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仙人掌錐尾鸚鵡
- 拉丁學名:Eupsittula cactorum
- 別稱:仙人掌鸚哥,卡廷加鸚鵡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目:鸚形目
- 科:鸚鵡科
- 族:錐尾鸚鵡族
- 屬:錐尾鸚哥屬
- 種:仙人掌錐尾鸚鵡
- 亞種:2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Kuhl, 1820
- 同義學名:Psittacus cactorum Kuhl, 1820
- 同義學名:Sittace cactorum Kuhl, 1820
- 同義學名:Aratinga cactorum Kuhl, 1820
- 同義學名:Conurus cactorum Kuhl, 1820
- 同義學名:Conurus aeruginosus G.R. Gray, 1844
- 同義學名:Aratinga flaviventer Spix, 1824
- 同義學名:Psittacus lepidus Hahn & Kuster, 1840
- 英文名稱:Caatinga Parakeet
- 英文名稱:Cactus Parakeet
- 保護級別:無危(LC) IUCN標準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仙人掌錐尾鸚鵡體長25厘米,體重75-90克。兩性相似。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前額以及額頭、臉頰為棕色,顏色沿著喉嚨和前胸慢慢變成淺棕色,頭頂帶有點藍色;脖頸兩側,頸背和上部為草綠色。胸部下方以及下腹部為桔黃色;翅膀外緣的飛行羽為藍綠色,兩側、大腿以及翅膀內側的覆羽為黃綠色,內側的飛行羽為灰色;尾羽為綠色尖端帶有藍色,內側為橄欖黃。眼睛周圍有一圈白色的裸皮,虹膜為棕橙色,鳥喙為灰白色,雙腿灰色。
幼鳥的體色灰暗,羽色比成鳥的蒼白。冠綠色,上胸部和喉嚨中的橄欖色更多,下腹部為黃綠色,大部分的羽毛均有桔黃色的滾邊。虹膜更深。
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大,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和攀援生活。
棲息環境
仙人掌錐尾鸚鵡生活在海拔高度800米以下的地區。主要棲息於刺叢、灌木生長的乾燥地區、多汁植物的植被地區、以及非常生性林地(即卡廷加Caatinga)、平原地區和開闊的乾燥森林等地。巴西東北部的乾燥多刺的卡廷加(caatinga)植被是其主要棲息地,這裡涵蓋了由較高的乾燥森林(caatinga arborea)和鬱鬱蔥蔥(封閉)的季節性稀樹草原造成的較乾燥的半沙漠地區 。
生活習性
通常成對活動,或是在繁殖季會組成20隻左右的小群體行動,在食物豐富的地區則會聚集更大的群體。生性好動,在林間很活耀,有時候在老遠就可以聽見它們的叫聲,但是因為其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護,所以在茂密的枝葉和灌木叢間有時候相當難以發現蹤跡;有時候會和家族中另外一種桃額錐尾鸚鵡互動出現,但這兩種鸚鵡不會同時出現在相同的地區。
食物包括從樹木、灌木和土壤中攝取的種子,水果(包括仙人掌)、漿果、堅果、花朵和花蕾。 也時常在地面和灌木叢間覓食。主要喜食巴西李子(Spondias tuberosa)、奧蒂樹(Oiticica)、巴西棕櫚樹(Carnauba)和塔皮亞樹(Crateva tapia)的果實。有時會侵害農作物,會到葡萄架、玉米、穀物、稻米等田地覓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巴西東北部和中東部。從巴伊亞州的較乾燥地區和米納斯吉拉斯州的東北部向北延伸,經過皮奧伊(Piauí)和馬拉尼昂(Maranhão)的東南方,直至到達伯南布哥州(Pernambuco)和帕拉伊巴(Paraíba),並經過北里奧格蘭德州(Rio Grande do Norte)和塞阿拉(Ceará)。在沿海地區不存在:貝拉姆在帕拉亞馬遜河口的記錄似乎是錯誤的,或者可能是指逃逸鳥。
繁殖方式
仙人掌錐尾鸚鵡的鳥巢建立在樹洞或白蟻洞裡。它們從在白蟻丘的底部到頂部挖出一條通道,直徑與其大小相適應。該入口非常謹慎,有助於築巢的安全。在白蟻丘內部挖了育雛室,該育雛室非常寬敞,平均直徑為25厘米,內襯有木頭碎屑,底部的液態會弄濕鳥窩,該物種會從蟻穴上部的牆壁上刮下乾土,這使得底部的乾燥變得容易。每窩產9枚卵,孵化25-26天。此時白蟻仍然留在白蟻丘中,儘管它們封閉了通往外部窺測的視窗和隧道內部的所有通道,因此不會騷擾成年的仙人掌錐尾鸚鵡及其幼鳥。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
---|---|---|---|
1 | Aratinga cactorum caixana | Kuhl, 1820 | |
2 | Aratinga cactorum cactorum | Spix, 1824 |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通常在分布區域的某些地方是最常見的鸚鵡,數量穩定,儘管由於農業和外來樹木種植造成的棲息地大量喪失,在某些地區這種下降是不可避免的。放牧和耕種不斷破壞和轉化卡廷加植被構成了長期威脅,並由於作物被捕食,一些地方遭受迫害,也有被獵取進行少量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