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林寺”位於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仁青林村,由直貢噶舉派高僧強斯根郭仁欽於1416年(藏曆第七繞迥火猴年)創建,距今已有近600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仁青林寺
-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紮西崗鄉仁青林村
- 門票價格:無門票
- 著名景點:仁青林
- 性質:藏傳佛教寺院
地圖信息,
“仁青林寺”位於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仁青林村,由直貢噶舉派高僧強斯根郭仁欽於1416年(藏曆第七繞迥火猴年)創建,距今已有近600年歷史。
傳說直貢噶舉派克珠·德哇迅魯弟子強斯根郭仁欽,獲得施主沖朗卡白桑布的資助之後,依照茹托索朗堅贊活佛的遺囑,抵達加持之地墨竹舍爾多建廟。但該地有兩個叫“舍爾多”的地方。所以強斯根郭仁欽只好供神施食子以求指點,隨後突然降下一隻烏鴉叼走施食子,飛至墨竹曲南岸的樹枝上,強斯根郭仁欽認為這是神顯靈指點,乃決定在墨竹曲南岸的樹枝旁建寺,取名“仁青林”。
“仁青林寺”起初規模很小,只有一間佛殿與數間僧舍。後來該寺逐漸擴建,形成8600㎡的面積,最多時有176名僧人,稱為“大寶寺”。
在上世紀中葉那個火紅的年代中,“仁青林寺”被毀。1978年以後,當地民眾自籌資金重新修繕了“仁青林寺”。如今,該寺有喇嘛20餘人。
“仁青林寺”坐西朝東,面臨墨竹曲,背靠大山。建築以石塊砌成,是由經堂、依怙殿、僧院、僧舍等組成的三層藏式平頂樓。
傳說直貢噶舉派克珠·德哇迅魯弟子強斯根郭仁欽,獲得施主沖朗卡白桑布的資助之後,依照茹托索朗堅贊活佛的遺囑,抵達加持之地墨竹舍爾多建廟。但該地有兩個叫“舍爾多”的地方。所以強斯根郭仁欽只好供神施食子以求指點,隨後突然降下一隻烏鴉叼走施食子,飛至墨竹曲南岸的樹枝上,強斯根郭仁欽認為這是神顯靈指點,乃決定在墨竹曲南岸的樹枝旁建寺,取名“仁青林”。
“仁青林寺”起初規模很小,只有一間佛殿與數間僧舍。後來該寺逐漸擴建,形成8600㎡的面積,最多時有176名僧人,稱為“大寶寺”。
在上世紀中葉那個火紅的年代中,“仁青林寺”被毀。1978年以後,當地民眾自籌資金重新修繕了“仁青林寺”。如今,該寺有喇嘛20餘人。
“仁青林寺”坐西朝東,面臨墨竹曲,背靠大山。建築以石塊砌成,是由經堂、依怙殿、僧院、僧舍等組成的三層藏式平頂樓。
“仁青林寺”大經堂面闊5間進深5間,有柱16根,其中有4根長柱直達二層以上。殿內主供釋迦牟尼佛泥塑像,其左右供有檀香木十一面觀音和三世佛、第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等泥塑佛像多尊;在經架上擺滿了用金、銀、珍寶合計寫成的101卷《甘珠爾》和《丹珠爾》大藏經各一套,以及《十萬頌》(佛第二次轉無相法輪時所說經典之一)等其它經書多部。殿內四壁遍繪格魯派題材的壁畫;堂內懸掛有許多宗教題材和歷史題材的唐卡。夏葉康(無量宮)有柱4根,殿內主供釋迦牟尼鍍金銅像,其左邊供有高一人的彌勒佛和強斯根郭仁欽泥塑像,右邊供有燃燈佛和朗卡白桑泥塑像,旁邊供有高一層的強斯郭仁欽和聖者繞久帕的鎏金銅鍍靈塔;四壁泥塑護法神等其他鎏金銅和經書多部。袞康(依怙殿)有柱2根,內供有高一層的勝樂五佛鈴之一的本尊佛泥塑像,供有由班欽索朗扎巴塑造的高一層的四臂依怙護法神泥塑像,還供有天女旃扎日、墨竹守護神斯益查堅瑪泥塑像;殿內四壁繪有羊、馬、虎、獅、山羊等人頭獸身壁畫。
“仁青林寺”第二層樓上的熱不賽(明輝佛殿)有柱4根,內供有至尊綠度母(救八難度母)鎏金銅像和密集金剛8歲身量的鍍金銅像,高1.3m,嵌飾各種珍寶;供有第五世達賴和法尊羅布嘉措銀鑄像、本尊13佛和四臂觀音鍍金佛像。佛龕裏供有噶當小塔一百多座,系響銅鑄造;經櫥內供有各種經書。強巴拉康(彌勒佛殿)有柱2根,內供有各種珍寶嵌飾的彌勒佛鍍金銅像、高0.3m的泥塑藥師八如來和其他各種鍍金、響銅和銀鑄造的佛像多尊。
“仁青林寺”第三層樓上有仁欽林寺歷代活佛的臥室等,以及長號、嗩吶,神鼓、長柄鼓、銅銀質的經水盞等各種法器、法衣多套。
如今,“仁青林寺”有佛殿(寬4柱)、僧舍、庫房、茶廚、招待所等建築。佛殿面積16柱,平面呈長方形,藏式平頂。殿內供奉三世佛、五世達賴和十一面觀音等泥塑像五十餘尊,四壁懸掛多幅格魯派題材的唐卡。
地圖信息
地址: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