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策應
當時緬甸整個戰鬥形勢,就盟軍方面來說:左翼為國軍第6軍,當面之敵為敵第18師團;正面為國軍第5軍,當面之敵為敵第33師團。新38師在曼德勒,無形中有東西策應的任務。
4月14日,由於英軍第1師放棄馬格威(Megwe),引起盟軍右翼的嚴重局面。新38師的112團和113團先後奉命開往納特曼克 (Natmauk)與巧克柏當(Kyaukpadaung)兩地布防,負責支援英軍的掩護正面國軍的側背,曼德勒衛戍的任務,只留下114團的兩個營擔 任。至於114團的第1營仍然留在臘戍,擔任飛機場的警戒任務。
敵軍探聽到英軍退守仁安羌的確息,馬上就分出兩個聯隊兵力,繞到英軍後方,占領仁安羌油田,切斷英軍歸路,將英軍第1師和戰車營的1部,包圍在仁安羌 北面一帶地區。敵軍又用一個大隊的兵力飛快占據拼牆河(Pinchong R.)北岸渡口附近,阻截英軍的增援,當時在拼牆河北岸和敵作戰的英軍,不過只是少數步兵和裝甲旅戰車山炮的一部分,自身都已難保,更無力分兵去救援在南 岸被圍的部隊了。
4月16日,在仁安羌北面的英軍第1師已經被包圍兩個晝夜,糧盡彈缺,水源斷絕,危急萬分,英軍統帥斯利姆將軍一到巧克柏當的113團駐地,便簽下手令,讓劉放吾團長立即馳援英軍。
救兵出圍
第一次赴緬作戰的中國遠征軍,當時還沒接收多少美英裝備,主要以原有裝備為主。
救兵如救火,113團在團長劉放吾帶領下連夜奔趕,在17日的黃昏時分,到達拼牆河北岸,在距河5英里的地方,進入準備攻擊的位置,當晚就展開了猛烈 的戰鬥。18日拂曉起,戰鬥更烈,孫立人將軍親自從曼德勒趕往前線指揮,正午12時,拼牆河北岸敵軍肅清,英方催請我軍立刻渡河攻擊,當時我以兵力太少, 而且南岸地形暴露,敵軍又是居高臨下,我軍站在仰攻的地位,如果攻勢稍一頓挫,敵人可能立即窺破我軍實力,這樣一來,不但不能達成解救英軍的任務,並且可能把113團陷入危險境地。
因此,孫將軍決心暫時停止進擊,令113團在黃昏以前用盡各種方法把當前的敵情和地形偵察清楚,再利用夜間去周密部署,準備在第二天拂曉進行攻擊。
英第1軍團長斯利姆將軍(Lt-Gen.W.J.Slim)對於孫將軍這樣計出萬全的籌劃,雖然表示十分欽佩,但怎樣才能使他的被圍部隊立刻解救出 來,卻是他更焦急的一個問題,因為他接到被圍的第1師長斯高特將軍(Maj-Gen.scott)的告急無線電話,報告被圍官兵已經斷絕了兩天的水糧,無 法繼續維持下去,若是今天再不能解圍,便有瓦解的可能。所以斯利姆將軍要求孫將軍無論如何要立即渡河攻擊援救,不能等到明天。後來孫將軍一再的解釋利害,並且請他打電話通知斯高特師長務須再忍耐一天。
斯利姆將軍正在猶豫不決的時候,斯高特師長又打來了第2次告急的無線電話,說是被圍的部隊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再也不能忍耐一刻了。斯利姆將軍臉上顯然 是變了顏色,他凝視著孫立人將軍,目光慌亂,神情緊張,但孫將軍的態度卻依舊是一樣的平靜,並再請斯利姆將軍轉告斯高特師長說:“貴師既以忍耐了兩天,無 論如何還要堅持最後一日,中國軍隊一定負責在明天下午6點以前,將貴師完全解救出圍。”
君子協定
無線電話中又以焦急而懷疑的語氣傳來“有無把握”的詢問,孫將軍截釘截鐵的回答他說:“中國軍隊,連我在內,縱使戰到最後一個人,也一定要把貴軍解救出險!”這句話使斯利姆將軍大為感動,和孫將軍鄭重地緊握著手,認為這是一種“君子協定”。
