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仙水岩崖墓群
- 地理位置:江西省鷹潭市西南18公里處
- 時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 所在國:中國
簡介,相關,墓群特點,
簡介
仙水岩的崖墓群是中國葬俗史上的奇觀;“仙女現花”為道教第一絕景、世界第一絕景,等等。《龍虎山志.藝文》載:“龍虎山歷魏、晉、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勝,宮宇之麗,人物之繁,仙跡之異,道行之神,爵望之顯。代之慕擬歆艷者,或美之於詩文,垂之金石,傳遞一千餘載。”龍虎山幾千年來積澱而成的豐厚的道教文化遺產,和它在中國道教史上顯赫的祖庭地位,以及對中國道教發展所作的貢獻,被人公認為“道教第一山”在世界宗教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崖墓大部分利用天然岩洞造成。洞穴大小懸殊,有的寬2米,有的寬58.3米。洞口朝向東南。墓門有兩種結構,一種為夾板式墓門,一種為橫串式墓門。從墓葬習俗來看,大體分為單洞單葬、單洞群葬、聯洞群葬三種。發掘棺木41具,形式多樣,全是優質的木材精製而成。隨葬品中十三弦古箏是目前國內最早的木製弦樂器;紡織工具是中國乃至世界考古的重大發現,斜織機構件的發現,將其最早年代從東漢提前至戰國時期。
相關
懸棺遺址位於仙水岩一帶。仙水岩諸峰峭拔陡險,岩壁光滑平展,岩腳下便是瀘溪河。
臨水懸崖絕壁上布滿了各式各樣的岩洞,裡面有一百多座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的岩墓懸棺,其葬位高度為20-50米。在大片岩壁上,洞穴星羅棋布,從瀘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可隱約望見洞口或釘木樁,或封木板,“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處可見。因這些洞穴高不可攀,無人入內,其中所藏之物,多少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直到七十年代末,江西考古工作者利用吊籃和雲梯進洞,才將這個謎解開。考石工作者入洞後,對懸棺葬進行了科學清理,出土了大批遺物。其葬制盛行崖洞合葬和群葬。在水岩、仙岩、仙女岩、穀子岩等處,每處都有十幾座到數十座不等的崖洞墓。這崖洞墓中,有單洞單葬、單洞群葬和聯洞群葬等幾種類型。其中如79十二號墓,洞寬50餘米,墓室規模巨大,內置十副棺木,顯然是大家族幾代人的聚葬之所。懸棺棺具形制有扁圓形、圓筒形、長方形、頂蓋式和屋脊形等幾種,多用巨木刳割挖空而成。木料多為楠木。隨葬品多用仿銅禮器、兵器、陶器、竹木、骨玉和石器等。忌用金屬器皿。貴溪懸棺是武夷山地區懸棺葬的代表,所處年代為3000年以前的春秋晚期,是當時生活在彭蠡澤東部水系的乾越人的古老葬俗,且是流行於中國長江以南許多省區以及台灣和一些太平洋島嶼的懸葬的起源。這裡懸棺數量多,隨葬品豐富,其科學研究價值之巨大,素為海內外學者矚目。
龍虎山仙水岩,有成片的千古崖墓群,絕壁之上,玉棺懸空,神秘莫測,被稱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墓葬距今2600餘年,為春秋戰國時期古代越人所為,數量之多,位置之險,造型之奇特舉世罕見。百米懸崖絕壁之上的洞穴中棺木是用什麼辦法放置進去的?古越族人為何要將先人安放洞穴之中?什麼人才能享受此種殊榮?成為千古之謎,至今未能破解。
龍虎山崖墓數以百計,全部鑲嵌在懸崖峭壁之上,整個崖墓群如一幅巨大畫卷緊密相連在一起,極具神話色彩。龍虎山崖墓群是中國最早的崖墓群,是中國崖墓的發源地。除最集中的仙水岩有上百座外,馬祖岩、金龍峰以及周圍地區均有零星崖墓。它們的位置幾乎都在懸崖峭壁之上,高低不等,遠遠看去大小不一,隨著洞穴的變化而變化,形成奇特的景觀。
79年,江西省博物館考古隊和貴溪縣文物陳列室對仙水岩崖墓群進行了一次規模較大的聯合發掘工作。在這次發掘中,共清理了18處鷹岩墓,發掘了棺木37具,較完好的人骨架16副。出土了陶器、原始的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紡織品、紡織具、樂器等220件。這些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珍貴文物。其中有一副保存至今仍完整無損的乾屍。毛髮皮肉和連線骨骼的盤腱均已消失,脫了節的骨頭像大小珍珠似的鑲嵌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人的完整骨架。
貴溪崖墓出土的220件珍貴文物,有陶器、紡織工具、古琴等。其中陶器就有124件。這些陶器做工精細,不僅反映了當時手工工藝水平之高,而且根據其造型和陶紋就能準確地判斷其所屬年代。現陳列在貴溪文物館中。
