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格莊

代格莊是屬於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位於辛安鎮北部,地處東經120°59′,北緯36°41′。距鎮政府駐地6公里,是一個半山區、半丘陵的山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代格莊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辛安鎮
  • 地理位置:地處東經120°59′,北緯36°41′
概況,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概況

明天啟初年,另一說為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有戴、譚、姜三姓來此定居。因戴姓先來,故以姓命村名戴格莊,後演變為代格莊。清初,相、聶二姓遷入。後來五姓皆因無後嗣失傳。 據有關資料記載,元朝末年,宋姓由江西省冀安府吉安縣石碓臼村來山東文登宋村,其後人一部分遷至寧海州(今乳山市)南泓村。明天啟初年,宋姓三兄弟(羲芝、羲業、羲洲)由南泓村遷入夏疃定居,數十年後又遷入代格莊定居。清末,李姓、趙姓先後由大山所、趙疃遷到代格莊定居。1942年,王、林二姓因婚姻關係遷居代格莊。 2002年,全村250戶,720人,有宋、趙、李、王、林等5姓,均為漢族,其中宋姓人口占90%以上。 代格莊位於辛安鎮北部,地處東經120°59′,北緯36°41′。距鎮政府駐地6公里,是一個半山區、半丘陵的山村。東與茂梓集村隔丘陵相望,村西緊靠團山、看牛山,山西與瓦罐窯、修家等村為鄰。村南是較為平坦的泊地,與葉家村相連。村北地勢崎嶇,隔黃山、看牛山與孫家夼村、夼里村相望,隸屬辛安鎮。 村轄區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約9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薯類、花生、蔬菜等。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村中設正規國小1處,桌、凳教具齊全,學生30餘人。1942年本村解放後,學生增至60人,後逐年增多。1967年最多時學生120餘人,共4個班。2000年,學齡前兒童減少,村國小與葉家國小合併,本村學生都到葉家國小和原茂梓聯中走讀。村中民眾歷來就有尊師重教之習俗,解放前和建國前後就有多名學生考入中學和師範,且都品學兼優。改革開放後,考入大中專院校人數逐年增多。到2002年,全村有16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 人民生活解放前,人民生活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半年糠菜半年糧,常年糧食人均不足100公斤。1957年,人均糧食20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300公斤,全村收入12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3000元,有各種車輛50輛,機車36輛,程控電話110部,彩電120台,電冰櫃2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民居住以草房為主,村中街道凹凸不平。1958年,村東建起石橋兩座,並拓寬了通向鄰村的路面,各種車輛均能順利出入。1989年,村統一規劃新房區,新建房者一律按新標準施工。到2000年,村北已建起一大片整齊寬敞的瓦房,村東、村西還建小樓房數座。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23平方米。 集體福利1982年,集體投資4.3萬元,修了配電室,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97年全村集資,每戶280元,安裝了閉路電視。1997年秋全村集資,每戶450元,修了大口井和自來水蓄水池,村民用上了自來水。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7年,李桂岩以教國小為掩護,在代格莊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為時達半年之久。1942年,於鳳陽介紹宋德明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村中第一名黨員。1944年,宋德明介紹宋文佩入黨,同年成立黨支部,宋德明任黨支部書記,宋文佩任宣傳委員。1949年10月黨組織公開,全村有黨員11名。2002年,全村有黨員30名。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宋德明、宋德河、宋文江、宋文科、宋洪雲、宋鳳修、宋順修、宋勤修、宋格修、宋秀明、宋樹榮。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革委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委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擔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宋文佩、李作法、宋文江、宋文增、宋義修、宋文亭、宋洪雲、宋順修、宋軍修、宋樹良、宋秀明、宋斌修、宋冠志、宋樹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