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以後,人生無數可能

今天以後,人生無數可能

《今天以後,人生無數可能》是百萬級自媒體人、“有故事的女同學”曲瑋瑋的勵志作品集。收錄了作者數十篇故事及隨筆,表達著進取的生活態度和大膽的生活主張。你要經歷一切,哪怕不完美。

基本介紹

  • 書名:今天以後,人生無數可能
  • 作者:曲瑋瑋
  • ISBN:978-7-5404-7798-1
  • 頁數:304
  • 定價:38.00元
  •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880×1270 1/3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作者自序,編輯推薦,名人推薦,精彩摘要,

內容簡介

“人生就像氣球,隨時可能被荊棘刺破,但它在晃蕩中飄著,最終卻能跨過山川湖海,去往山巔,去往繁華鬧市,去往繚繞炊煙,去往兇悍叢林——有無數種可能。”
如何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作者曲瑋瑋用自己的經歷回答了這個問題。二十歲出頭的她,做過射箭教練、婚禮策劃師、支教老師、記者,寫過小說,當過編劇……經歷如此豐富,並不源於對“故事”的刻意追尋,而是對平淡生活的不甘。秉持著不設限的生活主張,恣意揮灑青春,去探索,去折騰,折騰出盪氣迴腸的故事,闖蕩出未來的無限可能。
《今天以後,人生無數可能》收錄了作者走心又走腦的數十篇故事及隨筆,表達著進取的生活態度和大膽的生活主張。你要經歷一切,哪怕不完美。有改變的勇氣,有選擇的底氣,有為選擇付出代價的能力,從而創造生活,而不是等著被生活取悅——生活不會取悅任何人。
“總有一天,那些孤單和落寞會成為我們的勳章。我們抖落肩上的塵土,無視臉上的結痂,生猛地跟生活嬉笑說:‘來吧,我什麼都不怕。’”
活在青春里,活出最大可能。

作者簡介

曲瑋瑋
青年寫作者,自媒體人。
「一個」APP作者,兩屆 “新概念”冠軍。因文字戳心、見解深刻,受到近百萬年輕人的關注。平均每天,都有3000人被圈粉,成為其微信公眾平台的忠實讀者,在其引領下,突破自身局限,實現人生的無數可能。
好奇心使然,做過射箭教練、婚禮策劃師、支教老師、記者,寫過小說,當過編劇,被稱為“有故事的女同學”。曾去全國各地跟陌生人生活一天,採訪有故事的人,妄圖使自己精神明亮之餘,也帶給行人一束光。
想走遍大山大河,也走遍人心的千溝萬壑。

目錄

Chapter 1 你走過的最漫長的路,是套路
你眼中的故事,其實是別人充滿波折的人生
真正的成長,就是不再急於成長
你追求的不是穩定,是隨波逐流
你走過的最漫長的路,是套路
沒錯,我就是很拼
成為“厲害”的人,不應該是你的目標
真正熱愛生活的人,從來不會無聊
經常說“謝謝”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我很反感你說話的樣子
活著多好,傻子才去死
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Chapter 2 愛自己是終生浪漫的開始
沒有人能挾持她們的美麗
愛自己是終生浪漫的開始
好恨自己不精緻
人生要有大歡喜,也要有小確幸
和俗世最舒服的相處,不是對抗,是征服
真正的熱愛,是一生只做一件事
放下,是對不切實際的夢想最好的殉葬
自信就是大大方方慢一點
當我跑步時,我在想什麼
不是每一場旅行都有意義
願你與自己溫柔相待
來吧,我什麼都不怕
Chapter 3 現實可以有多美好
現實可以有多美好
這些有趣的人,路過我的生命
人生總要做一些跟錢無關的事
我們都在尋找自己的觀眾
善良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
做女生,很累吧?
做男生,也很累吧?
你策馬揚鞭仗劍天涯,我在路邊賞我的花
你只是努力,並不是浮躁
我需要變強的理由
Chapter 4 你要的愛,永遠都在
對有些人而言,單身是會上癮的
有一種喜歡,無關愛情
喜歡是情非得已,放下也是
最好的狀態,是天各一方,兩兩相忘
不會聊天的人不許談戀愛
多一點真誠,也多一點套路
喜歡你,但與你無關
你是否還會想念那個離開的人
你要的愛,永遠都在
Chapter 5 故事的結局不會寫在開頭
他不喜歡你,你就放下他吧
故事的結局不會寫在開頭
如果你也曾奮不顧身愛上一個人
活在遠方的人
最悲哀的人,是不懂拒絕的人
當我對父母設定了“分組不可見”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
最美好的詞,叫“一期一會”
在大學裡,做個“自由而無用”的人
在台北找回失落的文學
一人食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時代,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後記:寫作是與孤獨長相廝守

