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陽戲

仡佬族陽戲

仡佬族陽戲,流行於貴州省正安縣市坪鄉為中心的仡佬族,其造型、表演、聲腔、台詞等都與漢族地區的陽戲大同小異,具有正安縣的地方文化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仡佬族陽戲
  • 流行於:貴州省正安縣市坪鄉
  • 特色:具有正安縣的地方文化特色
  • 源出:四川
概述,表演,道具,附錄,仡佬族,習俗,服飾,

概述

溯源
仡佬族陽戲源出自四川。市坪鎮龍坪村田村組村民第五代陽戲學掌壇師李興權老人講,相傳貴州籍的馮萬春、馮壽春、馮戲春三兄弟到四川一帶做生意,由於經營不善,無法再在四川待下去。但苦於連回家的路費都快賠光了,只好在四川徘徊。一日與朋友閒談,知道陽戲,。三兄弟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就按照當地風俗習慣,許下陽戲願,希望菩薩顯靈,幫助兄弟三人走出困境,並將還原日期及事項,托人請所許願性帶回老家告知父母,請人設壇還原。眼看離兄弟三人還原的日子越來越近,不但兄弟三人回家還原無望,就連生活都成問題,正當兄弟三人焦急萬分之時,三個手執金鞭、騎著高頭大馬的彪形大漢來到三兄弟面前,囑咐三兄弟拉著馬尾巴回家,著急的三兄弟依言拉住馬尾,飛快地被三個彪形大漢帶回了家。兄弟三人到家之時,正是還原的日子,家中正在設壇唱戲,說是幫他兄弟三人還原的,奇怪的是那三個帶他們回鄉的大漢竟然與供奉在堂屋香案法壇上的三尊菩薩長得一模一樣。自此,陽戲從四川傳入貴州。這雖然只是一個民間傳說故事,對貴州陽戲的根源探究不能提供理論根據,但就市坪陽戲而言,從李興權老人口中得知,田村陽戲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從謝壩鄉東禮村冷水渠組傳入市坪的,兩百多年間也歷經了四代,到他這一代已經是第五代了。
由於文化大革命,第四代掌壇師未能將其秉承家傳祖訓傳給李興權,加上十年浩劫動亂,陽戲曾被擱置。但李興權為將家傳陽戲發揚光大,使之繼續傳承下去,便故拜市坪街上申作清先生為師學習法壇祭請,又拜市坪村石溝平組張聖貴為師學習相關戲劇舞蹈,終於使斷代的田村陽戲薪火相傳,今日,市坪陽戲也只有田村衛家了。

表演

傳承於市坪的陽戲,藉助神話傳說中“三聖祖”的神威,以舞蹈的形式,配以川劇和地方花燈戲的唱腔,通過演繹神話傳奇,幫助許願人還夙願,避凶經納吉。
仡佬族陽戲開始時,許願人家要先殺好豬,剖一個小口,只拿出內臟,仿佛一隻全豬(整頭的豬),將其放在案板上,然後由頭戴花冠,手執師刀、令牌的掌壇師吹響了牛角招請本壇已故法師、掌壇師。然後設壇禮請川祖、土祖及滿堂神聖,祭敬灶王,最後再根據事先確定的事宜依次演練相關劇目。陽戲所演劇目根據許願人許願情況而定,一般是在晚上進行折,有唱一夜的,也有唱三天三夜的。演唱劇目和時間發生變化,演唱人數也要作相應調整。
唱陽戲所需人數比一般儺壇要多,少則7-8人,多則9-16人。唱一晚上所出劇目有:開壇禮請引神童子、引神土地、財神,拆豬領牲過案,降龍,五聖登殿,四宿了運,勾簿,祭伯公伯婆,祭豬頭神,合瘟造船。唱三天三夜的除了要唱完上述戲曲劇目外,第一天開壇時應唱二郎神桃山救母,第二天唱土祖張傑碧山降猴,第三天封壇唱藥王還夙了願。

道具

為了增強陽戲的神聖感、神秘感,在唱戲時一般都有很多道具放在行李箱中備用,行李箱內裝有唱戲時的香案(懸掛式)、佛衣、法衣、菩薩、龍套、臉子殼(面具)等,據市坪鄉田村陽戲班掌壇師介紹,田村陽戲班現有各類法衣、佛衣20餘件,聖人臉子殼(面具)9件,藥王菩薩、川祖菩薩、土祖菩薩、太子菩薩各一尊,天門土地、引神童子各一尊.特別是天門土地和引神童子傳承至今已三百多年,由此可見,陽戲在我鄉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神聖和崇高。
仡佬族陽戲,在苗鄉仡佬族人民的心目中是“歡喜神”的化身,既慷慨又小氣。據傳聞,凡是許願人真誠許下的陽戲願,只要許願人達到某種願望後備辦三牲六禮,設壇唱戲還願,“歡喜神”就非常靈驗,不但許願人一家諸事大吉大利,祝壽安康,而且可能會遭至厄運。即使求神拜佛也無濟於事,直到許願人踐行諾言方才罷手。這雖然是傳聞,但這種傳聞已根深蒂固於苗鄉兒女心中不隨便的許下陽戲願。
這一說法到底有沒有得到證實無關緊要,因為這當中畢竟帶有些封建迷信色彩。但這種傳聞卻印證了苗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印證了苗鄉兒女言而有信,言出必行的傳統美德。

