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寨村(地理區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藍田縣孟村鄉代寨村位於西安市以東2.5公里處的白鹿塬上,緊鄰西安市霸橋區和大學城,處於縣境西部,距縣城18公里。西安至安村公路通過。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溫度適中,雨熱同期,冬季寒冷乾燥,春季乾旱多風,低溫欠熱,夏季旱澇相間,秋季溫涼濕潤,降溫較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代寨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藍田縣孟村鄉
  • 地理位置:西安市以東2.5公里處的白鹿塬上
代寨村指導思想,代寨村情概況,農代寨村經濟,基礎設施,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代寨村務公開,代寨村目標任務,代寨村基本思路,地圖信息,

代寨村指導思想

近年來代寨村領導以脫貧致富為中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出發點,因地制宜,因人因戶施策,分類指導,面向市場,充分開發利用本地資源,果、畜、糧、林、草、菜、煙綜合發展,不斷提高貧困戶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

代寨村情概況

有耕地341.00畝,其中人均耕地2.26畝;有林地0.00畝。全代寨村轄1個代寨村民小組,有農戶189戶,有鄉代寨村人口151人,全為漢族,其中男性186人,女性223人。在校學生15 人,其中小學生13人,中學生2人。其中農業人口151人,勞動力7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9人。該代寨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
2006年主產業全代寨村銷售總收入21.25萬元,占農代寨村經濟總收入80%。2006年全代寨村經濟總收入26.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50.00 元。該代寨村屬於絕對貧困代寨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農代寨村經濟

代寨村有1100多口人,人均耕地不足一畝半,以種糧為主。
2006年主產業全代寨村銷售總收入21.25萬元,占農代寨村經濟總收入80%。2006年農代寨村經濟總收入26.6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25萬元,占總收入的80%;畜牧業收入3.00萬元,占總收入的3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頭,肉牛1頭;漁農民人均純收入14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該代寨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0份,農代寨村土地承包面積341畝。已建立了農代寨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代寨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代寨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1]

基礎設施

該代寨村截止2006年底,擁有電視機農戶18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7%);該代寨村到鄉通水泥路路距離最近的車站2.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00公里。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41.00畝,該代寨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混凝土結構住房為主。
該代寨村小學生就讀到李華村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民生國中中學。該代寨村距離國小校3.00公里,距離中學6.00公里代寨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鄉衛生院6公里。

特色產業

該代寨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代寨村銷售總收入21.25萬元,占農代寨村經濟總收入80%。[1]

人口衛生

該代寨村現有農戶189戶,該代寨村以種田為主。
到2009年底,全代寨村參加農代寨村合作醫療181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100%;享受低保70人(人員名單附後)。
代寨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鄉衛生院6公里。[1]

文化教育

該代寨村小學生就讀到李華村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民生國中中學。該代寨村距離國小校3.00公里,距離中學6.00公里代寨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鄉衛生院6公里。
該代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1]

代寨村務公開

該代寨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0份,農代寨村土地承包面積341畝。已建立了農代寨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代寨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代寨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代寨村目標任務

三年內使民眾達到人心穩定,安居樂業,每個貧困人口物質和精神面貌有顯著變化,通過發展生產逐步擺脫貧困,步入全縣中等農戶生活水平。五年內進入小康家庭行列,成為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代寨村基本思路

1.對於有傳統養殖經驗的農戶,扶持其發展特色養牛、養羊、養豬、養雞等家畜,推廣養殖新技術,擴大養殖規模,提高經濟效益。
2.對於有傳統種植經驗的農戶,鼓勵支持其發展優質專用小麥、高含油玉米、中草藥材等經濟效益高、市場前景好的項目。通過培訓、示範和推廣配方施肥、地膜覆蓋、病蟲害綜合防治等農業實用技術,增產增收。
3.依託果品貯藏和深加工企業,大力實施優果工程,最佳化品種結構,教育引導民眾推廣蘋果生產新技術,提高優質果品率。依託山川秀美工程,在栽植柿子、仁用杏、核桃等傳統品種的同時,積極推廣引進雜果新品種,不斷提高經濟效益。
4.以市場為導向,最佳化結構,擴大規模,主攻質量,大力發展精細菜和反季節菜,積極開發山野菜、實用菌和無公害蔬菜,不斷拓寬致富新路子。
5.充分利用縣農技中心、農廣校、縣職業技術學校、鄉鎮農民夜校等教育資源,開展農業適用新技術培訓,確保每個貧困戶至少有1名勞動力能夠熟練掌握和套用先進農業生產技術,依靠技術增加收入。
6.以縣勞務中心、職介所為依託,組織勞務輸出,確保有條件的貧困戶每戶至少有1名外出務工人員,獲得現金收入。

地圖信息

地址:西安市藍田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