作者自序

給人生做加法,超越一切不可能
最近被問得最多的問題是,你為什麼要寫作?為什麼夢想當作家?
每個作家都會給寫作賦予理由。寫作是記憶的重建,寫作能讓人審視內心。蘇童說作家是被命運選中的傳道之人,蕭紅說沒有比寫作更愉悅的生活。
坦言講,我早就忘了去思考寫作的意義,因為它已經變得跟我的呼吸一樣重要,成了生命中的不可或缺。寫作這種動作,甚至跟外物刺激一樣,能帶來一種極致的快感。與其說我著迷於文字,不如說著迷於文字背後對人性深處的探尋,對世界剖面的觀察。
我想用寫作去劈開這個世界,劈開她的溫柔絢爛,也劈開她的陰暗狡黠。
因為寫作本身就像機器貓的口袋,包羅著萬般可能。
幾年前,我經歷著高考前最暗淡的日子,每天強迫自己做一張又一張試卷,壓力就像沸騰的水在頭頂翻滾。做題做到想吐,最後面對著白牆都感覺像面對一張試卷,看見朋友臉上的痣,就像撞見尷尬的小數點。
而那時唯一的放鬆方式,就是寫作。
打開空白的文檔,我感覺到自己不再是擠在獨木橋一端的幾十萬分之一,而是一個創造者,新奇想法在腦海里滋生、升騰、膨脹。
我能在文字里搭建新的世界,每寫一個段落,就覺得人生延長了一部分。
我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寄托在文字里,我以為自己會誠心正意,一生只做好這一件事。人生無非如此,或潦草或篤定地選擇一件事,然後義無反顧地做下去。而對於那些陌生的領域,只能擺手避之。
像我第一次無意中闖進射箭館,站在玻璃窗前遠遠地觀望著,躍躍欲試,心裡卻對自己說,這項運動太難了,門檻太高,一定不適合我。最後被朋友逼著上手,嘗試幾次後竟也能輕鬆射中十環。
後來,除了寫作,我發現人生之路還可以走得更寬。
受好奇心驅使,我體驗了其他職業,做過射箭教練,做過婚禮策劃師,去雷州半島支過教,做過“南方系”的記者,做過編劇……我曾以為那是對初心的背棄,後來發現,人生就是一塊地毯,我們可以用各種顏色去拼接。
再後來,我換了平台,開始在新媒體上寫作。
起先我擔心這種幾乎每日更新的高頻次產出會讓文字枯朽得更快,但是看到那么多冬粉說,每天要等著我更新看完我的文章才能入睡,也有人看了我的文章挽回了離去的愛人,有人決心辭職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我都特別欣慰。文字通過我的公眾號,通過知乎等各種新媒體,像一艘船駛向了你們的世界,也給你們帶來了一點點可能性。
我覺得自己的轉換是對的。曾經我在雜誌上寫作,是背向讀者而面向自己,抵達自己心中的盡善盡美。而時代給了文字新的可能,讓我離你們更近。
或許你也可以嘗試著挪動腳尖,換一種方式生活,去更遠的地方看一看。
我始終認為,真正的成長,並非讓生命在日復一日中消耗,而是透過每一種新的可能性,讓全新的經歷在你身上留下印記。
每到新年,我都很興奮,我特別喜歡看朋友寫的新年計畫。我要成為這樣的人,我要做這樣的事情,我要去這些地方……一切宛如新生,一切都像最初的蓬勃。
有時候覺得人生就像氣球,隨時可能被荊棘刺破,但它在晃蕩中飄著,最終卻能跨過山川湖海,去往山巔,去往繁華鬧市,去往繚繞炊煙,去往兇悍叢林。
有無數種可能。
我有個朋友,從小家教森嚴,之前的人生過得像行為守則一樣規範,是公認的學霸,大學畢業後不出所料地做了審計師,每天穿西裝,一本正經地擺弄數字。
我們都以為他就是如此了,永遠都是我們喝著酒講葷段子,他喝著湯力水不知就裡地看著我們。但他突然辭職了。之前連游泳都不敢的他,去一座島上做了潛水教練,晚上喝著啤酒跟遊客聊天,仰著頭看漫天繁星。
他實實在在地震驚到了我,人生沒有什麼不可能。
很多年輕的讀者向我傾訴迷茫。事實上,所有人都在反覆試錯中認識自己。20多歲本來就是生脆鮮嫩的年紀,不是每個人一開始都要把自己拎到一條筆直的跑道上去,然後卯足勁狂奔,沒有人生來就得知自己的使命。
你還可以去各種各樣的路上嘗試,在不同的跑道上流連,過刺激而豐富的生活。
年輕的時候,不妨給人生多做一些加法,奔赴那些山高水遠。
借用我最喜歡的《山丘》的歌詞結尾吧:說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僥倖匯成河。
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一種嶄新的可能性。

