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譯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囊括了斯蒂格勒教授受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視覺中國研究院,以及同濟大學歐洲文化研究院的邀請,於2015年2月26日至3月4日和2016年3月17日至20日,兩次訪問中國美術學院所作的關於數碼時代普遍無產化狀況下的審美判斷和元電影、書寫、螢幕與欲望之間的關係的系列講座;以及2015年3月6日在南京大學所作的關於如何克服我們身處其中的“人類紀”的講座發言。這幾場講座既包含斯蒂格勒教授最新鮮的思考與批判,又牽引出他龐大深厚的哲學框架和系統。
作者簡介
貝爾納·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1952— ),哲學家。現為法國蓬皮杜中心創新與研究所(IRI)主任,中國美術學院特聘教授;歷任法國國立視聽中心(INA)、聲學與音樂研究中心(IRCAM)主任、蓬皮杜中心文化部主任。其在德希達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與代表作《技術與時間》(三卷本)被認為是20世紀末法國哲學界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
譯者簡介
許煜,現任教於德國呂訥堡大學,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網路社會研究所研究員、法國西蒙東國際研究中心 (CIDES) 研究員。著有《On the Existence of Digital Objects》、《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in China - An Essay in Cosmotechnics》等書。
目錄
[編按]
寫在前面的話
[序言]
哲學作為武器 許 煜
[導論]
克服技術-書寫的毒性
——斯蒂格勒論數碼性與當代藝術 陸興華
無產化狀況下的審美判斷
感性的無產階級化
審美判斷引向個體化過程
業餘愛好者的爭論
自動化社會裡的超控制藝術
人類紀里的藝術、差異與重複
夢的器官學與元電影 (上)
夢的器官學與元電影 (下)
書寫的螢幕
快感、欲望和默契
[附錄]
為一個負熵的未來
寫在前面的話
[序言]
哲學作為武器 許 煜
[導論]
克服技術-書寫的毒性
——斯蒂格勒論數碼性與當代藝術 陸興華
無產化狀況下的審美判斷
感性的無產階級化
審美判斷引向個體化過程
業餘愛好者的爭論
自動化社會裡的超控制藝術
人類紀里的藝術、差異與重複
夢的器官學與元電影 (上)
夢的器官學與元電影 (下)
書寫的螢幕
快感、欲望和默契
[附錄]
為一個負熵的未來