由於擔心負責具體指揮部署的團長劉放吾會抗英國人的命令,斯利姆心有猶豫,劉放吾立即帶其前往營部、連部涉水視察,炮火隆隆中劉團長鎮定自若,露齒而 笑。斯利姆在回憶錄《Defeat into victory》一書中說到:“只有優秀及精明幹練的軍人,才能在槍林彈雨中面無懼色。”遂放心其部署安排。
19日,東方魚肚白色還沒有出現,攻擊便開始了,破曉時,左翼部隊將敵軍第一線陣地完全攻占,戰鬥轉進到山地里,敵軍不顧一切猛烈反撲,113團已得 的陣地,三失三得。在敵軍優勢兵力的壓迫下,我軍必須要處處防備敵人偵知我軍實力,所以用種種方法,設定疑兵,虛張聲勢,又用小部隊進行擾亂突擊,更教敵 人無從判斷我軍的虛實,主攻部隊利用山炮,輕重迫擊炮及輕重機關槍的掩護,反覆肉搏衝殺,第3營長張琦流盡了最後一滴血,還拼出“弟兄們,殺呀!”的呼 聲!弟兄們眼看著自己的長官壯烈地倒了下去,心頭熱辣辣的默念著他最後所發出的口令,含著眼淚,前仆後繼地拚死衝殺上去,一直衝上了油田,山凹里,油田 邊,都積起了一堆一堆的屍丘,這一場火網中夾著白刃肉搏的大戰,從午前4時繼續到午後3時,敵人的第33師團完全被擊潰了,他們丟下了1200多具死屍, 退出陣地,113團800多戰鬥士兵中也傷亡了過半。這不但是一個冒險的攻擊戰,簡直是一個空城計,現在回想起來,還毛骨悚然!
下午五時,113團克復了仁安羌油田全部區域,槍炮聲漸漸地稀遠,敵人顯然是在加速往後撤退。我軍首先將被俘的英軍、美傳教士和新聞記者500餘人解 救出險,並將奪回被敵人搶去的英方輜重汽車100多輛,交還英方。接著英軍第1師的步兵、騎兵、炮兵、戰車部隊等7千餘人和1千多頭馬匹都在我軍的安全掩 護下,從左翼向拼牆河北岸退出,三天的苦熬已使他們狼狽不堪,一路對著我們的官兵、個個都豎起大拇指高呼“中國萬歲”,更有許多軍官壓制不住感激的熱情, 抱著我們的軍官跳了起來,友情的高揚已經到達了頂點,可惜當時沒有攝影師在場,要不然倒確是一幕動人的鏡頭。
創造奇蹟
仁安羌之役,在軍事上來說是一個奇蹟,國軍是以少勝多,以客勝主,以寡救眾,這一仗,不但表現出中國軍隊是有嚴格的訓練和旺盛的士氣,更表現出中國的指揮官有卓越的將才,有優高的判斷能力,有超人的戰術眼光,有膽大心細的斷然處置。充分發揚了中國軍人捨己救人和不背盟信的美德。
後來新38師轉進到英法爾(Inphal)時,又和英軍第1師碰在一起,彼此言語不通,相互以目光表達情感,有些英軍官兵見了我軍,眼眶中竟都含有感 激的晶晶淚水,這種表情不只是在羨慕新38師的戰功,也不只是感謝中國軍隊當日解救他們出險的好處,而是他們被中國軍隊捨己為人的精神所感動了,對於這種 親摯的友情協助,他們當會終身感念不忘的。
仁安羌勝利後,英軍逐步向印度轉移,新38師由仁安羌轉移到喬克柏當附近,掩護英軍撤退。仁安羌的捷報,驚動英倫三島,迅速傳遍世界各地,受到各同盟 國的讚譽,孫立人將軍成為中國遠征軍的英雄。孫立人將軍後來得到美國總統羅斯福授予“國會勳章”,在頒發頌詞中寫道:“中國孫立人中將,於1942年緬甸 戰役,在艱苦環境中,建立輝煌戰績,仁安羌一役,孫將軍以卓越的指揮殲滅強敵,解救英軍第1師之圍,免被殲滅,後復掩護盟軍轉移,於千辛萬苦之中,轉戰經 月,從容殿後,其智勇兼備,將略超人之處,實足為盟軍楷模”。英皇喬治六世授予“豐功勳章”。中國政府獎給“四等雲麾勳章”。副師長齊學啟、113團團長 劉放吾和各營營長,分別獲得中、英政府的嘉獎。
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在1992年4月訪問美國時,特向當年率團具體指揮部署解救英軍、定居在美國的93歲的劉放吾團長致以親切慰問,感謝他50年前在仁安羌戰役中,拯救英軍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