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劉沔與回鶻宰相頡於伽思書

《代劉沔與回鶻宰相頡於伽思書》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代劉沔與回鶻宰相頡於伽思書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李德裕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代劉沔與回鶻宰相頡於伽思書
會昌三年八月二十日,大唐河東節度使檢校右僕射劉沔致書於九姓回鶻頡於相公閣下:嚷者回鶻因延陀之亂,歸心中國,太宗親幸靈武,納彼降人,置瀚海都督,列於內地。爰初封植,自我深恩,回鶻立國立家,莫非唐德。皇帝自聞回鶻乖亂,繼以災荒,為紇扢斯所攻,國已殘滅,可汗率傷痍之眾,席捲而來,朝遷遣告諭之使,轂擊於外。誠宜恭聽詔命,漸歸漠南,國家得以施拯救之恩,成詔攜之禮。昔呼韓單于亦以離亂,歸附漢廷,定計之初,則遣子入侍,款塞之後,又來朝京師,即得為臣之義,實展外藩之敬,然後漢家擁護出塞,救恤加恩。況回鶻累代稱藩,久修臣禮,只合先請朝謁,自陳艱危。太和公主是帝室愛女,太皇太后夙所鐘念,可汗亦宜遂其情禮,便遣入朝。雖皇帝不許,當勤固請,為可憐之意,陳自托之誠,豈不感明主之心,塞華夷之望?則我之救恤,無所愧懷。而乃睥睨邊城,桀驁自若,邀求過望,如在本蕃,遐邇之人,無不驚嘆。今又深入邊境,殘虐生人,以退渾為名,侵暴未已,黎庶伏竄,莫敢定居,秋稼盈疇,不遑收刈。夫欲求大國之援,繼姻好之情,當務交歡,豈宜如是?
來書又云:“蕃人易動難安,加忿怒後,不可製得。”只如回鶻為紇扢斯所困,豈可一日暫忘,舉國將相遺骸,棄於草莽,累代可汗墳墓,隔在天涯,固宜泣血枕戈,嘗膽思報,大雪冤恥,告謝幽魂。回鶻忿怒之心,合施於彼。而欲滅棄仁義,逞志中華,天地神祇,豈容此事?《詩》云:“剛亦不吐,柔亦不茹。”回鶻以紇扢斯之強,不敢報復,可謂吐剛矣;輕退渾之弱,惟務傷殺,可謂茹柔矣。又《詩》云:“君子如怒,亂庶遄沮。”君子怒以止亂,不聞生亂。望相公深思此義,勿更輕言。
今弊邑恃回鶻之信,不憚回鶻之怒。若外與中國結怨,內為紇扢斯所排,遷集鳥徙,流離蓬轉,以沔揣度,終難取濟。前代郅支單于,不事大漢,寄命堅昆,尋又遠托康居,自成夷滅。往事之戒,得不在懷?昔呼韓之敗也,其臣伊秩訾勸呼韓稱臣事漢,從漢求節,呼韓納用其策,竟保全全。又戎子駒支將預晉盟,執政以有二心數於朝,駒支乃自稱不侵不叛,何惡能為,執政嘉之,遽命即事。今相公以偉才宏略,匡弼可汗,既無秩訾之明,謹於事大,又無駒支之辨,自達其誠,而欲絕累代之歡,興二國之禍,稱雖釋憾,何以戴天?又古人云:“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倘自改悔,實未為晚。恐未嘗思此,聊布所懷,信之與否,幸垂見示。不具。沔白。

作者簡介

李德裕(787—849)唐文學家。字文饒,趙郡(今河北趙縣)人。歷任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兵部尚書等職。又先後出任劍南、西川、淮南等地節度使。後遭李宗閔、牛僧孺集團打擊,被貶崖州,卒於崖州司戶參軍任所。工詩文、書法,貶黜嶺南時詩較有名。著作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