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頭村,古稱仕陶村。隸屬於海南省文昌市潭牛鎮大頂村。據民國七年《文昌縣誌》記載:明代進士邢祚昌及其隨從騎馬路經邑東平原,舉目四望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坡竹草長得非常茂盛,南風吹來,青草乘風翻滾,猶如蛟龍出水,駿馬奔騰。進士感慨無比,取名“龍馬”。其意在於:在此福地創建家園,繁衍生息,必有龍騰虎躍,天馬行空之精神矣!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仕頭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仕頭村
- 別名:仕陶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海南省文昌市
- 古稱 : 仕陶村
歷史名人,歷史文物,概況,地圖信息,
歷史名人
邢祚昌,字鼎如,號天澤,祖籍大昌仕陶村(今仕頭村),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庚子舉人,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甲辰進士,成為文昌自明清以來的16位進士之一。他曾任太湖知縣、南京大理寺部事、刑部主事、安德知府、廣西副使分守蒼梧道、布政司右參政、布政使等職。邢公為官勤政廉潔,愛民憎盜,敬祖愛親,尊師重友,在修橋築路、鄉井建設方面很有政績。在其治理下,捉尋盜賊撫綏有方,頑民伏法地方平安,深受民眾愛戴,其著績多次記入縣誌廣為傳揚。
歷史文物
邢祚昌字鼎如,號天澤,祖籍大昌仕陶村(今仕頭村),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庚子舉人,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甲辰進士,成為文昌自明清以來的16位進士之一。他曾任太湖知縣、南京大理寺部事、刑部主事、安德知府、廣西副使分守蒼梧道、布政司右參政、布政使等職。邢公為官勤政廉潔,愛民憎盜,敬祖愛親,尊師重友,在修橋築路、鄉井建設方面很有政績。在其治理下,捉尋盜賊撫綏有方,頑民伏法地方平安,深受民眾愛戴,其著績多次記入縣誌廣為傳揚。
據《文昌縣文物志》記載:“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為昭彰參政邢祚昌而建。”地方鄉賢聯名特奏當朝,皇帝賜旨昭彰時任廣西布政司右參政的文昌進士邢祚昌,恩準在仕陶村建立“進士坊”。
進士坊,又稱“風憲坊”。高6米,寬8米,三間四柱,全石結構,前後使用護掌,為明代風格。整體造型豐滿優美、莊重樸實,典雅大方,雖然浮雕和文字部分經歷滄桑歲月的洗禮已有所風化,可坊柱鑿刻有凸形的裝飾線仍清晰可辨。柱間施月梁,梁下有透雕神鰲的套獸和“如意”雲頭,上下噬嗑,緊緊鎖固著坊梁正檁,承托著樓頂。尤其隔扇明面刻有四塊凸形的“漁船”、“牌坊”、“萬福”、“架鼓”圖案,活靈活現,情趣盎然,富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明間專額石上的石牌匾,正背面刻“恩榮”、“王音”二字,坊額兩面刻有斗大的“進士”二字。正麵坊額刻小字上款:“欽差總督兩廣軍務兼理糧餉鹽法巡撫廣東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使王業誥、欽差巡按廣東兼管清軍鹽法監察御使梁天奇、廣東承宣布政使徐紹源、廣東提刑按察使右布政孫朝肅為”;下款:“萬曆甲辰科興同進士出身廣西布政司右參政欽差整飭廣州管柳州慶速思恩等處兵部道邢祚昌。崇禎四年歲次辛未季冬吉旦立”。這是文昌現存唯一的明代石牌坊,已經有375年的歷史。
雖然仕頭村村民非常重視,妥善保護文物,但是“由於時間推移,經過幾百年的風吹雨打,已有部分石板塌落,若不維修,這座牌坊將會坍塌”,“鑒於財力有限,心有餘力不足”,仕頭村村民代表邢谷壁、邢福濃、邢福垂等於2004年4月25日向文昌市人民政府呈上一份《關於修復保護“進士坊”文物的報告》,“請求上級政府和文物保護部門,派員前來視察,採取措施”,予以重視。
