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寓意為:做華夏仁義之師: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知;做人間仁慈之師:山知、川知、雲知、江知、海知。故名——“仁知堂”。從那時起距今民間流傳已經有一千多年了,其中民間驗方“仁知堂驅邪正本養生湯”傳說就來源於此,後經考證史書《唐史》和《汝州志》有明確記載。
故名——“仁知堂”。從那時起距今民間流傳已經有一千多年了,其中民間驗方“仁知堂驅邪正本養生湯”傳說就來源於此,後經考證史書《唐史》和《汝州志》有明確記載。
孟詵(公元621——713年),唐代汝州人,進士及第。垂拱(公元685——788年)初,升為鳳閣舍人(中書省官員,掌管進奏,參議表章,起草詔書,勞問有功將帥,察天下冤獄等事。)青年時好醫藥、養生之術,與名醫孫思邈過從甚密。
有一天,孟詵在鳳閣侍郎禕之家裡見到武則天賜給劉的銀子時說:“這是用藥(銀)水塗抹的假銀子,一燒便知。”劉放火中一燒,頃刻化成錫水。武后知道了這件事,對孟詵很不滿意,便將他降為台州(在浙江)司馬,後又升為春官侍郎(禮部副職)。太子相王李旦仰慕孟的才學,召他為侍讀,負責講解經學。長安三年(公元703年)拜同州刺史,加銀青光祿大夫。
神龍(公元705-707年)年間,孟詵告老還鄉回汝州,後因皇帝封地遷居在伊陽山里,經常採集草藥,按方炮製中藥以濟世救人。他年紀雖大,但力如壯年。有人問他是怎樣保養身體的,他說,“要想保身養性,必須善言不離口,良藥莫離手,天天早晚走”。人們聽了十分信服。
公元710年,相王李旦當了皇帝(睿宗),十分想念孟詵,便下詔叫他入朝做官,但孟以年老為由婉言謝絕。不料後來睿宗得了一種怪病,頭目眩暈、耳目赤紅、經常頭痛,難理朝政,遂調動滿朝御醫和民間著名郎中,卻收效甚微。孟詵得知這一訊息,焦急萬分,日夜兼程,送來他用柿子醋和幾十種中草藥調劑的驅邪正本養生湯,誰知,睿宗僅服藥兩個療程怪病(其實是現在的高血壓病)全無,再無復發,當睿宗讚賞孟詵所獻寶藥功效神奇和他的高風亮節時,孟詵卻說:“把仁愛貫穿於品行:天知、地知、君(你)知、吾(我)知、他知[也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知];把仁德付諸於行動:山知、川知、雲知、江知、海知”。後來就演變成為:“弘道無人問,(意思:弘揚仁義道德也許無人問津)良心有天知(意思:可良心的好壞卻有天地知曉)的名言。由於孟詵不貪圖榮華富貴和高官厚祿便告別了皇宮回鄉繼續濟世救人,從此再也沒有回過京都。次年,睿宗難忘恩師的恩情,便賜給孟詵綢緞百匹,又命河南府(洛陽)於春秋二季送羊、酒、食物給孟詵。開元(公元714-741年)初,河南府尹畢構認為孟的高風亮節足可與東漢有名的隱士向長(字子平)相媲美,遂將孟詵居住的村莊和藥堂命名為“子平里·仁知堂”。孟93歲高齡辭逝。從他青年時好醫藥和在“仁知堂”期間的著作、名方、良藥至今流傳海外和民間,不斷造福後人。
孟詵著有《食療本草》、《必效方》、《補養方》各3卷,另撰《家》、《祭禮》各1卷,《喪服要》2卷。其中《食療本草》的手抄本存於敦煌藏經洞中,被外國文化特務斯坦因盜往英國,後又輾轉日本,衛生部又從日本影印回國出版,並確定為世界上最早的食療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