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說是中國近代以“以太”作為宇宙萬物本原的一種哲學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以太說
- 外文名:無
- 類型:一種哲學理論
- “以太”:是英文ether的中文音譯
理論正文,
理論正文
中國近代以“以太”作為宇宙萬物本原的一種哲學理論。“以太”是英文ether的中文音譯,又譯“伊脫”、“以脫”等。“以太”這一概念在古希臘哲學中即已出現,如泰利斯認為“以太是空氣的蒸發”;畢達哥拉學派稱氣為冷的以太,稱海和潮濕為厚的以太,靈魂是以太的一個片斷,一個屑片等等。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進程中,“以太”重新被人們作為一種假設的物質提出來,用以解釋某些自然現象。17世紀時,J.克卜勒用以太說明太陽怎樣使行星運行不息,W.吉爾伯特用它去解釋磁力吸引,W.哈維認為以太是把太陽熱力傳給生物心臟與血液的媒介。以後,I.牛頓和C.惠更斯都用以太解釋光的傳導。19世紀60年代英國物理學家J.C.麥克斯韋證明光是電磁波,以太被假設為一種無所不在的傳導光和電的介質(電磁場)。直至20世紀初,A.愛因斯坦建立起相對論理論,才最後否定了以太的假說。
“以太”概念大約在19世紀末隨著西方近代自然科學一起傳入中國,1890年英國傳教士傅蘭雅翻譯的《光學圖說》中,介紹惠更斯光波動說時說:“發光體能使此以脫震動,周圍沖成微浪,謂之光浪。光浪遇人目,即感動腦氣筋(腦神經)而使見,此即浪動之理。”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思想家康有為、譚嗣同、章太炎、孫中山等人,都曾從西學中吸取了“以太”概念,並把它看作宇宙萬物的原始,用以表述自己的宇宙觀。譚嗣同在《以太說》中闡發“以太”無所不在,為萬物之源的理論。章太炎在《菌說》中認為:“以太即傳光氣”,“彼其實質,即曰阿屯(原子)”,“即以太亦有至微之形”。孫中山在<孫文學說>中說:“元始之時,太極動而生電子,電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質,物質聚而成地球。”並以“以太”釋“太極”。章太炎、孫中山的這種觀點是唯物主義的,但在康有為和譚嗣同那裡卻不同,他們一方面也說:“遍法界、虛空界、眾生界、有至大、至精微、無所不膠粘、不貫洽、不管絡,而充滿之一物焉,……名之曰以太”,“原質之原,則一以太而已矣”;但另一方面,他們比較強調“以太”作為媒介的傳導性能,因此把“以太”稱為“愛力”(吸引力),比作電、磁,比作腦神經等,並由此進一步把“以太”附會成“通天地萬物人我為一身”的“仁”,說“精而言之,夫亦曰仁而已矣”;把“以太”說成是“借其名以質心力”的 “粗淺之具”;甚至又以佛教 “萬法唯識”、“一切唯心”來否定以太的實在性,說“以太者,亦唯識之相分,謂無以太可也”。最後根本否定了“以太”作為物質客觀存在的概念,而成了主觀意識所變現的“相分”。隨著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哲學上的“以太”概念,也就代之以科學的物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