目前仍豎立在海南大地上的17座明清牌坊迎風沐雨,被歲月風化剝蝕,卻不傾不圮,頑強地聳立在海南大地。尤其戰亂及“文革”時期,這十幾座牌坊之所以能夠躲過次次劫難,未被重錘拆除、砸斷,未被拖去修路、架橋,未被砌壘豬圈、井台,未被政治動亂洗劫,未被……其原因除了憑藉自身構件之間的科學搭配與緊密銜接而保證了整體建築的堅固性之外,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它們幾乎被完整地保護下來,功勞應歸功於當地的人民。正如仕頭村村民那樣素有文化教養,景仰先人,重視文化遺產,妥善保護文物的意識與行為是值得學習的,我們也應該為他們樹起一座豐碑。
概況
↑返回 |
西園街道仕頭社區居委會慨況 |
【地名含義】 嶼頭,古稱錢嶼,名稱由來世科解元陳與桂與十八士耋翁陳文暉。 【歷史沿革】科 仕頭古稱錢嶼村,原為泉州府南門外三十一都,晉江撤縣建市後屬青陽鎮,2003年撤鎮建立西園街道辦事處。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仕頭社區系晉江市西園街道的一個行政社區,位於晉江市區西部,離市中心4公里,福廈高速公路、雙龍公路從轄區橫穿而過,東與王厝社區接壤,西與賴厝、下浯兩個社區交界,南靠八仙山自然生態景觀,北依九十九溪沿江洋農業生產基地,距街道辦事處1.5公里。政府駐地賴厝。 【村落與居民】 宇頭社區別稱錢嶼。社區面積2.5平方公里,全社區人口達3000多人、870戶,轄2個自然村、8個居民小組,辦一所完小國小。 【社區風貌】 1997年青陽鎮評為先進黨支部、1999年被晉江市評為五個好黨支部、2004年被晉江市評為2003-2004年度“文明村(居)”、2004年被西園街道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歷史人文】 1、仕頭世科陳厝:陳文暉明神宗萬曆庚子年領府學鄉薦中舉人,授青田令,愛民如子,天啟初,擢戶部主事,時魏忠賢閹黨當熾,操縱朝政,陷害忠良,未幾,棄官歸隱盧塘,青田人塑像生祀之。興建盧塘社學即魯東文暉書堂,隱名陳鵠執教不仕。在魯東文暉書堂執教,收門生十八,皆考取功名,在朝廷為官,明穆宗隆慶庚午年二月十二日辰時生,清太祖順治癸巳年八月二十日午時卒於杭州客棧,壽八十有四,郡士悲焉,欽賜祭葬於魯東。皇上之旨,為天下行人,及文武之臣下馬之禮儀,如過孔廟,供人憑弔,或朝拜焉。郡守黃遜誠立石官道傍表其墓曰:“泉州府學耆士陳先生之墓”,知府陳秉直為志魯東文暉書堂“十八士”碑文及其以字而名之石下“光夏社學”後祀名宦。其遠祖五代後梁貞明四年狀元陳逖,十四傳至開族祖宋度宗鹹淳庚午科解元陳與桂遂由晉江卅二都瀆頭移居青陽嶼頭陳厝;十四傳至陳鵠偕子洪謐乃寓居魯東。泉郡濟東巷祠堂聯載曰:“世代詩書承孝友願人才有濟,科名藩儒繼狀元胤文暉魯東”。 2、洪氏先祖由敦煌遷河南光州固始後又南遷。錢嶼、洪氏開基祖十八郎元卿公系北宋名臣洪皓之後,因避兵亂於南宋年間徒步入閩至錢嶼肇基拓業,為錢嶼洪氏一世祖,繁衍生息至今已歷760多年,傳二十四世歷來科第蟬聯英才輩出,傑出人物有:七世洪富(1488—1560)明嘉靖進士,官至四川布政;是一代清官,墓地現存已重修,被晉江市列入文物保護單位,成為一處觀瞻之地。九世洪澄源明萬曆進士,官至雲南布政使,明萬曆武進士洪際元、洪先春、明崇禎年武進士洪忠升官至福建軍務提督等。 【建築景觀】 嶼頭社區現存有明、清代古民居建築40多座,其中七世洪富所建三座古大厝建築,現今後裔正在按明代舊貌風格重建。洪氏家廟(祠堂)明嘉靖年間由洪富公建造,歷代均有破損修建,最後在1988年洪氏鄉親按原址原貌重建,二落五開間、三天井、三通大門,雄偉肅穆壯觀、富麗堂皇,還有慈濟宮二落三開間一天井、皇宮式四例水古建築,雕樑畫棟,光彩奪目。 【物產經濟】 農業綜合開發經濟結構調整,實行土地股份合作制,耕地承包專業大戶規模經營。居民興辦企業和第三產業,有建材廠、衛生用品產業、彩印、日用品、鞋業、鍛工、機配、傳統金紙手工業、飼養業及種植業等,已基本成為特色的經濟產業。 【下級組織】 老協、婦聯、計協、治安大隊、共青團。 |
地圖信息
地址:海南省文昌市一八八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