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硒缺乏與過剩的地球化學特徵及其預測

《人體硒缺乏與過剩的地球化學特徵及其預測》是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河北省張家口市地方病防治所、河北省腫瘤防治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衛生局為主要研究單位,李家熙、張光弟、葛曉立、張綺玲、羅代洪、吉富泉、王元、侯浚、毛大鈞、蘇宏燦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體硒缺乏與過剩的地球化學特徵及其預測
  • 依託單位: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河北省張家口市地方病防治所、河北省腫瘤防治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衛生局
  • 完成人:李家熙、張光弟、葛曉立、張綺玲、羅代洪、吉富泉、王元、侯浚、毛大鈞、蘇宏燦
  • 類別:科研項目
基礎信息,項目摘要,

基礎信息

獲獎序號
20020038
項目名稱
人體硒缺乏與過剩的地球化學特徵及其預測
主要完成單位
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河北省張家口市地方病防治所、河北省腫瘤防治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衛生局
主要完成人
李家熙、張光弟、葛曉立、張綺玲、羅代洪、吉富泉、王元、侯浚、毛大鈞、蘇宏燦
獲獎證書編號
KJ2002-2-30
獎種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等級
二等

項目摘要

中國是一個缺硒國家,並發現了與低硒有關的克山病和大骨節病。除了大面積分布的低硒地區外,也存在一些環境硒過剩地區,如湖北恩施、陝西紫陽等地區。目前在硒與克山病和大骨節病、人體硒需要量和安全量、土壤硒形態分析等方面已取得了較大進展,但在硒的生物學功能,特別是無機硒和有機硒的關係及對人體作用機制方面還不太清楚,同時在高硒和低硒環境中硒的生態食物鏈演化的地球化學控制因素也不太清楚,與其生物化學功能的聯繫還為真正建立起來。 該項目以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硒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為主線,與人體硒缺乏或過剩有關的河北張家口克山病區、河北磁縣食管癌高發區和湖北恩施中毒區為研究靶區,開展了系統的岩石硒、土壤硒、飲水硒、糧食硒和人發(血)硒分布狀態、傳輸關係及環境特徵與病因關係研究。重點討論了地球內部動力學系統和硒物質運動對地表系統中硒分布狀態和控制和影響,硒的岩-土關係、土-糧關係、糧-發關係,生態食物鏈系統中硒演化和流動循環特徵,人體硒分布狀態在克山病、食道癌和硒中毒中的作用、效果及影響控制因素,以及硒中毒的暴發流行機制等。研究結果表明,岩石向土壤的轉變是岩石穩定有序結構向土壤穩定有序結構的演變,硒在這種轉變中進行了再分配;地表系統的土-岩關係及硒分布狀態主要是由地球內部動力學系統和硒物質流動的控制和影響決定的,據此建立了地球內部系統-地球表生系統的硒演化關係;土-糧關係和糧-發關係不是結構狀態之間的演化關係,而是生態系統及食物鏈結構中的能量和物質的轉化和傳輸關係,它們都是一種非平衡非線性作用過程;根據硒中毒具有在特定時期、特定環境條件下集中暴發流行的特點,運用系統突變理論建立了恩施硒中毒的突變模式;另外在智慧型決策系統(IDS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基礎上開發了硒中毒危險預防智慧型決策支持系統(IDS/Se),並套用本系統軟體首次對恩施硒中毒地區進行高危險區預測。 通過本項目中的硒微肥實驗,在廣大低硒貧困區硒微肥的增產效應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更重要的是人民身體健康水平提高,與低硒有關的疾病得到控制,既減輕了疾病區人民的經濟負擔,國家每年還可節約數億元的預防藥品資金投入,這樣潛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是巨大的。項目在實施期間和完成後,共發表論文20篇,專著1部,其中被CSCD收錄的論文1篇,被SCI收錄的論文2篇,被SCI引用論文3篇共9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