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觀滄海:啟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以觀滄海:啟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以觀滄海:啟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主要講述了2012年7月26日是啟功先生誕生100周年紀念日,6月30日是啟功先生逝世7周年紀念日。啟功先生是100年來對中國具有深遠影響的人物之一,其高尚的道德操守和廣博的學養智慧以及深具親和力的品格,獨具標格、風靡海內外的書畫造詣,獨具隻眼、眼力與學力高度結合的鑑定功力,文學、文獻學、詩學、國小、佛學、民俗學、紅學無所不包、無所不精的學術研究,繼承傳統與發展創新完美結合的詩文創作,“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教育理念和從教七十餘年的教育實踐,都使他在近百年的中國藝術史、學術史、教育史上占有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地位。

基本介紹

  • 書名:以觀滄海:啟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頁數:416頁
  • 開本:16
  • 作者: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1034842, 978750103484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以觀滄海:啟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前言
學術論文
傅熹年:學術研究與藝術鑑賞的完美結合
——學習啟功先生藝術史及書畫鑑定論著的體會
劉宗漢:平生風義師兼友
——啟元白先生書法識小談
王得後:啟功:滿族當代卓越的思想家
趙仁矽:讀啟功先生《落花》四首等詩
——兼談中國古典詩詞的寄託
程大利:尊重傳統與自覺擔當
——略論啟功先生對傳統山水畫的文脈傳承
於天池:潤物細無聲
——談啟功先生對於《紅樓夢》研究的貢獻
雷振芳:啟功先生繪畫淺讀
——紀念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王連起:漫談啟功先生的古書畫碑帖鑑定
李星:試論啟功先師的論書詩
於翠玲:一賭而成絕唱
——啟功先生《賭贏歌》的境界
金銖:妙筆拈來皆錦繡
——啟功先生隨手寫的書法小品
張廷銀:元白夫子收藏八股制義古籍述論
鐘建仁:黃金分割律在書法中的套用
劉寧:啟功先生和古文獻學
王照宇:啟功先生的古書畫鑑定
石英:撣通畫諦高
——論佛教對啟功繪畫的影響
柯繼紅:詩文聲律源流暨啟功“竹竿律”平議
——謹以此文紀念啟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薛磊:啟功先生談文化與美術史
李鵬:“皮薄”與“皮厚”
——啟功先生詩學觀之一隅
于樂:二王的用筆歐柳的結體
——管窺啟功先生書法的根源
紀念文章
劉乃中:我家和啟先生
來新夏:七十年師生瑣碎情
——紀念啟功老師百年冪誕
白化文:追憶陪侍啟先生
郭志剛:啟功先生二三事
莊壽倉:點點滴滴憶啟老
侯剛:文章翰墨師友平生
——從幾件史料看啟功先生與臺靜農先生的友誼
屠式瑤:令孤本化身千億
董琨:回憶作為語言文字學家的啟功先生
鐘少華:我追隨啟功先生學習“豬跑學”
李道英:三張便箋見精神
萬光治:北師大校訓的踐行者啟功先生
柴劍虹:此時無聲勝有聲
——讀啟功先生“文革”初期日記感言
熊國楨:有限的交往無盡的思念
——深切懷念啟功先生
陳文岩:懷啟老
林岫:啟功沒有走遠
於天池李書:一日心期千劫在
——李長之與啟功
崔樞華:啟功在一連二排
鄒春鳳:深切緬懷恩師啟功先生
張傳亭:啟功先生的憤怒
陳福桎:賞不朽書作憶長馨師德
——謹以此文獻給啟功先生的在天之靈
李振生:難忘啟功先生
陸昕:心香。
黎烈南:啟功先生為我題字
——紀念啟功先生百年誕辰
章景懷:我心中的啟先生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典範
李兆志:兩世情緣一生恩師
單嘉筠:小憶與啟老二三事
李洪海:憶恩師啟元白先生
江晚:一張照片想起兩個人
吳振武:從一些小事看啟功先生的豁達與尊老
榮鋼:高山景行話元白先生
張廷銀:深懷歉疚憶先生
朱玉麒:春風侍坐永相憶
——啟功先生百年誕辰追思
王慶:長憶啟功先生
楊敏如:永遇樂想念啟元白老友
趙仁矽:掃先師墓有感二首
林邦鈞:值恩師百歲冥壽,為編遺著有感
林岫:詩詞五首
金文正:懷念啟功老師
潘玲:和啟功先生論詞絕句十八首

序言

2012年7月26日是啟功先生誕生100周年紀念日,6月30日是啟功先生逝世7周年紀念日。啟功先生是100年來對中國具有深遠影響的人物之一,其高尚的道德操守和廣博的學養智慧以及深具親和力的品格,獨具標格、風靡海內外的書畫造詣,獨具隻眼、眼力與學力高度結合的鑑定功力,文學、文獻學、詩學、國小、佛學、民俗學、紅學無所不包、無所不精的學術研究,繼承傳統與發展創新完美結合的詩文創作,“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教育理念和從教七十餘年的教育實踐,都使他在近百年的中國藝術史、學術史、教育史上占有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的人格魅力和學藝成就不但使他在生前贏得了廣大愛好者的欽慕,就是在逝世後的七年間仍然得到不斷的追思。而欽慕追思者不但有與啟功先生接觸較多的親朋好友和弟子學生,更有眾多的僅有一兩面之交,甚至是從未謀面而僅有耳聞的私淑者、愛好者。如最近一些親朋學生在商討如何紀念啟先生百年誕辰時,舉行了六七次長時間的座談會,而每次座談會都自發地變成了追思會,大家追思起啟先生卓越的道德文章和雋永的趣聞逸事,好像有說不完的話和道不盡的情。我們也常會遇到各行各業的人還在談起啟先生,書畫鑑定界的朋友遇到難題常感慨“再也無法一求啟老的法眼了”。學術界的朋友遇到稀奇古怪的問題常感慨“要是啟先生還在或許能知道”。學生們遇到人生的困惑常自問:“要是啟先生該怎么想?”而書畫市場上啟先生作品價格的長期堅挺更從一個側面直觀地說明了啟先生的藝術價值。總之,啟先生生前貢獻社會的不是虛名和浮華,而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逝世後留給人們的沒有緋聞謠傳和財產糾葛,而是無盡的追憶哀思。我們應該珍惜並留住這些美好的記憶。《詩經·甘棠》有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就像人們珍愛召伯的甘棠那樣,我們應該讓“啟功現象”長久地發揚光大,讓他的精神和成就長期地澤被後人。
為此,在啟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我們將舉行一系列的活動,其意義不僅在於對他本人的紀念與追思,更是對敬老崇文傳統的發揚,更能體現後人對前賢的尊重,對文化、藝術、學術的傳承。出版這冊紀念文集即是這一系列活動之一。徵稿後我們得到啟先生親友學生的大力支持,現將這些文章大致分為“學術論文”和“紀念文章”兩大類,以求從方方面面與廣大讀者進行廣泛的交流。為此我們要特別感謝文物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感謝為此書的出版做出貢獻的人們。因時間關係,還有很多稿件尚未徵集上來,隨著各種紀念會、學術研討會的召開,我們還會繼續編輯。我們相信啟功是永遠的啟功,是大家的啟功,對他的研究也將是大家永久的課題。
昔人有詩云:“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就讓我們把每次研究、回憶、懷念當都當做一次“東臨碣石”的過程,並通過這一過程達到“以觀滄海”——進一步發現、探索啟先生海一般的文化寶藏的目的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