編輯推薦

95後ZUI具爆發力的情感自媒體。曲瑋瑋,「一個」APP作者,兩屆“新概念”冠軍,百萬級自媒體人。平均每天,都有3000人被圈粉。其微信公眾平台被周生生、愛迪達、樂視、華為等數十家品牌推崇合作。
有故事的女同學。做過射箭教練、婚禮策劃師、支教老師、記者,寫過小說,當過編劇。有著進取的生活態度和大膽的生活主張,不斷突破自身局限,探求人生的無數可能。
張曉晗、姬霄、午歌讚賞推薦。
不設限的生活主張:真正支撐一個人活下去的,不是安逸,而是對生活的不甘。經歷一切,哪怕不完美。活在青春里,活出最大可能。“總有一天,那些孤單和落寞會成為我們的勳章。我們抖落肩上的塵土,無視臉上的結痂,生猛地跟生活嬉笑說:‘來吧,我什麼都不怕。’”
#曲瑋瑋的生活主張#
1. 真正的熱愛,是一生只做一件事。
2. 真正熱愛生活的人,從來不會無聊。
3. 善良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
4. 在複雜世界裡,活出深刻的簡單。
5. 你走過的最漫長的路,是套路。
6. 不艷羨他人,不輸掉自己。
7. 人生要有大歡喜,也要有小確幸。
8. 放下,是對不切實際的夢想最好的殉葬。
9. 和俗世最舒服的相處,不是對抗,是征服。
10. 任何事都可以苟且,唯獨愛要不顧一切。
11. 喜歡是情非得已,放下也是。
12. 不會聊天的人不許談戀愛。
13. 最好的狀態,是天各一方,兩兩相忘。
14. 認真生活本身就是一場自我救贖。
15. 走得再遠,也要守住最初的天真。

名人推薦

小時候趁大人上班,偷穿媽媽的衣服,對著鏡子畫上口紅,踩著高跟鞋。小孩子扮大人,誰都做過,天真而愚笨。總想用大人的眼睛看一看世界。可是長大了才知道,少女時眼睛裝下的東西有多重要。瑋瑋這本書是每個渴望長大的女孩的時光機。
——張曉晗
這個時代沒那么從容、緩慢,五年、十年,仿佛一眨眼就從身側溜了過去。年輕的聲音不斷在耳畔響起,由稚嫩到老練,也仿佛只是一眨眼的時間。停一停腳步,望向快步行走的人們,曲瑋瑋的身影赫然在目。她的文章,天真與世故並存,愛和成功都要,對未來迫不及待,卻又不會對當下失焦。她的故事不只是她的,也是這個時代的。那些少男少女,一瞬間長大成人。
——姬霄
瑋瑋下筆乾淨利落,文字意象豐沛,情感書寫細膩綿密。既保留了原生態故事的鮮活,又呈現出獨特的文學意趣。
——午歌

