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湖山莊

仙湖山莊

仙湖山莊(又名壹品莊園,我的莊園)位於四川省西充縣同德鄉,由崔的設計的現代莊園模式,於2011年初創建。仙湖山莊是通過打造鄉村花園生活社區,創建一個莊園平台,做產業系統集成。使農村從第一產業變更為第三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仙湖山莊
  • 別名:壹品莊園,我的莊園
  • 位置:四川省西充縣同德鄉
  • 創建時間:2011年初
山莊優勢,發展模式,山莊精神,山莊由來,

山莊優勢

農民轉為服務工作,將鄉村的環境改造為花園,吸引城鎮人口到鄉村居住生活,協助和引導農民建房和就業,從而形成一個現代和諧的鄉村花園社區。
仙湖山莊航拍圖片仙湖山莊航拍圖片
仙湖山莊位於遂寧高峰山綿陽嫘祖陵連線中點,仙湖山莊希望打造成為歐式花園別墅社區和鄉村濕地景觀,與高峰山、嫘祖陵形成20公里長的旅遊走廊。
仙湖山莊規劃主要是三部分:北美楓林為主的彩葉林觀賞區、鄉村濕地、歐式別墅社區。主要養殖產品為生態大閘蟹,山莊目前有火鍋餐廳,中餐廳,別墅酒店,籃球場等設施。
我們所嚮往的農村,應是水青青,天藍藍,交通四通八達,人畜飲水安全,村村有衛生所,幼稚園,圖書室和村民活動場地,網際網路全覆蓋。鄉鄉有國小、醫院,中型文體場地。農民讀書、上網免費,看病可以報銷80%以上費用,人們過著豐衣足食,老有所養,幼有所依,和睦相處的生活。抵禦自然災害、疾病的能力和能源集約化程度顯著提高。農業方面,糧食農業、經濟農業、林業、種養殖業、鄉村旅遊業源頭安全,結構合理,和諧發展,生態環境平衡、優越。全面實現自動化、信息化。農民群體,非文盲率98%以上,全部實現九年義務教育。農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25000元左右。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曾掀起一起規模大、時間長、波及廣的鄉村建設運動。這是歷史上引人注目的一件大事。當時,全國出現了數百個鄉村建設團體和機構,出現了一大批鄉村建設的傑出人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晏陽初、梁漱溟、盧作孚。1926年,晏陽初(1893—1990)本著“解除苦力之力、開發苦力之苦”的精神,率領一批有志之士及其家屬來到河北定縣農村安家落戶,推行平民教育,啟發民智為主,以帶動整個鄉村建設。這批人中,不少是留學美國的博士、碩士,或國內大學的校長、教授。他們來到農村,進行鄉村建設實驗,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被譽之為“博士下鄉”。晏陽初認為中國農民普遍存在“愚、貧、弱、私”四大病害。他提出要以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連環教育的三種方式,實施四大教育:即以文藝教育治愚,以生計教育治窮,以衛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以此達到政治、經濟、文化、自衛、衛生、禮俗“六大建設”。在他主持和帶動下,“博士”們把定縣作為“社會實驗室”,認真進行社會調查,掃除文盲,開辦平民學校,推廣合作組織,創建實驗農場,傳授農業科技,改良動植物品種,倡辦手工業和其他副業,建立醫療衛生保健制度,還開展了農民戲劇,詩歌民謠演唱等文藝活動,受到農民的歡迎。遺憾的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中斷了他們的實驗。晏陽初毫不氣餒,又在重慶北碚創辦了中國鄉村建設學院,繼續為鄉村建設培養人才。梁漱溟(1893—1988)所主持的山東鄉村建設實驗,一度成為全國鄉村建設的中心之一。他認為“中國是農村大國,要改造中國,必須針對其“倫理本位,職業分途”的特殊社會形態,從鄉村著手,以教育為手段來改造社會。為此,他撰寫了《鄉村建設大意》、《鄉村建設理論》、《答鄉村建設批判》等一系列著作,闡明他的鄉村建設理論。他的鄉村建設方案是:把鄉村組織起來,建立鄉農學校作為政教合一的機關,向農民進行安分守法的倫理道德教育,達到社會安定的目的;組織鄉村自衛團體,以維護治安;在經濟上組織農村合作社,以謀取鄉村的發達,即“鄉村文明”、“鄉村都市化”,並達到全國鄉村建設運動的大聯合,以期改造中國。1928年,他到廣東開始實踐他的“鄉治”主張。1929年,他又到北平任《鄉村月刊》主編,後又去河南擔任村治學院教務長。1931年,他在山東創辦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先任研究部主任,後任院長,主講鄉村建設理論,並在鄒平等縣進行鄉村建設實驗。