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古道(衢州至福建古道)

仙霞古道(衢州至福建古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仙霞古道,古稱江浦驛道、浙閩官道,仙霞古道的歷史,大多認為可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漢代。兩晉隋唐時,仙霞古道成了北上中原的交通要道。

唐、宋後,仙霞古道成為寬2米至3米的“七尺官道”,是跨越仙霞山脈而溝通錢塘江和閩江水系的陸路連線線。2011年,仙霞古道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仙霞古道
  • 外文名:Xianxia Ancient Path
  • 起點:江山縣城
  • 終點:福建浦城縣
  • 長度:120.5公里
人文古蹟豐厚,兵家必爭之地,貿易必經之道,文人必游之路,

人文古蹟豐厚

古道北起江山縣城,途經清湖、石門、峽口、保全、廿八都諸地,翻越仙霞崇山峻岭,直至福建浦城縣,全長120.5公里,江山境內達75公里。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統計,古道沿線現存四十餘處文物點,有煙蘿洞摩崖石刻、清溪鎖鑰門亭、黃巢起義遺址、戴笠故居、水安橋、東嶽宮、德春堂藥店等。其中仙霞關為唐末黃巢農民起義遺蹟,嶺上設四關,皆以條石砌成,每關設雙重拱券頂大門,關牆高4米至5米,周圍崇山峻岭,峭壁深谷,“千盤難度鳥,萬嶺欲藏天”,號稱天設之雄關。
仙霞古道

兵家必爭之地

仙霞古道開闢的歷史,要追溯到唐朝末年。公元878年,唐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黃巢率十萬大軍揮戈浙西,轉戰浙東,後又取道仙霞嶺,劈山開道700里,直趨建州(現福建建甌)。開山劈路後,舊時“嶺水之山峭峻,車道不通”的仙霞山形勢大變,成了“操七閩之關鍵,鞏兩浙之樊籬”。
仙霞古道關雄峽險,從仙霞關至楓嶺關,道道險關扼守著這條從唐朝到近代浙、閩間唯一的商旅要道,為浙閩贛三省要衝,素有“兩浙之鎖鑰,入閩之咽喉”之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自古道修築以來,戰事頻繁,烽火不斷。明有葉宗留領導的農民起義,閩、浙種靛和燒窯農民的起義,清有以楊管應為首的饑民起義,光緒年間有劉家福領導的九牧起義,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侍王李世賢的部隊也曾在此活動過。中國革命戰爭時期,仙霞嶺上又留下過共產黨紅軍、游擊隊的足跡。1935年至1937年間,工農紅軍挺進師在粟裕劉英的領導下,建立了根據地,組織山區農民開展鬥爭。

貿易必經之道

錢塘江水系和閩江水系曾分別是浙江和福建境內的交通命脈,而在溝通這兩大水系的旱路中,距離最短、同時也是最重要之一的,就是跨越仙霞嶺山脈的仙霞古道。仙霞古道雖然山路艱險,但相對於海運或其他山道而言,仍屬較短且方便。
宋高宗南渡後,浙閩兩省間商旅交往明顯增多。時任“浙東保寧軍節度使”的史浩,招募民夫“以石甃路”,此後經歷代修葺,仙霞關遂成“東南鎖鑰”、“入閩咽喉”。元朝大力發展“海上絲綢之路”,泉州是當時世界最大海港之一,江浙不少貨物通過泉州運往世界各地。絲綢作為當時最重要的出口物資之一,通常經錢塘江水系再走仙霞古道這一海上絲綢之路陸上運輸線,沿閩江水系,最後運至海港。
據古書記載,“凡自浙入閩者,由清湖渡舍舟登入,連延曲折,逾嶺而南至浦城縣城西,復舍陸登舟以達閩海。”據此可知,仙霞古道構築了穿越浙閩的大陸橋,促進了商品物資交流,也成為“海上絲綢之路”陸上運輸線最重要的路線之一。

文人必游之路

仙霞古道、雄關、勝景,沿途的江郎山、仙霞嶺、楓嶺和梨嶺等,或因險峻,或因秀美,或因其為省界象徵,曾吸引不少文人墨客,於此觀山攬勝,賦下不少讚美仙霞的詩篇。張九齡王安石陸游朱熹楊萬里辛棄疾徐霞客等等文豪紛紛慕名來游。在仙霞古道景區里,有一座50多米長的碑廊,其中陳列了26塊詩碑,鐫刻了歷代文人名士途經仙霞古道時留下的20篇詩文。
如今的仙霞關,早已沒有了昔日重兵把守的威嚴氣勢。隨著現代公路相繼通車,“戰略要塞”都已成為悠悠往事。然而,古道上留下的關隘、壕溝及遺蹟、遺物,成為遊人緬懷、憑弔、觀賞遊覽的勝地。重走千年古道,更是成為不少驢友的經典徒步線路。2014年,到仙霞古道景區遊覽的人數更是超10萬人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