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消失

他者的消失

《他者的消失》是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韓炳哲。

基本介紹

  • 書名:他者的消失
  • 作者:[德]韓炳哲
  • 原作品: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 譯者:吳瓊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 出版時間:2019年6月1日
  • 頁數:136 頁
  • 定價:35.00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21704709
  • 叢書:韓炳哲作品
  • 副標題:當代社會、感知與交際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他者的時代已然逝去。 那朋友似的、地獄般的、神秘的、誘惑的、愛欲的他者已讓位於同者。如今,同質化的擴散形成病理變化,對社會體造成侵害。擴散之勢愈演愈烈。使社會體害病的不是異化、退隱、禁令和壓制,而是過度交際、過度信息、過度生產和過度消費。 如今的時代標誌不是由他者帶來的壓迫,而是由同者造成的抑鬱。當今社會中有諸多極具標誌性的現象,譬如恐懼、全球化、恐怖主義等,韓炳哲的新作所探究的正是這些現象背後潛藏的同質化的暴力。 韓炳哲用他的文章和書籍開闢了一條橫穿當代文學之林的甬道。他的書不求你我點讚,只求警醒世人。 ——德國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 ******************** 1.這本書講什麼? 在沒有他者(朋友、愛欲,甚至是地獄)的世界裡,徹底自戀的自我只會身陷沮喪,迷失方向,無意義感,最終導致自我傷害或傷害他人。本書深入揭示了“同質化的恐懼”——所有人、事同化到喪失了邊界;作者對同質化的分析和批判,依舊是在數字資訊時代大背景下展開,並努力從傳統和經典中發掘自我與他者“共在”的空間。 2.作者的觀點是什麼? (1)如今的病態時代標誌不是壓制,而是抑鬱。具有毀滅性的壓力並非來自他人,而是來自內心。網路和數字媒體改變了這一切,數位化的世界清除了他者的存在,同質化的恐懼席捲整個社會。 (2)恐怖活動是同質化暴力的一個惡果,是以獨特性的恐怖對抗全球化的恐怖。 (3)做自己,求真我,自我實現,自我完善,這些辭彙在當代社會語境下成為帶有強制性的自戀。我沉溺在自我之中。抑鬱便是源於自我性力的自戀式積滯。 (4)數位化媒體是“去身體化”的。它遮蔽了目光的交流,奪走了聲音的“紋理”,使他者之語言、他者之思想、他者之時間紛紛銷聲匿跡。 (5)如今眾聲喧譁的倦怠社會裡沒有傾聽可言,而未來的社會或可稱為傾聽者的社會。人們需要一場時間革命,開啟一種完全不同的時間,一種容納他者的神聖時間。 3.對我們有什麼啟發? (1)人之自戀自古已然,當代社會的網路平台和數字媒體、智慧型手機助長了這一趨勢,但人們是否由此感到價值實現和人格完滿?在被“贊”包圍的小小自我里,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已被無情惱!本書對於反思技術尤其是數字信息技術在當代社會對人的感知、自我感知、交往和社會控制等問題具有極大啟發意義。 (2)思想面對當代社會現狀,將會說些什麼?思想者應該怎樣思想,寫作?韓炳哲作品的主題和風格,也為我們提供了可資借鑑的參考樣本。 4.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1)韓炳哲被譽為“德國哲學界的一顆新星”(西班牙《國家報》)。他回歸哲學的人文傳統和批判傳統,在學院化的哲學研究之外,獨辟哲學寫作新境界,在數字媒體時代照察社會情況和人類心靈,被譽為“網際網路時代的精神分析師”(楊小剛)“大數據時代的哲學批判指南”(思郁)。 (2)兼具韓國人的浪漫氣質和德國哲學傳統的理性批判精神。韓炳哲對當代社會的洞察深刻,剖判犀利,而其內在的精神訴求卻是寧靜沉思的、美學意義的生命存在,具有“東方哲人的細膩與韻味”(夏可君)。 (3)哲學小品式的文字風格,長於思辨,而又勝在言傳。韓炳哲的作品簡潔、明快,“充滿靈性,鋒芒畢現”(賈克防)。諸位中譯者的認真細緻和精敏才思也為中文版增色頗多。 (4)法國哲學家阿蘭•巴迪歐為其《愛欲之死》作序。韓炳哲在歐美已產生較大影響,作品被譯成近20種文字,包括巴迪歐在內的諸多學者對韓炳哲做出了回應和評贊。 閱讀韓炳哲的作品,無論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蘭•巴迪歐(Alain Badiou),法國哲學家 韓炳哲屬於這一類哲學家,在他們之前,沒有人尋求改變世界之道,甚至沒有人充分意識到這種改變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內部參考》(Inside Higher Ed)

作者簡介

韓炳哲(Byung-Chul Han)
德國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於韓國首爾,80年代在韓國學習冶金學,之後遠渡重洋到德國學習哲學、德國文學和天主教神學。他先後在弗萊堡和慕尼黑學習,並於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爾的論文獲得弗萊堡大學的博士學位。2000年任教於瑞士巴塞爾大學,2010年任教於卡爾斯魯厄建築與藝術大學,2012年起任教於德國柏林藝術大學。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18—20世紀倫理學、社會哲學、現象學、文化哲學、美學、宗教、媒體理論等。作品被譯成十幾種語言。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譽其為“德國哲學界的一顆新星”。
清新的文風,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識,切確而犀利的論述,這都讓韓炳哲對於數字媒體時代人類精神狀況的分析批判,顯得尤其重要而富於啟發。

目錄

同質化的恐怖 1
全球化與恐怖主義的暴力 15
真實性的恐怖 29
恐 懼 39
門 檻 49
異 化 53
對抗體 59
目 光 65
聲 音 75
他者之語言 89
他者之思考 101
傾 聽 107
注 釋 11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