其實驗步驟一是實施政教合一,建立鄉農學校;二是推行社會改良,如禁菸、禁賭、放足、辦合作社等;三是組織鄉村自衛,維護社會治安。不久,實驗因日本侵華而被迫中斷,但他在發展農村教育,培養農業人才,傳授和推廣農業技術,進行農村行政組織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盧作孚(1893—1952)是我國著名的愛國實業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創辦的民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崛起於長江,爭雄於列強”,成為我國解放前最大的民族資本航運企業,被毛澤東讚譽為發展我國民族工業不能忘記的四位實業界人士之一。盧作孚還是我國著名的鄉村建設理論家和實幹家。抗戰時期,重慶北碚被稱為“陪都的陪都”。然而本世紀20年代,這裡還是一個貧窮落後、交通閉塞、盜匪橫行的偏僻鄉村。1927年,盧作孚出任峽防局局長,開始著手他的以北碚為中心的鄉村建設實驗。盧作孚鄉村建設實驗的宗旨十分明確:“目的不只是鄉村教育方面,如何去改善或推進這鄉村的教育事業;也不只是在救濟方面,如何去救濟這鄉村裡的窮困或災變”,而是要“趕快將這一個鄉村現代化起來”以供中國“小至鄉村,大至國家的經營參考”(《盧作孚文集》196頁,西南師大出版社,1989年版)。可以說,“鄉村現代化”,是盧作孚鄉村建設的最高目標。為此,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交通運輸為龍頭,在北碚開展了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十幾年間,他修建鐵路、治理河灘、疏浚河道、開發礦業、興建工廠、開辦銀行、建設電站、開通郵電、建立農場、發展貿易、組織科技服務等等。在北碚的綜合經濟實力迅速增長的同時,又很重視文化、教育、衛生、市容市貌的建設,致使北碚很快就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鄉村經濟建設上,盧作孚注意因地制宜,發揮地方優勢。如北碚的煤炭資源異常豐富,但礦區皆在深山老林之中,運輸全靠肩挑背扛,效率極低。盧作孚招集各礦業主,以招股辦法籌集資金,修建了四川第一條鐵路——北川鐵路,使日運量由200噸迅速提高到2000噸,煤礦得到大發展,成為抗戰時期碚都的主要燃料供應基地,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盧作孚以交通運輸為龍頭的模式進行鄉村建設,使北碚在短短的20年間,就從一個窮鄉僻壤變成了一個“具有現代化雛型”的城市。盧作孚在鄉村建設理論上也頗有建樹。《兩市村之建設》、《鄉村建設》、《四川人的大夢其醒》、《四川嘉陵江三峽的鄉村運動》等,是其鄉村建設理論的重要著作。晏陽初、梁漱溟、盧作孚還是互相支持、互為知己的好朋友。他們在鄉村建設運動中儘管想法和做法各不相同,但他們建設鄉村、富強國家的愛國熱情和良好願望卻是一致的。他們不為名利,深入農村,腳踏實地,表現了為尋求中華民族自救自強的探索和獻身精神。他們在普及農村教育,發展農村經濟、培養農業人才,傳授和推廣農業技術,改變農村社會風氣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是值得肯定的。他們在鄉村建設的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強調應注意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中國的國情和特色,反對生搬硬套外國模式,都十分重視農村的教育。
近十多年來,中央每年一號檔案都聚焦三農問題。無疑,解決好三農問題是我國邁向現代化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坎。而上述三位先哲所作的努力,在他們所處的年代由於種種原因,雖未取得成功,但對於今天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仍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
位於四川西充縣同德鄉的仙湖山莊,是一個叫崔的的青年,放棄了在城市的白領生活,懷揣莊園生活夢想,帶領村民共同建成,客觀上為解決我國三農問題起到了積極的探求和示範作用。可以說,仙湖山莊,是田園版的城鎮化。
