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殊喜作艷詞以詩箴之》為北宋詩僧僧孚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仲殊喜作艷詞以詩箴之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僧孚
- 作品出處:《全宋詩》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仲殊喜作艷詞以詩箴之
大道久凌遲,正風還殰隳⑴。
無人整頹綱,目亂空傷悲⑵。
卓有出世士,蔚為人天師⑶。
文章通造化,動與王公知⑷。
囊括十洲香,名翼四海馳⑸。
肆意放山水,灑脫無羈縻⑹。
雲輕三事衲,瓶錫天下之⑺。
詩曲相間作,百紙頃刻為⑻。
藻思洪泉瀉,翰墨清且奇⑼。
惜哉大手筆,胡為弄柔詞⑽。
願師持此才,奮起革澆漓⑾。
鶩彼東山嵩,圖祖進豐碑⑿。
再續輔教編,高步凌丹墀⒀。
他日僧史上。萬世為蓍龜⒁。
迦葉聞琴舞,終被習氣隨⒂。
伊余浮薄人,贈言增忸怩⒃。
倘能循我言,佛日重光離⒄。
作品注釋
艷詞指以描寫男女情愛為主的詩句。箴,勸告,規戒的意思。僧孚的這首規箴詩寫得很委婉,很誠懇,不是冷冰凍的說教,因為被規勸者乃卓有盛名的詩人,且是詩人的朋友。這首詩首先指出當前世風日下,文風自然也隨著頹敗。接著充分地肯定了仲殊很有才華,詩文造詣極高,也享有非同小可的名聲。然後才指出仲殊的詩詞過於柔媚濃艷,走了彎路。最後作者提出詩人對仲殊的規勸和希望。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⑴大道:一般是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凌遲:亦作陵遲,俗稱剮刑,封建時代最殘酷的一種死刑。此處借指嚴重的破壞、粉碎和毀滅。正風:指合符儒家正統的道德風氣。殰隳:墜落,毀壞。
⑵頹綱:頹敗的綱紀制度。亂:混亂而且敗壞。
⑶卓:此處作“多”解。出世士:脫離塵世羈束的人,此處指出家人。蔚:薈萃,聚集。人天:人間和天上,指整個世界。
⑸囊括:包括,包羅。十洲:古代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十個島,即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名翼:比喻名聲傳播如鳥長了翅膀。四海:古以中國四周有海環繞,故四海猶言天下,指世界各地。馳:傳播,流布。
⑹肆意:不受拘束,盡情隨意。放:恣縱,放任。灑脫:瀟灑大方,超脫而不受拘束。羈縻:束縛。
⑺云:雲水僧,雲遊僧。三事衲:又稱三事衣,即穿遍各種僧衣。僧衣稱衲,一般由五條布片,或七條布片,或九條布片拼綴而成。瓶錫:水瓶和錫杖,此處代指僧人。之:到。
⑻相間:間雜。百紙:百篇。為:完成。
⑽大手筆:指有關朝廷大事的文字,引申為有名的文章家或其作品。胡:為什麼。柔詞:柔媚軟弱,兒女情長的文辭。
⑾革:革除。澆漓:風氣衰微淺薄。
⑿鶩:追求,仿效。東山嵩:與僧孚、仲殊同時代的高僧契嵩。圖祖:謀求佛祖的法則。豐碑:高大雄偉的碑石。
⒁蓍龜:蓍草和龜甲。古代用以占卜的物品。此處引申為模範、榜樣、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