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仁和村位於西三十鋪鎮西南部,南與耿棚鎮相鄰,西與安全村相接,北與余塘,東與化橋、李海接壤,全村現有人口4528人,耕地面積4924畝,14個自然莊,24個村民組,支部由5人組成,村委會3人組成。
仁和村,曾因為"人和寨"而在亂世中獲得一片安寧。如今寨已不在,留下的是仁和村和世世代代在這裡繁衍生息的村民。
村名的來歷
進入冬季,花兒凋零、草木枯萎,但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走在皖北鄉村的小路上,或可感受到另一番寧靜。沿著水泥路,潁州晚報記者來到了潁上縣西三十鋪鎮仁和村,看到田野里綠油油的麥苗,甚是喜人。當問起村子的歷史時,村民把記者帶到了吳煥英老人家中,“村裡的事他最清楚”。吳煥英已經80多歲,身體健朗精神矍鑠。老人原為鄉鎮衛生院院長,退休後回到仁和村居住,平日裡喜歡寫毛筆字,屋內掛滿了他的字畫。
“村子的名字源於一個寨子。”老人說,根據土質的情況,此地本叫黑土莊,在1933年,兵荒馬亂的年代,為了抵禦盜匪侵犯,村民吳守莫帶領周圍民眾建了一個寨子,“寨子建成後,不知道該叫什麼,有人說叫‘御水寨’,有人說叫‘和平寨’,思考了三天后,最終決定叫‘人和寨’。”老人說,寨子很雄偉,寨門有9米多高,上面寫著“人和寨”三個大字。
人和寨為什麼又變成了仁和村呢?吳煥英說,那是在成立人民公社的時候,決定成立“人和人民公社”,當去刻公章時,刻公章的人員說“人和人民公社”有兩個“人”,不如改為“仁和人民公社”,於是,“仁和”成為了此地官方的稱謂。
歷史沿革
一個寨子守護一片家園
說著,吳煥英帶著記者來到曾經的人和寨遺址,南邊半面溝塘依舊,還剩幾棟民房,寨子的圍牆已蕩然無存。據說當年方圓20多里地的民眾都參與了寨子的建造,其中最氣派的建築要數寨子中間的龍庭。“這幾塊磚頭應該就是當年龍庭的磚頭。”吳煥英說,龍庭是地方安保人員在此聚會的地方,如果遇到事情就吹牛角,然後人員就聚集到這裡。
在已經面目全非的寨子的東南,有一眼用水泥封著的老井,算是寨子僅存的遺蹟。“本來有兩眼井,這裡一眼,西邊有一眼,這兩眼井是人和寨的龍眼,寨門是龍頭,還有兩條斜路,是龍鬚。”吳煥英說,這些都是有講究的。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一個寨子可以守護一片安寧的家園。人和寨有自己的武裝組織,武器是紅纓槍,後來有了幾支漢陽造,再後來購買了13支捷克式長槍。“槍買回來以後,就開始試槍,往天上打三槍,很威風。”
由於人和寨兵強馬壯,土匪也要讓三分。“當時有兩股土匪在周邊活動,但是都沒有敢直接進攻寨子,這個寨子一直守護這附近百姓的平安。”後來,盜匪被滅,人們過上安寧的日子,寨子也逐漸失去作用,最終被拆除。
興學古訓
興學育才,服務桑梓
在仁和村採訪時,聽到了琅琅的讀書聲,是從村裡的學校傳出的。據說仁和村有“興學育才服務桑梓”的古訓,村子從清朝開始一直不停地辦學。解放後這裡更是興學不斷。“解放後人和寨後面的18間瓦房還有庭院改成了學校,培養孩子。”如今的仁和村也是教育興村,村裡的一所民辦學校從幼稚園到國中,有2000多名學生。
學校副校長吳培清說:“創辦學校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本地孩子上學難的問題,隨著學校越辦越大,目前已經轉變了教學理念,打造成讓家長放心的留守孩子之家,也為社會輸送更多的人才。”興學育才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農業,如今仁和村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村子以加工“三粉”(冬粉、澱粉、粉皮)為特色產業,家家能生產、人人懂技術。走在村裡的道路上,村路兩側是正在晾曬的冬粉,“晾曬是冬粉加工的重要環節,天氣晴朗的日子,曬在村子路邊的冬粉數量很壯觀。”吳煥英說。
地方特產
仁和冬粉
仁和冬粉是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的特產。潁上仁和冬粉因其細柔潔白、綿甜爽口、久煮不糊、營養豐富等特點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被譽之為“人造魚翅”和最廉價的“純天然食品”。
仁和系列純紅薯冬粉,無任何添加劑,原料選取純天然紅薯澱粉,採用原有的傳統工藝、科學配料、現代化精細加工,冬粉絲條細勻,口感滑爽,美味可口。
產品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審核,符合無公害農產品要求。該產品主要銷往江、浙、滬、北京、新疆、深圳等全國二十餘個大中城市,產品遍及個大商場、超市、連鎖店和農貿市場。
記者在仁和實業有限公司看到了經過淨化提純工藝後加工的精粉產品,針對家庭消費的小包裝袋上已經有了“仁和”牌商標。
仁和蘆筍
仁和蘆筍基地位於S102省道西三十鋪鎮段阜潁河南側,該基地土壤肥沃,自然條件十分有利於蘆筍的生長,規劃面積3000-5000多畝,目前種植蘆筍300畝左右,市場價格30元/公斤左右,年畝產值達2萬至3萬元,主要銷往廣東、深圳等城市及出口。
教育事業
仁和村現有三所民辦學校:
人和中學、人和私立國小、人和幼稚園,一所公辦國小:仁和國小。可解決周邊鄉鎮5000餘名適齡學生的就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