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勞,以高御下,語出唐代劉禹錫《為淮南杜相公論西戎表》。意謂以休整好的軍隊對付勞累的敵軍,以有利的地形居高臨下打擊敵人。
以逸待勞,以高御下,語出唐代劉禹錫《為淮南杜相公論西戎表》。意謂以休整好的軍隊對付勞累的敵軍,以有利的地形居高臨下打擊敵人。 ...
以逸待勞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yǐ yì dài láo,多指作戰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讓敵人來攻,然後乘其疲勞,戰而勝之。原作“以佚待勞”。出自《孫子·軍爭...
“以逸待勞”並非“好逸惡勞”,而是養精蓄銳,等敵人勞師動眾、疲於奔命、彼竭我盈之後待機而動。使用以逸待勞這種策略的時候,務必要沉著冷靜,把自己和對方...
三十六計之以逸待勞作品出處 編輯 《以逸待勞》選自《三十六計》《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
歲通玉帛,待以客禮。昭宣聖德,擇奉誼之臣;恢拓皇威,選謹邊之將。積粟塞下,坐甲關中;以逸待勞,以高御下。重以金玉之贈,結以舅甥之歡。小來則慰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