在山莊的建設中,崔的常常把布查德花園(Butchart Gardens)建設歷史作為自己的榜樣和精神典範。布查德花園是由Robert Pim Butchart夫婦合力為求美化一個荒廢的石礦場而建造。布查德先生是在加拿大生產波特蘭水泥的先驅,曾在石礦場附近設廠的一家水泥公司擔任總經理。石灰石被采盡後的石礦場使審美目光敏銳的布查德太太生厭,她便決心把石礦場納入其家居庭園美化計畫之中,通過家庭力量堅持幾十年的建設,最終建成了全世界最美的花園之一。
布查德花園一角
自己的“布查德花園”,首先是一個宜居生活社區。成規模且格調相對統一地打造住房,當然,住房的布局要講究錯落有致,協調舒展。除了水、電、氣配套設施,還對房屋周圍環境如道路、水渠進行改造,種植花草美化居所,發展庭院花卉園藝。因地制宜建造人工湖,人工島,形成鄉村濕地,不僅美化了環境,大大提升了山莊品質,還利用人工濕地養殖大閘蟹、武昌魚,形成山莊特色拳頭產品。周邊小山,適合大規模地營造彩葉林(北美紅楓、日本落葉松為主),形成山莊特色風景。
山莊應有自己的社區服務產業,如建餐廳和鄉村酒店,租用農民多餘的住房,組織特色活動,精心打造有濃郁鄉土氣息的鄉村旅遊產品。遊客到了這裡,吃的是完全可以放心的真正的綠色食品,住的是別墅,聽到的是鄉間蟲鳴蛙叫、狗吠雞鳴,呼吸的是乾淨空氣。在這樣的環境下,心靈得到淨化,身心回歸本分。而且,花錢也不多,旅遊成本很低。
而莊園要成為社區,最重要的事情是吸引農民回家,共同建設美好家園,這是建設莊園的核心內容。村民將土地出租給山莊,然後在山莊上班。同時利用居民資金擴大莊園的固定資產,在滿足居民優質生活的同時也降低了莊園投資的資金成本,也就為莊園的經營降低了成本。居民不僅在在莊園定居,而且經營各種產業,為生活提供了來源,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轉變——村民不必遠離故土,不會因年輕人外出務工造成老無所養,幼無所依。而沒有出租土地的農戶,可以圍繞山莊鄉村旅遊需求搞種養殖,為山莊提供綠色食材,比過去單純種糧食或土特產難於實現商品化,收入也大大增加。2014年春節,有不少網友通過山莊的網售平台,購得了年貨。
三年來,崔的不斷引導農民建立符合農村條件的幸福觀,追求身心健康、家庭和睦、老有所養、幼有所依、生活安穩、環境優美為核心內容的幸福生活。崔的講,這是山莊的軟實力。
仙湖山莊的整個建設,不需要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崔的說自己很贊同18大的政策。其中限制企業到農村拿地這部分,說明中央是看到了地方的弊端。因為資本是逐利的,而從事農業是第一產業,是利潤最低的產業,作為企業投資很大的話,不可能去選擇這個利潤最低的產業,大多是為了政府補貼而去的。許多企業拿了政府的錢,丟下一個爛攤子就跑了。而莊園是立足於鄉土,設計和打造具有自身造血機制的經濟系統。
莊園經濟系統的運作,實現了三方利益。第一方是村民,以前破舊貧窮的山村變成了花園社區,青壯年要么成為山莊工人,要么搞特色農業為山莊生產提供綠色食材,不用拋妻別子,背井離鄉。老年人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童就近入學,不會因脫離父母監管而產生這樣那樣的不良後果。農民過上了安穩而且殷實的日子,完全沒必要去追求所謂城市人但自己沒有歸屬感的生活。第二方是投資股東,山莊的經營贏利使得股東獲得穩定而長期的回報。第三方是外來定居者、度假養老群體、旅遊者,山莊通過整合土地資源和食品資源,極大地降低了消費成本,同時還保障了旅遊者的生活品質。
莊園經濟概念的提出和實踐,改變了傳統的鄉村發展觀念,讓貧苦和偏僻的鄉村也有了發展的優勢和機遇。崔的的實踐證明,偏遠鄉村的原生態寧靜環境與現代科技、現代物流相結合,完全能建設好一個美麗宜居,生機勃勃的新農村。

發展模式

莊園的發展模式,是社會融資、滾動發展的低成本方式,從而實現物美價廉的品質,倡導自由富足,寧靜美麗的生活方式。莊園的產業主要有以觀光休閒為主的餐廳、酒店、茶樓、酒吧等,和傳統手工作坊的產業區,比如醬油,陳醋,白酒,葡萄酒、醃製品等。

山莊精神

內心寧靜 生活富足環境美麗 身心自由
仙湖山莊

山莊由來

2013年初,一篇名為《我辭職回鄉奮鬥的兩年——創建歐式鄉村花園之夢》的天涯帖在各大論壇、貼吧流傳,講述的是樓主厭倦職場生活並辭職後,在鄉村的兩年奮鬥歷程,引起了無數人對鄉村生活的嚮往和不顧一切追求自己夢想的共鳴。
仙湖山莊
帖子作者自稱仙湖山莊莊主,在帖子中闡述了整個山莊的規劃,解釋了為什麼不是在鄉下進行農業和畜牧業創業,並為山莊原居民和外來者設計了持續可行的經濟思路。目前山莊在莊主的主持下快速發展,並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前往。
目前仙湖山莊吧已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