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規格參數,本艦資料,建造背景,形態結構,艦歷,
規格參數
指標 | 參數 |
長 | 25.6米 |
寬 | 數據缺失 |
吃水 | 數據缺失 |
排水量 | 60噸 |
最大航速 | 16節 |
武備:
前主炮為37mm機關炮1門,桅盤上有1磅機關炮1門,尾炮為1磅機關炮1門,左右飛橋各有1磅機關炮1門,還裝備了6.5mm機槍4門和艦載迫擊炮2門。
本艦資料
建造背景
北伐戰事漸歇之際,國民革命軍廣東海軍急需休養生息,但是江海剿匪任務加重,而廣東地方海軍所轄艦艇大多老舊不堪使用,需要添造新艦。因此在1927年,時任廣東軍事委員會航務處處長的馮肇銘主持了新艦製造活動。
這次設計由造船科科長伍景英操刀,他是廣東順德人,在清末出國深造,成為當時中國屈指可數的軍艦設計人才,也曾在江南造船所有過工作經歷。
伍景英設計了大小2型軍艦,廣東海軍當局各訂二艘,用國民黨先烈的名字命名,在香港的造船廠建造,所需經費則從廣東省建設廳特別費下分期撥付。
四艘炮艦中,60噸級的被命名為“仲愷”(源於廖仲愷)和“仲元”(源於鄧鏗,字仲元),於1928年10月29日在香港英商太古公司旗下的卑利船塢承造。
形態結構
仲元、仲愷二艦屬於淺吃水的內河炮艦,跟南京政府的川江炮艦是一類。
兩艦的37mm主炮位於艦首甲板,炮位兩舷架設了鋼板用於防護。
主炮之後是一座軍桅,下桅盤安裝一座探照燈,上桅盤則安裝了1磅機關炮一座。
艦上的駕駛室和飛橋建築緊挨在前桅桿後方,由下方主甲板中部的海圖室承托,飛橋甲板上有木製的駕駛室,飛橋兩翼各布置了一門機關炮。
飛橋之後是兩座煙囪和機艙棚,再往後,整個艦艉設有一層艉樓,原因是該艦吃水淺,主甲板下方無法布置生活艙室。艉樓上有一門機關炮作為尾炮。
值得注意的是,該艦雖然形體較小卻有兩座桅桿,這會導致船的重心升高,穩定性下降。之所以如此設計,是因為可以在桅桿間架設無線電天線,這種快捷的通訊工具對於仲愷號這種在內河巡捕緝盜的軍艦而言十分重要。
總的來說,該級軍艦雖然形體極小,但是設計上有別出心裁之處,體現了伍景英的設計水準。
艦歷
1928年10月29日在香港下水。
1929年1月9日由廣東海軍接收併入役。服役期間經歷了陳策叛亂等事件。
1937年參加對日作戰。
1938年10月29日與姊妹艦“仲元”參加廣東三水滘口水戰。
1938年12月被日軍飛機炸沉於廣東西江中。
後來被日軍打撈出水,歸入汪偽海軍廣東要港司令部。
日軍投降後重新歸入國民政府海軍,之後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