要總體呈上升狀態,人生就能獲得成功!做人做事都要一步一個腳印!”
“做好今天的自己,才能在明天機遇到來的時候適時把握!”任志鋒教授在採訪過程中,將這段話重複了五遍。“三、四十年前,我並沒有什麼遠大志向,只是想要走出農村,但是每一天對自我的完善,讓我能夠在明天看到機會時,已經做好足夠的準備去把握它!”
踏實,一個讓我們耳熟能詳的詞語,也是浮躁的年輕人逐漸忽略的為人之道,任志鋒卻用他的人生路告訴廣大青年學子:腳踏實地,普通人也能成功!(來源:西華大學新聞網)
任志鋒(波士頓學院終身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