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為新,以俗為雅是北宋蘇軾用語。《題柳子厚詩》:“詩須要有為而作,用事當以故為新,以俗為雅。”黃庭堅《再次韻楊明叔小序》也有類似說法:“蓋以俗為雅,以故為新,百戰百勝。”然二人旨趣卻有差異:黃氏之說同其“點鐵成金”、“奪胎換骨”有關,而蘇軾的提法則有一個前提即“有為而作”。
蘇軾曾說過作文應“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予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答謝民師書》),又說“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文說》)。雖是論文,但同樣適用於其對詩歌的理解,是蘇軾重自然天成的美學思想的表現。因此,只要是自然的,詩歌創作中雖用常語,但卻可以有新意,俗語也會有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