精彩摘要

你眼中的故事,其實是別人充滿波折的人生
“如何成為有故事的人?”
跟一些高中的讀者聊天,常常被問到這個問題。
其實,如果你想要拼湊出能在朋友圈發九張照片、被眾人點讚,在喝酒擼串時興高采烈地和旁人分享的故事,那並不難。
搞張護照,搞點錢,倒騰出來一點時間,你可以去奧地利酒吧給一見鐘情的姑娘唱情歌,去巴黎捷運追小偷見義勇為,去西藏和朝聖者一步三叩朝拜信仰,去拉美貧民窟和孩子們踢髒兮兮的皮球,去疾病肆虐的非洲做志願者直擊苦難。
從世界各地轉一圈回來,這些就成了你酒入豪腸的故事。
當然,還有成本更低的“找故事”方式。待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裡,今天凌晨四點鐘起床上街,和清潔工人一起迎接第一縷陽光,明天和酒鬼走在四下無人的黑夜肆意放蕩,後天和一群流離失所的乞丐拉家常。
但是少年,你搞錯了因果關係。故事不是你拿著探測器一本正經尋找來的,而是你走在路上,不經意落在臉上的風霜。
不然,你就成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為了滄桑而硬擠出一張深邃的臉,只會讓你五官僵硬,兩腮硬邦邦。
很多人也把遊歷當成故事。可是無論你環繞幾大洋行過多少海里,在地球另一端逛過多少博物館和歷史遺蹟,探訪過多少故居,也只能說明你的雙腳踏過那些土地,你的眼睛看過那些風景,而它們依然不為所動地佇立在那裡,不為你的觀摩有一絲改變。
那些不是和你的生命建立關聯的故事。哪怕它們在咫尺之近,也隔你天涯之遠。
我在知乎上認識了幾個同齡的寫手。我喜歡讀她們的故事,就像在夏日的夜晚啜飲一瓶梅子酒。她們並非經歷過大開大合的苦難,幼年故事也是每一個普通人的縮影,自卑和羞怯,暗戀和叛逆,跟每一個背著雙肩包、懷著心事的小姑娘一樣。
我卻把她們當作“有故事的人”。因為她們辨別出生活的拐點,在不斷長大、不斷和歲月握手言和的過程中,看到了生命的質變,把那些小心思和成長的坑坑窪窪提煉萃取成了更深沉的東西,使它們成為生命的養料。
青春期時我也很羨慕“大人的生活”,他們擁有高級的享樂、高級的苦惱,而不是如我一般,為喜歡的男孩子朝我眨一下眼而快樂,為期中考試退步而憂傷,這些太微不足道了。直到後來,當我也為了謀生在零下幾度的室外穿著裙子主持活動,當我面對媽媽出車禍的訊息茫然失措,當每個故事披著事故的外衣出現在我面前,我突然很想回到十幾歲的青春期。
少年,何必著急呢,沒有人一生被養在恆溫玻璃罐里,你總要經歷人情世故,用光潔的皮膚接觸粗糲的生活。你總會經歷親人的離去、朋友的疏遠、前途未卜,那些你起初在小說中無法產生深刻共鳴的詞——衰老、死亡、悲愴、絕望、無助,遲早有一天會靜悄悄地走向你,住進你滾燙的眼淚里,藏在你晃動的背影里,在黃昏和你打上照面。
退一萬步說,就算你是衣食無憂的富二代或者養在城堡里的小公主,你一生總會經歷愛情。愛情就是讓每個人平白無故經歷大起大落的東西。你會在思念中經歷漫長的折磨,或被突如其來的失戀困擾得萬念俱灰。
沒有人會度過靜態的一生,心靈注定要受顛簸,這就是生而為人的代價。少年,當一切到來時,我只希望你守住本心,別輕易被絆倒,別輕易在寒冬中被凍傷。希望你經歷變故之後,依然在冬天捧著漂亮的雪花笑著說一聲“還好”。
別輕信什麼“我有故事,你有酒嗎”。少年,到你真有故事那天,杯酒下肚,而你喉嚨鬆動,喑啞半晌,望著頭頂淒迷的月光,只想沉默。
真正有故事的人,不會輕易把故事與人訴說。
好恨自己不精緻
1
小時候會給未來的自己勾勒出一種形象,“精緻”是我最先想到的一個詞。我認為這就是對一個女性最高的褒獎之一,那不是缺乏靈氣的精雕細琢,也非珠光寶氣的生硬堆砌,是由內而外的精巧剔透。