龍虎山崖墓群的“懸棺”棺木大都用整大段楠木刳制而成,大小不一,形式迥異。有較大的可容葬十餘人的“船棺”;有造型如古屋的“屋脊棺”;有一筒獨木的“獨舟棺”;也有現今常見的“方棺”;還有微型的“二次葬”用的“骨灰盒”。從考古發掘的陪葬品來看,這些棺木里的主人均為古越族人,他們“習以水戰,以舟代車,斷髮紋身”,居于山國水澤。
1989年6月13日,“中國懸棺研究”課題組利用仿古絞車等原始機械工具,在貴溪仙水岩重現了兩千多年前古人吊裝懸棺的過程,為人們揭開懸棺的“千古之謎”指引了一條道路。現在,您在仙水岩就可以欣賞到按其中一說而舉行的模擬懸棺安放表演。
墓群特點
由中國社會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及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等單位組成的我國最大規模的古懸棺科考隊,5月2日通過搭建65米高的腳手架進入龍虎山地區最大的懸棺洞穴。專家們初步解釋了這個懸棺洞穴的特點。
特點一:棺木數量多。懸棺洞穴中一共八具棺木,是我國曆次懸棺研究中單個洞穴棺木最多的一個。根據墓中棺木的大小、數量和放置方位,專家初步斷定這是一個家族墓葬。
特點二:沒有金屬隨葬品。像龍虎山地區其它200多座懸棺墓一樣,儘管隨葬品豐富卻沒有一件金屬隨葬品。所有的墓葬,或是卯結構,或是打孔用繩子來加固,沒發現使用棺釘。
特點三:墓葬地選擇典型。它依山臨水,懸棺放置在鳥獸罕至的山崖上。
古懸棺三大特點
由中國社科院、中科院等單位組織的古懸棺科考隊對龍虎山古懸棺進行科學考察,專家指出,龍虎山古懸棺有三大特點:
第一:利用天然洞穴是龍虎山地區懸棺葬的第一大特點。專家指出,由於龍虎山地區屬丹霞地貌,較多和較集中的洞穴為懸棺葬提供了天然條件。
第二:懸棺的棺木幾乎都是由一根木頭製成的。把一根大木掏空來,象獨木舟一樣,這樣便於放置屍體、隨葬品。
第三:具有封門板。古人把棺木放到洞穴裡面以後,會進行封戶,就是用封門板把洞口封死,這樣裡面的棺木就可以避免風吹日曬等自然環境對它的破壞,也可以防止一些人為的破壞。
寧武石門懸棺
寧武石門懸棺位於山西省寧武城西70公里處小石門村西極為幽僻的山谷內,峽谷深處有一個幽僻的巷彎,入口石壁如門,巷內林木蔥翠,古建專家認為這是一塊風水寶地,考古專家認為石門懸棺是長江以北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一處崖葬群,極具考古研究價值。
環顧石門內的石壁,並非危岩高聳,而僅有10至20多米之高,皆上下陡直光滑,壁頂覆蓋著綠樹灌叢,石壁上懸掛的木棺,有嵌在岩洞裡的,也有露在石壁外的,有用木樁支撐,也有用鐵鏈吊捆的,既有一棺獨懸,也有雙棺並列的,距地面高度不一,但皆能看得非常清晰,數數竟有11具之多。除此外,在石門周圍一帶的山壁上,還有零星的懸棺分布。懸棺多在石崖石洞等避水陰涼乾燥處,距地面高度高低不一,有近百米,數十米,十數米高的不等。
據考古專家們考證認為,石門懸棺是迄今中國北方地區發現的唯一的崖葬群,極具考古研究價值。石門懸棺的懸葬方式大致可分為洞穴式、懸吊式、懸樁式、棧道式。洞穴式是在懸崖高處的天然石洞或人工石洞裡放置棺材;懸吊式是在懸崖高處用鐵鏈將棺材吊掛起來;懸樁式是在懸崖上鑿洞,平插上木樁,將棺材擱到木樁上;棧道式是在懸崖中間鑿孔插樁,鋪成一個微型棧道,將棺材擱在棧道上。
蘆芽山一帶的民間是盛行土葬的,而懸棺,當地人稱之為石葬,可能是一種異常的葬俗,據專家分析,其安葬的人有以下幾種可能:
其一:當地人對長輩的孝順,長輩去世後,置於懸棺,意即升天。
其二:在疆場上戰死的士卒。寧武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有“百戰樓煩地”的別稱。戰爭後,當地人不忍死者暴骨遺骸,用松木製棺,予以妥善安葬,將棺木置於石洞之中。
其三:是圓寂後的僧人。這類僧侶尚未修行到築塔碹葬的程度和果位,多由僧侶及鄉民共同制棺安葬,置於寺廟附近的石洞中。
其四:是沒有子裔的孤寡老人。由村民共同料理後事,制棺安置於村外石壁之下或石洞之中。
其五:是外地商客及無子女的僑遷者。當地人厚道而淳樸,慈善助人之心濃厚,遇客死異鄉者,必以石葬之俗安置。
其六:是特殊年代的異常石葬。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施行過細菌戰,山里人外出將菌毒傳染病帶入深山老林,有的幾乎全家遭殃,存活者只有十之一二。死後,村人唯恐傳染病蔓延,無人敢助理安葬,最後,屍體腐爛,只好由倖存家人將屍體抬至離村很遠的石崖石洞中安葬。
石葬懸棺雖不按墳瑩風水等土葬程式,但也並非草率從事。尤為上待厚葬的是疆場上戰死的士卒。一般安置石洞距地面較高以慰在天之靈。僧侶的安葬規格也很高。總之,石葬懸棺體現出當地人善良、淳樸及仁愛之心。據說,石葬年代並不久遠,遠至明朝中葉,近至民國及抗日戰爭時期。因為宋代則多以火葬代之,今寧化一帶發掘出的火葬陶罐足以證明這一點。
至於這些懸棺的年代起始,至今還仍是個謎團,但據推測,這些懸棺的年代並不久遠,遠至明代中葉,近至清代或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