附錄

仡佬族

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道真、務川、織金、黔西、六枝、關嶺等縣,少數分布在廣西的隆林自治縣和雲南文山自治州的廣南、富寧、馬關等縣。仡佬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仡佬族雖有自已的語言,但各地仡佬語差別很大,且因仡佬族人數少又居住分散,所以他們之間有很大的不同,就連語言也有很大差別,往往分散居住在一個縣內的同族人也不能用仡佬語通話。如今,漢語已成為仡佬族人的主要交流語言。仡佬族主要從事農業,農作物以玉米為主。仡佬族手工打鐵業比較發達,早在清代,仡佬族人中就出現了一批專業的鐵匠,鑄犁、製作鳥槍,被人們稱為“打鐵仡佬”。本民族於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仡佬族毛龍節。

習俗

仡佬族人由於長期與漢族人和諧相居,其生活習俗等方面已和當地的漢族相似,但至今仍保存一些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活動、節日慶典、飲食習慣。仡佬族的傳統節日大體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另還有毛龍節、牛王節、祭山節、吃新節、燈桿節等。牛王節是在農曆十月初一,每到這一天,當地的仡佬族人殺雞、備酒、敬奉牛王菩薩,祈願牛王保佑耕牛體魄健壯,凡養牛戶屆時都要讓耕牛休息,用最好的飼料餵牛,還要用上等糯米打兩個粑粑分別掛在牛的兩隻角上,把牛牽到水邊,讓牛“照鏡子”,使它興高采烈,然後取下粑粑餵牛。
仡佬族姑娘出嫁與眾不同,最有趣的當屬“送嫁十姊妹”。新娘過門前一個月,同村寨的同輩姑娘自願組成十人儐相,到未婚新娘家做姐妹,與新娘日夜相伴,幫她做新鞋,縫嫁衣,備嫁妝。成親的那天,十姐妹與新娘打扮得一模一樣,穿相同的“情人鞋”、“送嫁衣”,撐同樣的“姐妹傘”,剪同樣的髮型,扎同樣的辮子,甚至連舉止姿態都相近相似。若非親友,真不知誰是新娘,誰是儐相。到了新郎家,十一個姑娘一起登堂入室,熱鬧非常。接親的當天,還有設“歌卡”的習俗。男方一行人到女方村寨接親時,要唱答盤問方能通過“歌卡”進入新娘家。同樣,女方送親隊伍到男家村寨也得答出問歌才能進新郎的家門。有時從早一直唱到晚,圍觀看熱鬧的人擠得水泄不通。若答不上來,那就自問自答,或由家長出面唱“和解歌”,宣告“欄門歌”結束。在長時間的對歌中,主人要好好招待客人,以保證對歌時精力旺盛,情緒飽滿。新娘進屋後,許多地方要“鬧歌堂”,即在洞房內外擺擂台賽歌,男女唱答。喝彩聲、歡笑聲響成一片,成了青年人顯露才華的極好場所。

服飾

仡佬族人善紡織、刺繡、蠟染,歷史上因其服飾色彩款式不同而被稱為“青仡佬”,“紅仡佬”,“花仡佬”,“披袍仡佬”等。仡佬族服飾無論男女都愛穿桶裙,裙料以染色羊毛線編織,裙腰無褶皺,穿時以裙自頭上貫通而下,故名為“通裙”。女子一般穿及腰短上衣,袖背上繡有鱗狀花紋,下配無褶長筒裙。裙由三段組成,中間用土紅色羊毛織成,上下兩段是麻織條紋土布。外套圓領無袖、前短後長的貫頭衣,頭盤大髮髻,戴一端繡有紅、黃、綠、紫等彩色花邊的黑色頭巾。以銀首飾裝飾,穿翹尖繡花鞋,也有穿石衽大襟短衣、長褲,衣袖寬短,襟及環肩以寬邊裝飾,褲較短,褲腳較窄。仡佬族男子多穿對襟上衣,長褲,白布或青布包頭,穿元寶鞋或雲勾鞋。另外仡佬族的繡花鞋口沿和鞋頭都有繡花,鞋頭略上翹,花飾部分占鞋幫的三分之一,造型別致、圖案美麗,色彩富有民間特色。
仡佬族歌舞仡佬族歌舞
仡佬族大都喜歡把鮮菜做成酸菜和醃菜再吃,如用青菜、辣椒、大蒜、生薑混合醃製的酸辣菜,用香椿芽醃製的醃香椿,不僅可以涼拌,單獨作菜,而且還可用來做成大菜(即扣肉底菜)。肉類主要有豬肉、羊肉和牛肉、馬肉,其中較有代表性的風味菜餚是用豬骨頭、雞肉加大量的辣椒粉舂碎,加各種佐料做成的辣椒骨,食用時既可單獨做湯,又可與其他菜相配,製成各種風味菜餚。仡佬族很喜歡吃辣食,吃法也很多,如將嫩辣椒放在乾鍋內爆成半熟,然後用油炒糊;或將嫩辣椒煮成半熟,曬乾,吃時再用油炸,直接用來下酒。仡佬族善釀酒,以“爬坡酒”最富特色,酒用玉米、高粱、毛稗、稻穀等釀製而成,常用作禮品贈送親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