但慢慢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一篇文章里,我寫過自己的一種狀態:“很多年前就想過,我二十歲的時候一定是個精緻的女性。每天踩細高跟上街,眼線畫得很流暢,見了誰都輕聲細語笑不露齒。可是現在每次吃冰激凌奶油都會滴到裙子上,急眼了控制不住爆幾句粗口,經常踩著夾腳拖飛奔趕火車——對這樣的自己有點失望,但就是恨不起來。”
回歸生活才發現,有時向物質妥協就必須放棄那個更巧奪天工的水晶杯,向舒適妥協就必須踢掉華美高跟鞋換上粗布鞋,向時間妥協就必須放棄半小時鹽浴只潦草沖幾分鐘澡。
唉,面面俱到的精緻顯然是種奢望,那索性任脫韁野馬馳騁,曠達地隨心去就好。
2
但心中依然藏著很多精緻的女性。
想到作家陳丹燕寫過一本書叫《上海的金枝玉葉》,提到老上海永安百貨郭氏家族的四小姐郭婉瑩。
郭小姐從小吃遍珍饈美饌,英文流利,在倫敦長大,回國念燕京大學,是那個時代最頂尖的白富美。不過,這種貴族出身倒沒什麼說頭,把任何人放在錦衣玉食的生活里,大概都能舉止優雅,拿腔拿調。
打動我的是後面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後百貨公司被收歸國有,從前出門永遠坐轎車、有保鏢相隨的她,換上粗布衣服,做起了職業女性。條件艱苦,她卻能用煤球和鐵絲烤出酥脆的吐司,用鋁鍋做出有聖彼得風味的蛋糕。
後來丈夫被打倒冤死獄中,家中財產全無,她也被迫去鄉下勞改,養豬,乾髒活累活。但她永不屈服,永遠抬起高高的下巴。她堅持穿旗袍清洗馬桶,穿著光潔的皮鞋在菜場賣鹹鴨蛋。
可能這就是精緻,能享受最好的,能承受最壞的。生活給她酸檸檬,她用來榨成好喝的檸檬汁。
3
實習的時候,結識過一個做電視新聞的記者前輩。
在一個發布會上,人山人海,很多人不顧形象地蹲在地上記筆記,而她筆挺地站在角落,一手托著超薄筆記本電腦,一手飛快打字,一身黑色套裝和幹練的妝容十分得體。實在太吸睛。後來慢慢了解她更多。
她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採訪、寫稿、剪片子,四處奔波,忙得像火力全開的女鬥士,卻優雅如生活美學家。
在去採訪現場的路上,她一邊聽時政新聞,一邊打開化妝包有條不紊地化妝,確保下車後精緻地出現在採訪對象面前。七厘米高跟鞋,睫毛根根挺立,嘴唇晶瑩,香水恬淡,頭髮沒有一絲雜亂。
晚上回家,一定要泡澡敷面膜,開香薰機讀書,無論多忙,每周都要去幾次健身房,而且堅持練習書法。
雖然做民生新聞,她也關注時尚圈,跟進各大秀場動態,買自己喜歡的大牌,穿衣品位極佳。
在這行,大家都調侃自己是“新聞民工”,面對高強度的工作甚至顧不上一日三餐,哪有時間打扮自己,很多不修邊幅的女同行甚至覺得她是異類。她一笑置之,繼續保持精緻。
從小受教育影響吧,我們會把過分注重外在的人定義為“膚淺”,把所有深刻都聚焦於所謂的“內在美”。甚至有前輩會告訴你,在年輕的時候,只需埋頭鑽研專業技能,練就十八般武藝即可。剩下的一切,當你有了經濟實力,自然手到擒來。
所以太多女生把所有精力投注於辦公室,把青春圈養在圖書館,拖著疲憊的身體和粗糙的外表去追求真知真理,以為這就是內在涵養的本質。
慢慢地認識了越來越多比我年長的女性,發現得體的外在也是內在涵養的一部分,她們的靈魂和外在一樣優雅。
我以前覺得精緻離自己很遠,就像文章開頭說的,既然做不到全盤精緻,那就放棄,自由任性無拘無束地生活就好了。但也發現,有時候哪怕多花一點點心思,出門前把鞋擦得一塵不染,洗澡後把頭髮養護得細滑柔軟,化妝時把眼睫毛刷得根根分明……就會覺得,心情暢快了不少,腰挺得更直,對生活多了一絲感念。
做不到像郭婉瑩那樣高貴一生,但或許我們可以,每天精緻一點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