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卿拼音是jiè qīng,解釋是次卿,副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介卿
- 拼音:jiè qīng
- 注音:ㄐㄧㄝ ˋ ㄑㄧㄥ
- 出處:《左傳·昭公四年》
介卿拼音是jiè qīng,解釋是次卿,副卿。
介卿拼音是jiè qīng,解釋是次卿,副卿。...... 《左傳·昭公四年》:“ 叔孫 未乘路,葬焉用之?且冢卿無路,介卿以葬,不亦左乎?” 杜預 注:“介,次...
xuán jiè qīngㄒㄨㄢˊㄐㄧㄝˋㄑㄧㄥ玄介卿龜的別名。 清 厲荃《事物異名錄·水族·龜》:“《水族加恩簿》:‘玄介卿,卜灼之效,吉凶瞭然。宜授通幽...
蔣介卿(1875-1936),名瑞生,字介卿,號錫侯,別號前安,譜名周康,是蔣介石的同父異母兄長,生於1875年,比蔣介石整整大了12歲。生母乃蔣介石父親原配。西安事變...
懷友一首寄介卿 啟 應舉啟 謝杜相公啟 回傅侍講啟 代人謝余侍郎啟 與劉沆龍圖啟 謝解啟 回李清臣范百祿謝中賢良啟 回人謝館職啟 與北京韓侍中啟(一)...
祿國藩(1884--1972)字介卿,彝族,原名隴高耀,因過繼給其姨母祿氏,改名祿國藩。雲南省彝良縣龍海鄉紅岩鄉人。...
盧景貴(1881年—1967年),字介卿,掖縣(今萊州市)西南盧家村人。1913年被選送美國留學,1918年回國任教。1923年後,先後任鐵路局局長、路政主任委員、技術處長等職...
呂堅(1742-1813)字介卿,號石帆,廣東番禹人。乾隆年間歲貢生。生性兀岸自異,家貧甚,然胸次落落,無所介,雖簞瓢屢空,笑傲自若。李文藻見其詩,奇之。朱珪蒞粵...
西周的六卿首領,春秋時稱為“正卿”或“冢宰”,也有稱為“相”。正卿尚有一、二副貳,稱為“介卿”。東周王朝的執政正卿,開始是鄭伯,至隱公八年(前715年...
陳興亞,字介卿,男,1882年生於遼寧海城縣騰鰲堡永安村。他科考中舉之後,任北京硫磺局秘書。1905年赴日考入日本振武學校陸軍憲兵練習所士官班,1907畢業回國。1913...
王邦璽(1827-1893),字介卿,一字爾玉。同治四年(1865)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檢討。曾任國史館協修、國子監司業、文淵閣校理、翰林院侍講、侍讀、日講起居...
徐惟一(1889~1960),字介卿,安徽省望江縣團山鄉徐家灘人,近代著名抗日英雄、愛國人士。...
周朝官制,即西周開始實行的官吏制度。西周時代的政治思想以及官職制度對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西周嚴格的施行宗法制度和嫡長子繼承制,建立了周天子-卿士-諸侯-...
春秋時期,周朝的執政者稱正卿、冢宰,其下間有一二副職,稱介卿。平王東遷之後,一直以鄭國的國君(伯爵)為正卿。後來周王奪取政權,並由此和鄭國開戰,之後的...
肅庵去世,由長子介卿經管。1919年前後,因蔣介卿外出謀事遂歇業。曾二次失火,1948年拆建,改建為石庫牆門院落。蔣介石書"玉泰鹽鋪原址",勒石置西首牆腳,今存...
西周六卿的首領,春秋時稱“正卿”或“冢宰”,也稱“相”。正卿有1-2名副貳,稱“介卿”。東周的執政正卿開始是鄭伯,隱公8年(前715年)後鄭伯為左卿、虢...
西周的六卿首領,春秋時稱為“正卿”或“冢宰”,也有稱為“相”。正卿尚有一、二副貳,稱為“介卿”。東周王朝的執政正卿,開始是鄭伯,至隱公八年(前715年...
喻強(1930~ )號介卿。湖南平江人。台灣著名書畫家。中國書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水墨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學會常務監事,國際美術家聯盟顧問。...
父介卿公為司法界耆宿,母潘太夫人,系出湖州名門。先生負笈上海,初肄業震旦大學,繼獲上海法學院法學士,遂留學法國專攻法律。學識淵博,回國後執行律師業務,被推為...
玄丹 玄女符 玄名 玄針 玄穹 玄都壇 玄文 玄流 玄畤 玄宿 玄遯 玄晏 玄澤 玄工 玄關 玄介卿 玄區 玄醴 鉤玄 十玄 剖玄析微 汲玄 靈玄 齊玄 故...
西周是在夏、商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西周嚴格的施行宗法制度和嫡長子繼承制,建立了周天子-卿士-諸侯-卿大夫-士-國人的統治序列。就官制而言...
在這種情況下,周王廷雖有正卿、卿士、太宰主持朝政,以介卿為其副,但他們已沒有足夠的權力去支配各諸侯國了。在各諸侯國,最高的統治者是各國國君,他們有的...
“嘗欲得行古法度士與之居游,孜孜焉考予之失而切劇(磨)之。皇皇四海,求若人而不獲。自得介卿。然後始有周旋激懇、摘予之過而接之以道者;使予幡然其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